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助力幼儿道德启蒙

2020-03-26何宇惠李潮林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2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

何宇惠 李潮林

[摘   要]幼儿游戏教学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社会性等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也离不开游戏,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可以从发展幼儿道德认知、唤醒幼儿道德情感、磨炼幼儿道德意志、指导幼儿道德行为等方面,发挥游戏教学在幼儿道德启蒙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道德启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道德萌芽的阶段,幼儿道德教育目标的达成需要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而作为幼儿园日常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教学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和道德发展水平,可在幼儿道德启蒙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幼儿游戏教学的特点

1.教育性

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说:“游戏是对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练习。[1]”幼儿游戏教学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一体,通过创设主题游戏、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等,将日常知识、做人道理、生活规则、社会规范等蕴含在游戏情境中,模拟幼儿的社会和文化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活动中接受品德教育,促进幼儿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发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2.趣味性

幼儿游戏教学是一种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学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设计,且无强制性目标,便于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经验和心理满足感。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指出:“正是这种把以前获得的印象组合成新的创造物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对自身力量的考验,是游戏使儿童产生巨大愉快的源泉。[2]”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可以获得表现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获得由成功和创造带来的愉悦体验以及自由、满足的心理体验。

3.社会性

游戏教学还具有社会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社会和生活情境,锻炼幼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们需要共同遵守游戏规则,彼此在协商和理解的基础上分工合作,使游戏能够顺利进行。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体验不同的角色地位和角色情感,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游戏让幼儿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懂得谦让,提升了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了社会性发展。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封闭的单子式的存在不是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主体间性才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存在方式。[3]”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游戏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互动中体验这种“共生”,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幼儿道德启蒙的内涵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幼儿教育就是“真”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真善美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幼儿道德启蒙教育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幼儿求真、求善、求美的品质。

求真就是要保护幼儿的天性,保护幼儿那种发自内心的、淳朴的“童真”,鼓励幼儿讲真话,保持真性情和对真理的追求,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幼儿培养成知行合一、具有健全人格和美好品格的人。“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幼儿道德启蒙就是要点燃和唤醒人性中善的因子,注入责任观念,激发幼儿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幼儿德行的发展,培养其成为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与生活为善的人。求美就是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发展幼儿的审美观念,鼓励幼儿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传递美,引领幼儿感受人性之美、自然之美、世界之美,以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美的心灵投身生活,以美的胸怀拥抱未来。学前期是幼儿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进行道德启蒙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幼儿品德的真善美,推进幼儿素质教育,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游戏教学在幼儿道德启蒙中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生活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最理想的场域,有源源不断的教育素材和取之不尽的教育内容。而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方式,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和认识世界的机会。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游戏教学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它的内容来自生活,贴近幼儿生活和发展实际,形式也是生活化的,对幼儿的道德启蒙和品德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1.发展幼儿道德认知

游戏教学作为一种生活教育,蕴含生活知识和生活哲理,对于提高幼儿道德知识水平、发展幼儿道德认知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是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智慧。幼儿的道德认知受制于幼儿一般认知的发展水平。幼儿在与外部道德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自身的道德认知。幼儿的智慧水平越高,道德认知的建构能力就越强。因此,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智慧水平,为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提供了可能。二是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社会性刺激,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以及与外部道德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进行模仿、推理、学习,使自己的道德认知不断得到提高。三是在游戏中向幼儿传授道德规则知识。有游戏就有游戏规则,任何游戏都是基于一定的规则建立起来的。教师可以将道德规则和社会规范融入游戏规则之中,通过培养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将道德规则知识传授给幼儿,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2.唤醒幼儿道德情感

幼儿的道德情感伴随着道德认知而产生,并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体验。可以将真善美的理念融入游戏教学设计,在游戏教学中强化幼儿的情感体验,唤醒幼儿对真善美的追求,启蒙幼儿的道德情感。一是在游戏中关注幼儿的情感表现。游戏会带给幼儿一定的情感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在游戏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感流露,及时发现幼儿情绪不安的征兆,理解他们内心的矛盾,给予安慰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二是在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会情感调控。在游戏中,幼儿适当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其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游戏可能带给幼兒成功的喜悦,也可能带来挫折的焦虑。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失败或挫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其引导和帮助,让其适当地发泄情感,并引导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一步步学会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三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情感环境。游戏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通过创设友好互助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更加积极、自信地参与教学游戏,实现表现自我的愿望,达成同伴交往,获得成功的游戏体验[5]。

3.磨炼幼儿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使幼儿有力地控制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是一种行动自觉。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的道德意志进行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力,提升道德情感的稳定性,避免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一是在游戏情境中进行磨炼。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协商和坚持,游戏的过程就是磨炼幼儿道德意志的过程,把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升华成一种更加持久、更加稳定的品格,促进幼儿道德发展。二是在游戏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游戏情境中,幼儿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锻炼自己的品格,如强化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克制退缩和违反规则的潜在动机,提高对游戏规则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同时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进一步培养幼儿克服困难、抵制不良诱惑的道德力量。

4.指导幼儿道德行为

幼儿道德启蒙就是培养幼儿符合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行为习惯,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赖于道德行为的发展。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模仿他人行为。幼儿早期行为的习得主要靠模仿,既没有选择能力,也没有判断能力,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对他人语言、表情和动作的简单再演。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模仿其他幼儿的行为表现,通过参与模仿游戏,对游戏行为获得感性的认知。二是服从道德约束。在一定的道德认知基础上,幼儿的道德行为表现为他律。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主要依赖于游戏规则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被动地去执行,因此幼儿的行为需要加以引导,并要深化对游戏规则的认识,服从游戏规则的约束,遵守和执行游戏规则。三是道德规则内化。这要求幼儿将游戏规则意识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体系,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慢慢地体验到遵守规则与违反规则所产生的不同后果,逐渐体会规则的意义,认同和接纳规则,从服从规则约束、顺应规则要求到主动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表现出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基于幼儿教育的初心,遵从幼儿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挖掘游戏教学的德育功能,寓道德启蒙教育于游戏教学中,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启蒙幼儿的道德意识,将真善美的道德因子注入幼儿心灵深处,促进幼儿思想道德知、情、意、行的发展,从而使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幼儿自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2]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6,228.

[3]邱德雄,姜新生.现代教育的转向:主体间性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6):55-56.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650.

[5]盧乐珍主编.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45-46.

(责任编辑   姚力宁)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