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与研究

2020-03-23顾丽霞

教育界·下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

顾丽霞

【摘要】学徒制是我国很早就存在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学习和师傅的技能传授,对于一些实用性技能的掌握很有帮助。现代学徒制是针对高职教育而言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合高职的技能型导向式教育,对于实现工学结合非常有帮助。文章以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为出发点,结合高职教育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问题;实施方案

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生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过硬的上岗实践操作技能。在当前看来,高职毕业生作为各个岗位的主要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欠缺。应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让学生同时接受学校教师和工厂师傅的双重指导,能够很好地实现校企合作,不但对学生技能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减少了企业用人选拔的困难。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提出

现代学徒制是在我国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提出的。我国自古就有学徒制,通过师傅和徒弟的手口相传和工艺模仿实现了很多民间经典工艺的传承,并且古代就已经有官方开办学徒制的雏形。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和企业双方为依托的,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操作和实践机会,在加强学生对技能进行掌握的同时,其技能应用方向也更适合企业的需要,对于深化高职学校和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很深远的意义。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的课程计划和学习模式要有所变化,企业可以依据生产的相关需要对学生的某方面技能加以指导,企业也将会指派一些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内讲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的实践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有更多的企业实训机会。

总的来讲,现代学徒制是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新尝试。高职学校能够根据企业的需要,更好地制订课程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有关应用技术,促进自身发展,减轻就业压力。企业可以直接传授学生应用技能,减少招聘困难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企业岗位,减少企业培养新人的成本。这种培养模式将使高职人才培养的效率大大提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应用型优秀人才。

二、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从提出之后就得到了国家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实行时间较短,经验还不足,没有完善的体系,因此现代学徒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现代学徒制长远发展的关键。

1.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缺乏配合

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之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广泛的企业资源基础,没有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这对实行现代学徒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重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教学计划不仅要由学校课研组来制订,还应当让企业参与进来加以指导。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设定和考核内容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并没有与企业积极展开合作,一些企业也并未关注其对口学校的教学培养方案,缺少参与度,学生和对口的“师傅”交流也不够充分。企业“师傅”进入学校进行讲解时,应当以技能培训为基本导向,而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生产任务的完成方法,在校企结合教育中,目前融合度还不够充分,甚至出现了相割裂的情况,学生在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教育的同时,并未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这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有些不利。

2.认证标准不够完善

比起其他普通院校的单方面认证标准,现代学徒制既要求学校方面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等进行认证,也需要企业对学生的上岗标准技能应用水准进行认证。在企业和学校双重认证的条件下,两者既有彼此独立的认证部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如何科學地评定一个毕业生的水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标准现在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对学生开展教育的企业“师傅”并不是和高职教师一样具有专业资质的教育人员,其任职资格和培训标准目前都没有确定的评定方案,并且由于各个专业不同,各个“师傅”的技能水平和讲解水平不高,每个人的考核标准不同,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毕业生的培养结果和评定标准参差不齐。要想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教育,完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完善教学考核标准。

3.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参与热情不高

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一个主要参与方,其参与热情与实际投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政府加强政策上的支持与监督,学校加大人才教育模式改革力度,企业加强各方面投入与技能培训指导,才能真正地将现代学徒制落到实处。目前,企业对于相关政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并不高,在安排校企合作教学时,提供学员安置场地方面投入力度不足,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与改革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分析和调查后得出,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府层面。因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指派专人进行学生教学和提供实训场地等都需要一定成本的投入,一些企业会担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目前政府层面还缺少相关的政策支持,在利益和风险规避方面并没有给企业相应的投入保证,而且对于如何进行合作教学,要取得怎样的效果也未做出规范性回应。对于这样的情况,一些企业因为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缺少参与积极性,是可以理解的。

(2)企业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足够的生产设备和车间供学生学习使用,而且由于学生的初始操作能力比较差,企业如果大量让学生进行操作难免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影响正常的生产。企业不比教育机构,其本身的场地都是为了生产而设计的,因此需要较高的操作技能才能胜任,这样的实际生产设备往往不适合作为直接教学的素材。

(3)教育制度方面。由于企业本身不是教育单位,所以其教育基础不足,缺乏制订相关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等经验,因此在校企合作中制订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方案时,企业的参与程度与参与质量不高。学生的培养计划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企业在接收学生进行实训时往往与企业期望差距较大,很多企业认为这种培养方式并不能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