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2020-03-30张虹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张虹

【摘  要】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日后初中及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相关研究表明,情境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水平与学习效率。故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情境化教学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

语文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小学生由于文字认知量较少,故此对其文字运用方面以及文章阅读方面造成一定障碍。写作时提笔忘字,阅读时不能理解文章大意等,成为了小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相关研究证明,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入情境化教学模式,将使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语文知识海洋中找到乐趣。

一、情境化教学对识字教学课堂的重要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教师会先在黑板上板书文字内容,再让学生进行多次抄写与默写,从而达到将汉字牢记的效果。尽管这种死记硬背式的识字教学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掌握一定量的词汇,但由于在记忆过程中缺乏联想,导致这些汉字并不能长久地留存在学生脑海中。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加大抄写与默写频率,加深学生的记忆,但质量始终不高。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课堂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材施教,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情境化课堂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模式。对于小学识字教学而言,更能凸显教学效果。将情境搬入课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除了需要跟学生讲述这个汉字的书写步骤以及所包含的意思外,还要想方设法发扬学生个性特点和培养其思维想象力,并将汉字背后的内涵予以形象化,将传统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转变为情境化教学,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记住汉字,并在情境联想的作用下,加深记忆。

二、小学识字情境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尽管情境化教学是教育部所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但由于每一所学校领导与教师对情境化教学理解不一,导致其推广力度与应用效果存在差异。个别学校领导和教师因为不能正确理解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性,不明白情境化教学对小学生识字教学所带来的意义,故在推广上下的力度并不大,导致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学识字教育推进情境化教学的措施

1.情境模拟法

事实证明,识字教育中若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无疑是最低效的,也是一种最为低级的小学识字教学策略。此种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非怀着浓厚兴趣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恶情绪,造成消极影响。情境模拟法需要教师提前设计若干情境,带领学生走入情境,领略文字魅力,让学生萌发对识字学习的兴趣。情境模拟教学法并不局限于一种方式或策略,可以是由多种策略穿插其中。比如在识字情境化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好看好玩的图片、音视频等,通过少量有趣的视频素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营造良好的识字教学氛围。以《秋天的图画》为例,在设计情境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波”“浪”“美”“海”“涛”等字词。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然后通过多媒体将课文中出现的情境展现出来,如红彤彤的苹果、金黄色的梨树以及火红色的高粱等,让学生很直观地知晓这些字词所代表的事物,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展感知周边事物的能力,对文字的使用、记忆等方面都有正面促进效果。

2.啟发学生发散思维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秋天的图画》为例,除了通过多媒体展示常见事物外,教师还可以想办法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发散联想。如教师可以发起这样的提问: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多少景物?这些景物的颜色是什么?这些景物的颜色是永恒不变的吗?此外,教师也可以将问题的提问权交给学生,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培养其沟通能力,有利于提升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遣词造句创造情境

同样以《秋天的图画》为例,学习“灯”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的方式,对这个字以及衍生词进行运用。教师可以多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有素材可以造句。如生活中和“灯”有关联的词语有“彩灯”、“灯光”、“红绿灯”、“灯红酒绿”等。学生在遣词造句过程中,能够增强对字词的认识,并且与生活中的情境有机结合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字能力。多媒体应该作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工具之一,教师将生活例子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出,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词语,如“枫叶”“落叶”“扫地”等,将生活中的例子以情境化方式展现在脑海中,以文字方式表达出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语文由语言与文字组成,只会书写与默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融会贯通地综合运用所学文字、词语,真正学好语文这一学科。课堂上,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言,对踊跃发言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奖励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可以是一句称赞。对于那些较腼腆的学生,教师可以多提问,鼓励其多举手发言。教师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提前准备一则成语故事,既能增强对成语故事的认知,还能促进表达能力的提升。

情境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识字,教师通过引导,利用多媒体资源,将生活素材搬进课堂,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图片或视频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清晰认知生活中的事物,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识字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所以,笔者认为,为了发挥情境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思考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对踊跃发言的学生予以肯定,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庆华.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8(10):100-101.

猜你喜欢

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