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30刘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2期

刘丽

【摘 要】 本文以乌苏市西大沟镇下店村发展党员工作为例,介绍了下店村党员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发展党员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抓教育、抓管理、抓职责、抓结构优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党员;调研与思考;下店村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研究生部《社会调查》课程的教学要求,本人按照基层调研提纲,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随调研组一行五人于2019年4月24日至26日对乌苏市文景路社区、西大沟镇下店村、甘河子镇杨家庄子村开展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调研。在调研中,调研组全面掌握了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的特色做法和创新举措,认真查找在发展党员工作中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及原因,从基本情况、经验做法、主要问题、原因分析、思路对策五个层面思考得出提高基层发展党员工作水平,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下店村的基本情况

1、现有党员基本情况

乌苏市西大沟镇下店村是由两个农牧民自然村组合而成,共352户,村民1201人。下店村共有36名党员。从性别结构上看,女党员6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17%;从年龄结构上看,60岁以上党员19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53%,其中55至59岁党员5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14%,46至54 岁党员7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19%,36至45岁党员5名,占全村党员总数的14%,35岁以下党员没有;从其文化程度看,学历在初中以下的党员达29人,占到全村党员总数的 81%;从族别结构看,汉族党员33人,蒙古族党员1人,回族党员1人,哈萨克族党员1人。

近年来,下店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工作新途径、新办法,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根据对乌苏市西大沟镇下店村现场实地调研,调研组了解到该村党建工作堅持“群众认可、渐进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工作开展得务实有效,工作方法灵活细致。从调研情况看,下店村党建相关制度比较完善,党建整体工作有序开展,好的经验做法如下:

(1)在党建工作方面。一是工作场所集约化。整合资源,一室多用,在克服地方财政压力、节约办公等方面,下店村村两委整合利用资源,使其机构设置规范化。如周转房、警务室、幼儿园、卫生室场所本着服务群众、有效利用、开源节流的原则实行一室多用。二是基层工作标准规范化。村两委按照上级统一规范升国旗刷卡制、学校教育、入户走访等多项具体工作标准,使其各项工作目的明确,效果显著。三是整体党建工作规范化。如规范档案的格式、会议的流程、工作的开展等,这样既有标准又减少了工作的无头绪和重复性。

(2)在发展党员中的个别做法。首先,档案管理规范。下店村发展党员档案完整规范。村党建干事每年按照上级要求参加乌苏市党校组织的党建工作业务培训,发展党员档案管理是发展党员的基础性工作,好的工作效率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顺畅。发展党员当中每个阶段的材料如入党申请书、积极分子培训材料、思想汇报、入党志愿书、考察登记表等都按要求存档,各项电子版档案也规范齐全,各项档案分门别类管理,方便查找。其次,网格管理到位。下店村从单位、家庭、社会实行责任网格管理。确保随时与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保持联系畅通,对基层出现的所有问题实行层层落实,“零报告”(有事报事,没事报平安)的顶层设计,通过群服中心逐户验证、评估,让群众打分,这一系列工作方法既体现了基层工作的用心服务也实现了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人的有效监督。

2、发展党员情况

从2018年至今,下店村写入党申请书的村民群众有18人,其中女性占44%,35岁以下的人数占67%。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2人,预备党员6人,发展对象1人。从下店村党员基本情况和发展党员数据可以看出,下店村党支部在党的建设工作方面有着较多改善,对老龄党员和流动党员的管理也有着大胆创新的尝试探索,积累了好的经验,也取得一些好的效果,为乌苏市基层党建中发展党员工作起到示范作用,有效促进了下店村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发展党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员流动不定

在流动人口中发展党员是难题。村里多数年轻能干、有经济头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都进城务工,一些积极分子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就外出打工从而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无法参加村党支部的相关学习和组织活动,更谈不上向组织作思想汇报,入党积极性也就有所消减。基层党组织对流动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问题仍是基层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2、入党动机不纯

村民入党动机多样化。在下店村通过对群众和积极分子开展个别访谈调研得出村民入党动机个别带有功利性目的,在个别交谈调研中得知一些人入党动机有待重审。一些人入党是为了想满足虚荣心或想获得利益、想走仕途等等。

3、热情不高

群众靠拢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认为当前党员的学习、会议、值班过于频繁,干不好还要挨处分,而且还会因繁琐的各项活动耽误自家农活,因此,入党没有吸引力反而有压力。

4、结构不合理

基层党员结构不均。通过座谈调研了解到下店村党支部与新疆基层发展党员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致,就是急需优化党员结构的问题。如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入党积极分子当中虽然涌现出不少年轻人,但培养起来还是困难重重。党员从性别、族别结构分析来看也很不均衡,女性入党数量较少,少数民族党员和积极分子数量较少,基层党员整体学历不高。

三、原因分析

1、联动机制不健全

乌苏市农村土地整合工作走在全疆前列,富余劳动人口纷纷到城市发展第三产业,进城务工的村民也有不少,但是农村与社区各基层党组织之间没有建立联动机制或有机制没有实效运行。输出地没能及时有效地跟踪流动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输出地与输入地双向管理没有具体落实,没有与流入地(如社区或企业单位)取得很好沟通联系,输入地在管理流动人口工作中也没有将他们纳入发展党员实际工作中去,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推责态度。

2、宣传教育不到位

入党动机不纯问题在基层不少见,其原因:一是缺乏理想信念教育。村民普遍素质不高,基层党组织对村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不到位,没能使群众很好的入脑入心。二是基层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不能跟上工作进步的需求,显得有些滞后。如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具体职责履行不到位,发展党员的介绍人对自身任务不清,流于形式。

3、工作连续性不强

基层发展党员工作连续性导致党员结构不均。十八大之前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相对滞后,几年不发展一个党员的党支部也有。大部分基层妇联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优秀妇女的内在潜力没能挖掘。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规避对少数民族群众中优秀人员的培养,不断优化党员结构,有领导有计划发展党员工作意识不够。

四、思路和对策

2014年《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发布和实施,使发展党员工作更加细致化,完善了入党要求。要按照新时期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目标来发展基层党员。

1、抓教育

(1)加强干部教育。党员干部的自身学习,不仅包括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积累,还有相关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观摩学习基层实际党建工作、加强业务学习、设置AB岗之间的业务帮带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党建工作人员系统的学习、了解、掌握发展党员工作职责、方法、程序,并深刻领悟发展党员“十六字”总要求。

(2)加强入党人员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要通过系统地学习,熟悉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仅仅是去党校学习那几天,而是要引导他们有长期自主学习意识。只有对党的理论有个系统的认识才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保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抓管理

(1)追踪机制。基层党组织建立追踪管理机制,及时对流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跟踪、宣传、教育到位,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需要对基层流动党员、“口袋”党员和想要入党的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保证一个不落队。

(2)联动机制。各基层贯彻落实输出地与输入地双向管理的联动机制。各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有“入口”还要有“出口”。管理工作人员履行好工作职责,通过开展抽查,走访入户时请群众打分等有效监督,避免发展党员工作的每个细小环节存在真空现象。

(3)奖励机制。一是对基层党建工作者实行有效奖励,不仅体现对其工作的认可,更是激励他今后工作更加尽职尽责,同时也对身边人起到示范和影响作用。二是奖励流动的党员、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树立主体无论流动到哪都要主动向当地基层组织靠拢意识,实行奖励积分制,打卡签到。增强其荣誉感、集体感和归属感。

3、抓职责

明确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的工作职责。培养联系人要发挥培养和联系的真实作用,及时对入党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端正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调动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

(1)做好谈话谈心工作。主动与入党积极分子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持续动态地运用如通过电话、微信抖音等多种现代新型信息手段,利用一切面谈机会自然真心地走近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心里,从而更好地引导教育入党人员,形成既规范又灵活的动态管理模式。

(2)做好思想汇报工作。按时安排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工作,聆听对方思想汇报并做好交流沟通及时向党支部汇报积极分子思想成长情况。不能图省事或流动发展对象少就忽略不计,要培养联系人和介绍人履职履责的思想意识。

(3)做好人员组织工作。培养联系人、介绍人组织入党人员参加党组织活动,需把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组织起来,时常进行互动性宣传教育,我们不仅是组织他们来村文化室“干活”,更重要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对家乡建设的使命感和热爱之情,还能接受党支部对他们的政治思想教育。

4、抓结构优化

调研数据显示党员年龄、性别、文化、族別等多方面结构不均衡,从当前情形来看,基层党员结构亟待优化。

(1)优化年龄结构。即使近些年入党积极分子偏年轻化,本着提高质量的发展原则,仍需成熟才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在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务工返乡人员、大学生村官中发现能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的人培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2)优化性别结构。引导优秀妇女代表加入党组织。近些年,女性写入党申请书的数量在增加,然而党员结构仍处于男女比例失调状态。基层党组织应抓住基层优秀女性这股潜在力量,她们影响着家庭,孩子乃至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

(3)优化民族结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即慎重又有计划地个别吸收接受良好教育、爱国爱党、有理想有抱负的少数民族入党。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基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的第一线,需要少数民族群众中的优秀代表站出来,让他们把党的意志传递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有利于民族大团结。

总之,基层发展党员工作是“四个伟大”的基础工程,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稳疆建疆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关系着党的战斗堡垒是否牢固,是否能凝聚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貌.为人民服务视域下的新时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

[2] 乔溪,王红梅.网络平台建设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25-26.

[3] 史鹏翔.关于社区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和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4(02)16-17.

[4] 张艳.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湘潮,2015(11)37-38.

【作者简介】

刘 丽(1980.10—)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研究生,中共额敏县委党校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