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

2020-03-23崔琼姝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生策略

崔琼姝

【摘  要】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数学一直以来都被当成学科教学的重点,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包含很多方面,简便运算能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部分。但就目前来看,在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简便运算能力;策略

简便运算能力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加强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从而提升数学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当前小学生能力和心理的发展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和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小学数学的起步阶段,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直接影响着日后的学习及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及能力,从而为日后的教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简便运算基本上贯穿着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加上课改的推进,运算能力更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进一步明确数学运算的法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当前小学生简便运算的教学现状分析

1.基础知识不牢固。简便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部分,只有掌握好基础运算的法则及原理,才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习题,甚至更好地迎接日后的复杂运算。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积极性。有些学生甚至直接乱套公式,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导致最终结果一错再错。

2.运算缺乏耐心。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当然是没有很好的集中力,导致学生在面对数学运算的时候显得有些厌倦。还有些学生在简便运算的过程中,经常不检查或不认真审题,看错运算符号,轻率地完成了运算过程,导致运算结果出现错误。错误率越高,学生的情绪就更抵触,根本不利于简便运算能力的培养。

3.学习积极性不高。小学生年纪尚小,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仍存在一些理解障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当,让学生对数学简便运算倍感压力。数学学科本身就是比较严谨的教学,数学教师一味单纯地讲解或让学生死记硬背,会严重打击学生对数学简便运算的学习动力,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简便运算能力

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主要是指学生根据题目,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直接在头脑中计算得出结果的方法。口算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计算能力之一,提高口算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简便运算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记住一些特殊的数字组合,例如:整十、整百、常用分数和小数等,通过这些数字组合的记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快速口算并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另外,提升口算能力还要通过课堂和课后的习题训练,例如:求两位数的最小公倍数,快速计算100以内乘除加减法等。在进行习题训练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习题抢答比赛和口算游戏等活动,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做到举一反三,达到理想的口算效果,提升计算能力。

2.理解掌握数学运算定理和性质。数学的计算题在很多时候都需要用运算定理来计算,学生通过对运算定理与运算的性质的理解,能够在计算过程中明确运算的方向,提高运算的速度,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尤其在进行比较复杂的习题计算时,学生往往容易出现运算顺序混乱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的现象,其中包含加减乘除、分数、小括号和中括号等。在诸多符号的影响下,学生需要正确把握运算的顺序,才能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例如:在计算6.8÷[10×(1/3+3/4)- 2]等类计算题时,学生要明确运算的顺序先从小括号里开始,一层层展开计算,面对这类复杂题型时要从容应对。因此,教师需要加大对数学计算定理知识的讲解力度,帮助学生加深对运算定理与性质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简便运算的推理方法。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着对运算的概念、规律和顺序理念偏差的问题,导致运算定理被错误地应用,如将“335-302”换算成“335-300+2”等类似的错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基础运算定理的理解,并使其学会如何正确应用,进而提升他们的简便运算能力。

3.将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找到知识点与生活的结合点,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乘法结合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与生活相关的题目,如:小刚和小强一同到书店买书,他们一共买了4本童话书和4本练习册,一本童话书5元钱,一本练习册3元钱,请问他们一共需要付多少钱?教师在设置好题目后,可以组织学生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将题目表达的过程表演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帮助学生对题目产生更深的理解。最终,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两种书的总价相加,再乘以它们的数量:(5+3)×4=32(元),另一种是分别计算出不同类型书的总价,再将二者的价格相加:4×5+4×3=32(元)。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第一种方法更加简便,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

4.注重课后练习

学生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律、定理和法则,如果在课后不经过大量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就很难对简便运算的方法产生深入的理解,同时更容易将所学知识点遗忘。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课后练习的要求,在布置习题的过程中不可盲目进行题海战术,而是要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情况和他们的学习能力进行设定,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此外,教师还要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小学是各方面能力打基础的階段,在这一阶段,如果学生因为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而放弃学习,会对他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简便运算的经验方法,不断提高其简便运算能力,进而促进其数学成绩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发展和提高小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提高其计算的正确率,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总结运算的方法,将它们进行归纳和整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计划的练习。对于一些简便运算的技巧,教师也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升学生运算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易志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89.

[2]李施展.小学高年级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提高策略[J].甘肃教育,2018(23):92.

[3]杨金平.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简便运算的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63.

[4]颜廷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简便运算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2):94.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生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
Passage Four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