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膀胱肿瘤病理诊断及分析*

2020-03-24关芷玲杨利峰赵德明周香梅

实验动物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腔乳头状平滑肌

关芷玲 杨利峰 赵德明 周香梅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北京 100193)

膀胱(Urinary bladder)是贮存尿液的器官,膀胱壁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肌层和外膜。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当膀胱空虚时,上皮有8~10层细胞,表层细胞大,呈立方形;膀胱充盈时,上皮变薄,仅有3~4层细胞,表层细胞变扁。固有层内有较多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肌层由内纵行、中环形和外纵行3层平滑肌组成。外膜大部分为纤维膜,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在犬的肿瘤中常见膀胱肿瘤,且其被诊断为恶性的可能性较大[1]。膀胱肿瘤中移形上皮癌是最常发生的肿瘤,且恶性程度较高。原发性的肿瘤比转移而来的肿瘤更常见[1-2]。在WHO对膀胱肿瘤的分类中,上皮来源的肿瘤类型有:乳头状瘤、移形细胞癌、腺瘤、腺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类型有平滑肌瘤、血管瘤、骨骼肌肉瘤及其他间质性肿瘤[3]。近几年,随着伴侣动物饲养数量增加,犬膀胱肿瘤的临床病例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该病的准确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将结合几类犬膀胱肿瘤的典型病例,就该部位肿瘤的流行性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进行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诊断的犬膀胱肿瘤病例,共计32 例。

1.2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物切除后经4% 甲醛溶液固定5 d后,修块,石蜡包埋,切片,H E 染色,中性树胶封片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采集数码图像。

1.3 分类

根据WHO 规定的动物肿瘤分类的依据进行分类。年龄按照0~3岁,4~6 岁,7~9岁,≥10 岁分为4个年龄段组。

2 结果

2.1 犬膀胱肿瘤分析

从肿瘤类型来看,最高发的是移形细胞癌,共13例占41%,乳头状瘤次之,5例占15%。从良恶性来看,32例肿瘤病例中,良性12例占38%,恶性20例占62%。从组织/细胞类型来分,上皮来源19例占59%,其中移形细胞癌最常见,乳头状瘤次之,同时收集到了1例少见的腺瘤;间叶组织来源13例占41%,血管瘤和平滑肌瘤最常见,见图1。

从性别来说,雄性26例,雌性6例,雄性发病率明显高于雌性。

图1 犬膀胱各类型的肿瘤发生率(n=32)Fig.1 Incid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tumors in canine bladder(n=32)

2.2 膀胱肿瘤病例

2.2.1上皮来源的肿瘤

移形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非乳头状浸润型:上皮增厚,移形细胞增生,并侵入深层结构,在黏膜下形成岛状、巢状的细胞团,这种细胞团称为梅拉米德小体(Melamed-Wolinska bodies)。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晰,细胞异形性较大,胞质丰富嗜酸性粉染,有些胞浆中含有大的空泡,胞核大而空、多见有丝分裂相;梅拉米德小体中细胞的胞质中含有点状的均质红染的物质。黏膜下层大量出血(图2A、2B)。

乳头状非浸润型:黏膜层呈乳头状向腔内突出生长,乳头状凸起中间有一纤维柄,黏膜层细胞异形性较大,排列紧密,界限不清,细胞核染色较深,呈圆形或多角形,一些上皮细胞胞质消失呈空泡状态,将胞核挤至一侧。(图2C、2D)。

图2 移形细胞癌(HE染色)注:A、B为非乳头状移形细胞癌;C、D为乳头状移形细胞癌;E、F为生成腺管样结构的移形细胞癌。Fig.2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HE.)Note:A、B is nonpapillary and infiltrating type; C、D is papillary type; E、F is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with glandular metaplasia.

出现腺上皮化生:在所有亚型中,上皮细胞都有可能会分化出腺管样结构,管壁由单层或多层上皮细胞围成。但腺管结构仅出现在黏膜层,若腺管出现在黏膜下层,则应诊断为腺瘤(图2E、2F)。

腺瘤(Adenoma)

镜下可见,在固有层可观察到腺体结构增生,并观察到变移上皮向增生腺体过渡。增生的腺体结构有3~5层细胞组成,靠近内腔的细胞分化良好。细胞间界限不清晰,胞核异型性较大、较空亮、呈嗜碱性蓝染、核仁明显,胞质丰富。腺体周围的结缔组织炎性细胞浸润,伴随着小血管增生和出血(图3A、3B)。

图3 腺瘤(HE染色)Fig.3 Adenoma (HE.)

2.2.2间叶来源的肿瘤

血管瘤 (Hemangioma)

镜下可见,肿物主要成分为粉染的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血管组成。血管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管腔由单层或多层的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有一定异形性,细胞胞核较圆,胞质较丰富;血管发育程度不同,有新生的毛细血管,也存在管腔较大的血管。(图4A、4B)。

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

镜下可见,有排列比较紊乱的呈条索状的细胞团,细胞团相互吻合,已经很难见到规则的管腔,一些管腔不规则相互吻合。细胞多层排布,内皮细胞异形性较大,胞核呈椭圆形或圆形,核分裂象多见,胞质染色较深(图4C、4D)。

图4 血管瘤和血管肉瘤注:A、B为血管瘤,C、D为血管肉瘤Fig.4 Hemangioma & HemangiosarcomaNote:A、B is Hemangioma, C、D is Hemangiosarcoma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镜下可见,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波纹状或栅栏状排列,增生的平滑肌细胞胞体呈梭形,细胞异形性较大,胞核呈两头较钝的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蓝染,细胞之间界限不清楚。可见较多的病理性核分裂象(图5A、5B)。

图5 平滑肌肉瘤Fig.5 Leiomyosarcoma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可见,膀胱肿瘤中,恶性的肿瘤更多发,占62%。膀胱肿瘤中最常发的为移形细胞癌,占41%。所有病例中上皮来源的占59%,其中最常发的为移形细胞癌,其次为乳头状瘤;间叶组织来源的占41%,最常见的为血管瘤和平滑肌瘤,与之前的文献报道相符。雄性的发病率为78%,远高于雌性,但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也许是因为样品数量的不足,或者因为国内外品种的差异所致。

移形细胞癌在犬7岁之后高发,在幼龄犬中少发。此癌症雄性发病率远大于雌性,这与之前的文献报道不一致[2, 4],应是由于样品数量不同或国内外品种和环境差异所致。其在组织形态学上依照上皮是否呈乳头状增生和是否有浸润性而将移形细胞癌分为4个亚类[5]。浸润性的移形细胞癌会在黏膜固有层形成富含细胞的巢状结构,基底膜不完整。乳头状的移形细胞癌的黏膜呈乳头状突向管腔。一些情况下,移形上皮细胞会向鳞状细胞上皮或腺上皮化生,向腺上皮化生时,在黏膜层会形成腺管样的结构,但不会浸润到固有层,且腺管样化生只占上皮的小部分。浸润性的移形细胞癌更容易发生转移。

膀胱的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6],最典型的特征是在固有层会出现分化良好的腺管样结构,虽然移形细胞癌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腺管的化生,但腺管的结构只存在黏膜层,而固有层没有。若腺管样结构侵袭性生长,出现在更深层,则应诊断为腺癌。

血管瘤应与淋巴管瘤、血管肉瘤相鉴别。血管瘤中可见大量形状大小不同的血管生成,管腔内可见红细胞;而淋巴管瘤的管腔中一般细胞含量较少,没有或仅有少量红细胞[7]。血管肉瘤中血管之间不规则的相互吻合,形成管道状的结构;血管的内皮细胞不围绕形成一个完整的管腔,存在裂隙,出血情况严重;内皮的细胞异形性较大,可呈梭形、多角形或卵圆形,细胞核中可见核分裂相。与皮肤的血管瘤相比,内脏的血管瘤转移的几率更高[8]

平滑肌瘤应与纤维瘤相鉴别。平滑肌瘤中的主要成分为平滑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呈椭圆形,两头钝圆;纤维瘤通常细胞成分更少,细胞核呈纺锤形,但大多数情况下纤维瘤和平滑肌瘤在H.E.染色中较难区分。对于平滑肌肉瘤来说,细胞和细胞核的异形性较大,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角形,多见核分裂相;细胞数目更多,排列紊乱,侵袭性生长;常见坏死[9]。

综上所诉,本研究通过收集到的32例肿瘤病例总结了犬膀胱肿瘤的组织学特征,为今后该部位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管腔乳头状平滑肌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