APP下载

微信平台管理围产期孕产妇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疗效的影响

2020-03-31卜佳敏石隆燕吕丽丽

黑龙江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盆底筛查我院

路 惠,卜佳敏,石隆燕,吕丽丽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211400

当女性进入妊娠期,特别是孕后期盆底压力随着胎儿的增大而增加,体内激素水平的升高,盆底肌逐步变得松弛,分娩时韧带及肌肉产生过度伸张,都会带来盆底肌的损伤。初产妇尿失禁患病率在孕期达16%~60%,产后16%~34%[1]。产后盆底肌康复改善盆腔肌力、预防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逐渐被更多产妇接受。仪征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从2018年3月开始开展产后盆底康复工作,在使用电话进行产后访视的过程中,治疗师耗时长,回访率低,导致产妇在42 d(不超过1周)准时筛查率偏低,参与盆底治疗时间延迟、相关知识的缺乏导致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率减少,影响了盆底治疗的效果。随着微信交流的发展普及,我院康复科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围产期孕产妇管理,提高了盆底肌治疗参与度和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 月—5月期间在仪征市人民医院的21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8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分娩。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7.99±4.15)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41±1.02)周。研究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86±4.23)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09±1.14)周。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0岁。(2)产妇自愿配合参与研究;(3)认知正常, 熟练微信软件。排除标准:(1)围分娩期合并严重疾病者;(2)孕前有盆腔脏器脱垂病史及盆腔手术史者;(3)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患者。所有产妇均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住院期间以口头宣教方式教会产妇产后盆底肌肉锻炼方法,讲解42 d盆底肌筛查流程及盆底肌康复的重要性等,对照组以常规电话进行产后访视,研究组孕产妇接受微信平台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产前盆底肌康复宣教群:我院门诊体检35~36周的孕妇拉进产前康复宣教群,进入产前康复宣教群,连续4周利用微信群推送进阶的盆底肌康复基础知识:盆底肌的结构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肌锻炼方法;每周定时回复孕妇提问,提醒孕期盆底预练习;入院分娩后移至盆底筛查群。

1.2.2 产后盆底筛查群:住院期间两组产妇均接受常规开展的产后康复治疗,签署宣教单和进行面对面宣教;研究组建立产后盆底筛查群,每周分娩建立与42 d筛查时间对应月周群(如5月第三周群);每周推送相应盆底康复链接知识宣教,定时由相关专家在群内回答问题,保持群的活跃度;每日提醒工作:每个工作日推送一次凯格尔3 s、5 s音频,提醒产妇进行训练;42 d筛查时提前一周进行筛查工作预约安排,提供几个时间段进行双选,确保准时筛查率。

1.2.3 盆底肌治疗群:经过筛查需要治疗的宝妈进入治疗群,用来预约盆底康复治疗时间,方便及时调整治疗时间;及时反馈治疗效果,督促按时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每周产后回访耗时(h),42 d按时筛查人数(不超过1周为界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率(实际治疗的患者/需要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Ⅰ类肌、Ⅱ类肌和总评分的变化及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未满足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盆底康复效果

回访过程中,研究组失访9例,对照组失访13例。两组回访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时筛查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患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4例不需要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效果

2.2 两组产妇治疗后盆底肌电值及疗效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测得总肌电值、I类肌纤维肌电值、II类肌纤维肌电值比较无差异性;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提高50%以上者(治疗有效者)为78.95%。治疗后两组I类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类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肌电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产妇盆底肌电值及疗效情况()

表2 两组治疗后产妇盆底肌电值及疗效情况()

注:a表示Mann-Whitney U检验;b表示χ2检验。

治疗后I类肌(UV)32.95±12.90组别研究组(n=108)对照组(n=108)Z/X P治疗后II类肌(UV)45.86±16.61治疗结束总分(分)76.45±8.41总有效率[例(%)]无效8(20.00)有效32(80.00)24.60±8.6735.54±13.8167.63±13.5510(45.45)12(54.55)-2.490 0.013a-2.094 0.036a-2.628 0.009a 4.464 0.035b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马乐等[2]认为盆底康复是防治PFD首选一线措施,可显著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提高其性生活质量[3]。传统治疗模式在产妇入院后才介入康复宣教,产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低,如何推进产后盆底康复的顺利开展,是新开展盆底治疗工作科室的难题。宣传教育和信息量的对等显得尤其重要,建立产前盆底知识宣教群,在孕期就进行盆底康复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了产后盆底治疗的依从性;宣教群中的管理者我们选用了包含医生、护士、助产士、康复师群体,定时、全面地回答患者问题,提高了微信群的关注度和活跃性;我院在设计产后盆底筛查群时为一周一群,保证每周患者宣教内容基本同步恢复,有相互认同感,且群内人数不多,易于管理。

产后42天开展盆底康复训练,由于该时间段属于人体机能最为薄弱时期,产妇在该时间段开展训练可以在产假期间完成全部训练[4]。多数医院采取的电话访视模式,被拒接和漏接等几率高,导致按时筛查人数少。我院使用微信进行产后访视后,重点做好保证筛查时间双选、流程介绍,使产妇可以按自己时间来院尽快完成筛查工作,提高按时筛查率,把握了最佳康复时机。

产后进行盆底肌训练是主要治疗手段,Kegel法作为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的Ⅰ级推荐[5],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盆底肌功能,但康复和锻炼的时间相对较长,患者依从性多较差,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6]。产妇因为住院时间短,面对面宣教后掌握Kegel法的程度不一,建立产后筛查群后进行Kegel法的指导和督促,取得很好的效果;当产妇通过群内的消息和相互竞争鼓励,获得相应知识,掌握Kegel法,必要时配合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恢复盆底肌功能效果更优。

给产妇建立微信群是积极、有效、简便可行的医院延续服务方式[7],微信平台群功能能够进行相关链接的推送,推送方式可以是图片或文字、视频等,可以进行互动和信息收集。我院使用微信平台进行围产期孕产妇管理这一新型宣教产后访视模式,是产妇易于接受的方式,具有一定时效性和重复性,互动性强,对于我院产后盆底康复工作的开展帮助较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盆底筛查我院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