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2020-03-28陈金飞韦吉

文教资料 2020年35期
关键词:习近平特色时代

陈金飞 韦吉

摘   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宗旨。当前,有关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教材、理论背后故事、教学方法、校园环境、校外实践五个方面,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路径,以创新课堂教学,培养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担当意识。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融入路径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必要性

(一)因势而谋: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

新课改下,课程目标整合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导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类型成为主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理论成果涵盖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对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独特的价值。基于此,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是因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势而谋,是培育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

(二)应势而动:促进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思想政治课程是创新发展的,内容要结合时代发展,形式要不断丰富。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为此,要对理论教育创新有所作为,把固定的理论“教条”变为讲述生动的理论“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理论创新,将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中国社会建设成果,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把这一理论创新讲活讲透,是创新課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三)顺势而为:培养高中生担当意识的现实需要。

时代呼唤担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中生担当意识的强弱将关系到他们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入手,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工作,不仅能引导高中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还能激发高中生爱国、报国、强国的人生追求和责任担当意识。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成长的时代性、阶段性相顺应,是培养高中生担当意识的现实需要。

二、有关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材与时事政治缺乏衔接和整合。

伴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重新编写,部分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程凸显思想性和时代性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比如,教师课前简单讲述近期的时事新闻,或者上完课还没下课时开启聊天模式。显然,教师并没有把时事政治与教材结合起来论述,缺乏衔接和整合。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对新课程标准认真解读,导致课程的思想性、时代性、整体性不突出。偏重教材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和重点难点的突破,使课堂停留在浅层状态,没有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引导作用。二是教材中缺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知识。三是受以往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基本延续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二)对新的教学内容缺乏挖掘。

思政教师通过以往的讲授法把深奥的知识点讲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有意识的探究。然而,一些教师还做得不够深入。

(三)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讲授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讲授法的优势,单单使用讲授法就能把理论知识讲透讲全。但是,难免形成“一言堂”的模式。第一,一些教师认为思政课是理论课,只要把理论知识讲好,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第二,一些教师以学生升学为主,以成绩为本,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记忆知识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导致学生生硬学习,久而久之失去探讨知识的主动性。

(四)校内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就课程影响而言,思想政治课程的影响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形的,需要浓重的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有些学校,没有主动开展相关的活动,把提升学生成绩作为唯一的任务,只顾让学生埋头读书,不组织学生到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知识。此外,食堂里的电视通常处于关闭状态,教室里的多媒体只有教师才有权限打开,未能合理利用课间给学生看些新闻。

(五)校外的实践活动落实不到位。

在一些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偏重以书本知识为依托的教学形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中关于学科内容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要求。第一,学校不重视实践活动,认为组织校外活动会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第二,活动目的单纯,不根据相关课程内容组织活动。为应付上级检查,组织学生扫大街,单搞表面工程,没有经过精心策划,难以达到实践教育的目的。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对策建设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教材的融入路径。

教材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以知识框架为纽带,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衔接与整合,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第一,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解读教材。从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理解和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标准,认真参考课程标准中教学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了解新时期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使选择和补充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二,加强教材内容的衔接和整合。比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师可以从供给不平衡和供给不足的角度,对主要矛盾变化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解释。通过案例的呈现对比以适应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让学生领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准确的判断,是顺应时代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国情的决策,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坚持“四个自信”。

(二)理论背后故事的融入路径。

讲述中国的故事是时代的命题,讲好中国的故事是时代的使命。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把纯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对理论的来源和时事政治感兴趣。在课上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时,应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即理论产生的实际环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必修一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时,以“中国为什么能”为故事主题,讲述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收集相关历史背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能有现在的成果与人民的团结奋斗和党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中国梦的实现是有依据的。此外,教师鼓励学生阅读习近平的著作,比如《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周组织一次读书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就会明白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而是通过在基层的学习,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可见,通过讲述故事,及时补充有价值的素材,搭建人与历史之间情感交流的平台,让课堂“活”起来,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

(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融入路径。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单靠讲授法是不行的,还要结合议题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方法。首先,教师要多花时间备课,多参考一些优质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依法治国”中,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探究主题。课前先让学生收集一些资料,初步了解本课学习背景,为课中的讨论做准备。课中,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为学习单位,根据课前收集的社会问题的例子,通过小组讨论发表见解让学生对全面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理解,对人民当家作主有更深刻的体会。再者,以谈论法为升华,让学生在交流中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你如何做好时代新人”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好时代的担当。还应当在教师的组织下,开展宣传法治志愿者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让学生体会到法治国家需要共同建设。

(四)校园环境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

校园是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展期,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反应。通过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染力。一要运用电视广播播放习近平出席的会议和出访的国家,文化长廊张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及国家的建设成就宣传画,感受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国家事业蒸蒸日上。二要发挥板报的作用,提高学生收集资料、动手编写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感性认识,才能在课堂上表达对这一主题的看法。三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平台作用,活跃气氛。组织和开展以学生团员、学生干部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竞赛。有助于学生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程氛围才能活跃,达到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效果。

(五)校外实践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融入路径。

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是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途径。通过组织校外活动,将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指导教学,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理解知识的意义,知道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实践,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基地的作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义务打扫,到革命遗址进行考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奋战、建设国家和实行改革开放,证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不是说空话,而是有历史和现实根据的。第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鼓励学生参与“1+1”基层培养计划。通过职业体验让学生切实参与基层工作、扶贫工作,不仅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课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还引导学生洞察社会生活,增强时代新人的才智和担当,为脱贫工作、决胜小康社会贡献一分力量。

四、结语

课程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方式,是丰富的、创造性的、有潜力的一套计划与设定。这意味着课程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知识有所更新,教学内容有所变动,教学方法有所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方式,助力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李德迎.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06):21-25.

[3]牛田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略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2):66-69.

[4]张阿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10):1-3.

[5]刘媛.课程、教学、评价合力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72-75.

[6]陈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重纬度[N].光明日报,2019-01-08(1).

[7]刘云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N].人民日报,2017-11-06(002).

猜你喜欢

习近平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