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展望

2020-03-28安晓红

文教资料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安晓红

摘   要: 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以中国知网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为依据,梳理学术发展史,捕捉热点,发现问题,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新

二十四节气,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规律总结出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及社会实践知识体系,是中华炎黄子孙集成自然、社会和人文的智慧结晶。2016年,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国际气象界认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逐渐升温。本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在梳理其研究态势、发现其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热点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以“二十四节气”作主题词,检索时间不限,最后下载时间为2020年6月6日,可得到1366条数据。

1.总体趋势

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研究总体呈上升发展态势。最早的文献出现在1962年第2期的《科学通报》上,2012年,二十四节气研究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小高峰,2019年达到了225篇,达到了发文量的最高峰。2020年有望超过此发文数。这些数据表明二十四节气这一研究主题从1962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

如把关键词改为“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检索,最后下载时间截止到2020年8月24日,可得到47条结果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以来对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发文6篇,2017年发文数量猛增到15篇。体现出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以来,二十四节气非遗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2.高频次关键词

以“二十四节气”作主题词进行检索统计,中国知网列出了频次较高的以下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以1179次,高居频次关键词之首,其次是“七十二候“(52次)、“中华人民共和国”44次、“非物质文化遗产”36次、“中国人”33次、“二十四节气歌”30次、“寒食节”23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次、“传统文化”22次、“气候变化”17次、“民俗文化”14次、“清明节”13次等。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研究既涉及气候、历法等自然科学,又涵盖文化、文学等社会科学,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

如果将“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关键词进行精准检索,那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统文化”“中国民俗学”“文化内涵”“传承人”“农耕文化”“文化自信”等成为核心词汇。这勾勒出了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概貌:一、二十四节气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二、源于我国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与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三、二十四节气是民俗文化的大众实践,有助于提升我国民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3.高被引、高下载文献

为探究二十四节气研究的基础性核心文献,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要检索词,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1962年—2020年间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见表1)。

按照被引频次排序,以“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后获取的45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见表2)。

4.中文专著和论文集

除上面提及的研究论文外,还有一些研究专著也以“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非遗”等关键词为题(见表3)。

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中华根脉文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民众创造的节气时令,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尺度,是天时与人时的二重组合(萧放,2004):二十四节气源起于夏商、发展于战国、完善定型于秦汉,产生的背景与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四季分明的大自然环境有关(刘晓峰,2017);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标尺,不仅润泽农耕农事,而且彰显先民与自然相处的智慧(郑艳,2019)。多学科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融传统天文、历法、物候、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等多学科时间知识体系与实践。二十四节气定位在历法历书容器之内(陈连山,2017),根植在农耕的生产方式中(吕波,路楠,2014),且量化在我国不同的地域特征里(韩湘玲,2008);蕴含于大量气象数据与气象科学中(宋英杰,2017);蕴含在全国各地的节气习俗、食俗与祭祀风俗里(高福艺,2010),体现在节气与中医、疾病、死亡的关联性研究里(史桂荣,2011)。民俗文化特征:二十四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崔玉霞,2009):作为中华文明物质与精神的载体,二十四节气具备鲜明的科学性、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和寄托性(周红,2015);作为中华民俗系统,具有特有的实用性、节点性和生活性,现代民众可以诗意地生活在二十四节气里。(王加华,2017)。二十四节气在时间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体系、“因地制宜”的实践体系、顺天应时的文化精神(张勃,2019)。

二、存在问题

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学者们将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思想资源融入了多元化思考的格局当中,但我们仍要看到,当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具体有三。

(1)研究的系统性还未建立。已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教育、传媒、产业路径,但路径建构往往集中于某一层面,欠缺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动态考察,并且缺少就某一文化专题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不利于引领与指导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研究的逻辑关联尚未建立。以上研究基本都在自我特定的专业领域展开,虽有深度和价值,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还未建立起来,未能把非遗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产。

(3)研究的视野不够开阔。虽然目前的二十四节气研究提出了多方行动联动机制、立体化传承等建议,但缺乏动态创新路径,缺少对保护传承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

鑒于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与创新研究:生态资源保护,建立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非遗生态文化资源,丰富非遗生态文化资源;生态文化养成,推动融媒环境下二十四节气非遗在青少年中的传承,着重非遗的大众实践,建立二十四节非遗生态文化养成体系,有力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生态文明发展,明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二十四节气非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三、发展趋势

第一,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国内主流媒体、主要报刊、政府文件和相关数据库中关于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数据与语料分析,界定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生态资源、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等概念、范畴,观点、言论和著述分类分层系统构建二十四节气生态资源数据库,为后续创新发展做好铺垫。

第二,通过行动研究法,开展二十四节气+创新创业项目,引领青少年感受、体验、建构、修行二十四节气生态文化,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生态文化养成体系,唤起青年学生的中华文化记忆,增益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

第三,揭示非物质文虎遗产传承创新的内在必然性,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资源到文化资产的转变;积极推动基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旅游、文创农业与文化教育事业的综合发展,创新二十四节气跨文化传播策略,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国上古岁时观念论考[J].西北民族研究,2002(02):85-96.

[2]刘晓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J].文化遗产,2017(02):1-7.

[3]郑艳.二十四节气探源[J].民间文化论坛,2017(01):5-12.

[4]崔玉霞.二十四节气中的文化底蕴[J].农业考古,2009(03):162-166.

[5]周红.二十四节气与现代文明传承的现实意义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03):90-92.

[6]毕雪飞.二十四节气在日本的传播与实践应用[J].文化遗产,2017(2):31-40.

[7]萧放.二十四节气与民俗[J].装饰,2015(4):11-18.

[8]张勃.危机·转机·生机:二十四节气保护及其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J].文化遗产,2017(3):10-15.

[9]季中扬.从节气歌谣、谚语看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J].南京师大学报,2018(3):20-25.

基金项目:衡水学院校级课题(2020SK4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探索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二十四节气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