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研究

2020-03-23李银芳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

李银芳

【摘  要】  语文文字运用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紧密相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加强离不开写作能力、积累量以及语言综合组织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练习与积累,其中朗读、写作等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并为其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习效果

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口语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构成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文的学习实际上是对文字表达以及文言文化的学习,并且能够实现对文字的灵活运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时,可以从这几方面综合进行,教师需认识到能力的形成需经历长时间的积累与联系,在教学时应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

一、依托文本,夯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以及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需建立在正确理解文本词句前提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给予文本充分关注,从词句入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句,夯实语言文字学习基础。在刚接触文本时,教师需给予学生足够时间,使学生能够自学,使学生在自学中学会提问。学生提问之后,教师需设计比较合适的解词方法,帮助学生强化对词语的理解,逐渐强化对技能的掌握。如《狐狸分奶酪》这篇文章中描写到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其中狐狸仔细瞧了瞧,能够说明狐狸可能此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然后才咬了一口。在进行词语讲授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单纯运用字词解释方式,而是注重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处于相应语言环境当中,进而实现对词语比较精准的把握,能够系统抓住词语特点。除了对语言进行分析,在夯实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基础的过程中,也需注重文章中整体语言的表达,尤其是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文本表达的主要内容,也需关注文本怎样表达,将文本作为基础,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仔细对文章中的情感进行品读,并且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对文章的充分品读,提升自身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亡羊补牢》的文章中描写到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就为之后他的行为埋下了一定伏笔。

二、问题引领,有效训练言语表达能力

问题引领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讲授方式的转变,通过对问题的预设和生成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充分引领,并且在预设与生成中调动学生的实际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问题引领中,学生能逐渐提升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活动导学的方式,课堂活动围绕某个话题进行,然后以问题结束,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出、探究、解决以及生成问题。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获得比较综合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太空生活趣味多》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太空中有哪些趣事?除了文章中提到的趣事之外,你还能想象出太空中会发生哪些趣事?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在综合分析之后,组织语言回答教师的问题,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加强,进而使语文整体学习获得更好效果。

三、精讲多读,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知识和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強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并且精讲多读。精讲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认识更加细致,强化对内容的理解,并且对阅读内容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学生也能在教师的精讲中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兼具实践性与综合性,而这需要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共同支持。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生字和生词,在阅读中可以不查找工具书,运用跳读或者联系上文和下文的方式继续阅读,或者是利用文章中给出的插图理解字词的意思。不同学生在学习水平上会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在阅读第一遍没有理解文章大意时,可以再次进行阅读,或者是多读几遍。教师需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如将文章的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等联系在一起,抓住文章当中的关键词,然后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将书读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加强创造良好条件。在引导学生多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本书开展读书会。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阅读时间和材料有一定要求,在此前提下会更便于学生讨论,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爱丽丝梦游仙境》《丁丁历险记》都是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

四、基础积累,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文字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对语言的整体学习很重要。因此,在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时,教师首先需从文字入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图画的兴趣,转变原本机械的文字教学方式,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教师需将词语教学贯穿在整体教学的始终,词语积累属于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只有词语积累达到一定量之后,才能实现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锻炼。因此,教师需要将词句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而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运用哪些词句能够将自己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多组织学生进行词句练习,随着年级的提高,可以将成语逐渐融入其中。再次,教师需将句子教学作为提升,将词语连接成句子,使学生运用句子将思想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实现对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句子将同一个意思表达出来。在句子转换中,学生思维能够得到较大程度训练,实现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后,在仔细阅读文章之后理解其内容。阅读可以划分为速读、细读两种方式。速读主要是实现识字与断句,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字面意思,而细读则是在了解速读的内容基础上,再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了解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现,践行课程改革理念,在培养和提升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文本、问题引领、精讲多读、基础积累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语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YQJK02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兴伍.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9(2):98.

[2]田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10):58-59.

[3]周丹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调查报告[J].中外交流,2018(33):171.

[4]余锦云.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J].才智,2018(7):30.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学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高校本科生线上网络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