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的创新班级管理策略

2020-03-23许利利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班干部小学班主任

许利利

【摘  要】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创新管理策略,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通过互动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使他们能够积极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各项工作,在班级的学习、劳动、卫生、纪律等方法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通过优化班级管理策略,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在班干部的榜样作用下,引导每个学生都积极响应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积极投入到班级各项工作中,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班干部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坚持创新的观念,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打开管理工作的新途径。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在他们的带头领导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他们积极配合各项管理工作,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通过创新策能略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途径,使各项工作能够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高效完成,推动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

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强制要求的做法,结合创新观念优化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等。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提高交流的积极性,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流时,有一些内向的学生不想当众说出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可以利用网络与他们交流,通过网上互动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能够主动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反映给班主任,让班主任能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管理,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体会到班级的温暖,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主任布置的各项任务中,提高他们的班级责任感。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

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促进形成良好的班风。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班主任要注重班级环境的布置,在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在班级中创设读书角,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呈现积极向上的内容,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更多的班级荣誉。除了班级的布置外,班主任还要设计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例如,举办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朗读古诗,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举办“我爱班级,我爱校园”的作文大赛活动,让学生尽情抒发对班级和校园的热爱,激发他们的责任感。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体会到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班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深入推动班级管理工作。

三、建立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发挥榜样和组织作用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繁琐,工作量较大,只靠班主任的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榜样带头作用。班干部负责班级管理工作,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学习动力,积极投入到班级的活动中,发挥自己对班集体的作用。在选择班干部时,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方法,鼓励学生毛遂自荐,通过民主竞选的方式选出班干部。由学生和班主任共同作用下选出来的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较高,更容易组织和带动学生,顺利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各项工作。为了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责任心,担任一学期的班干部后,班主任还要进行班干部的评比,让学生选出最优秀的班干部,对于不负责任、没有起到管理作用的班干部进行免职,重新选择班干部。在评比的激励下,班干部队伍不断优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开展合作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合作学习提供了学习和管理的新方式,不仅可以在各个学科中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班主任布置的活动任务,提供管理效率。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重视合作学习在管理中的作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根据他们兴趣和意愿进行自由结组,同时,班主任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控,保证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素质高低之分,使他们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以优促差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在合作过程中,班主任要精心选出小组长,使小组长不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组织和引导的能力。例如,在班级大扫除中,班主任以组为单位给他们分派劳动任务,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劳动,对于劳动意愿不高的组员,小组长要进行教育引导,并用实际行动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保证劳动的高效进行。

五、注重激励,提升班级责任感

小学生在学习和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如果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肯定,可以让他们获得快乐、自豪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内在主动机制,增强他们的班级责任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活动中。例如,在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时,班主任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意识到帮助他人是优良的品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帮助他人。在学生自觉维护教室卫生,捡起地上的废纸屑时,班主任要表扬他们的行为,使班级中其他学生在他们的带动下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在学生为班级的板报出谋划策时,班主任要表扬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通过具体事件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增强班级责任感,为了班级的荣誉积极地完成班主任布置的各项任務,使班级在卫生评比、学习成绩、纪律情况、体育运动等活动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依靠学生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打造优秀的班级,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六、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开通班级管理的新途径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只有班主任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教师就不用管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只关注孩子的吃穿住行。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在家庭和生活中养成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认识会影响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导致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结合创新观念开辟新的管理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让双方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制定出有效的管理策略,使学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促进班级综合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班干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强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他们在班级的各项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班级管理策略的改进和创新能为班级的良好发展提供推动力,有助于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肖爱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2]周晓琴.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甘肃教育,2019(21).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班干部小学班主任
竞选班干部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