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探究

2020-03-23于雅迪

现代交际 2020年4期
关键词:归纳

于雅迪

摘要:卡尔·波普尔作为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其证伪理论在科学哲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理论渊源,着重研究证伪主义理论中的科学划界思想、反归纳主义和试错法,明晰波普尔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原理,主张以怀疑、批判、创造的科学精神将其理论灵活运用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社会学研究当中,从而推动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证伪 逻辑实证主义 归纳 试错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4-0253-02

波普尔出生于自然科学的革命时代,这培养了他对于科学始终持有怀疑、批判的创造精神。20世纪30年代,实证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波普尔异军突起,开创了证伪主义原则,并提出科学是在猜想—反驳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波普尔把科学看作一个持续试错的过程,主张科学应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今日,再次对波普尔证伪主义进行深度剖析,从其理论架构和方法论探究证伪思想在当今中国科学与社会研究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理论渊源

19世纪20年代,现代科学发展迅猛,人们对于自然的认知由宏观转向微观,由低速转向高速。波普尔在这一时代大环境下开始关注科学哲学领域,他深受爱因斯坦以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影响,并由此发展出证伪主义理论。

1.爱因斯坦科学观对波普尔的影响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继问世。这些创世纪的科学发现让爱因斯坦站上了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的荣誉台,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成就,爱因斯坦指出:“相对论不过是通向更严密可靠理论的中间环节,一旦使用更加先进准确的方案对之进行检测,总能得到两种结果——确证与否证。而一旦相对论被否证,无论其逻辑上多么严密,理论上多么完美,都要坚决摒弃。”爱因斯坦这一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给予了波普尔极大的震撼,他使波普尔意识到一个理论的出现,不断对其进行证伪的实验远比证实其理论的完善更为重要,一旦证伪发生,则意味着新科学的降临。总的来说,爱因斯坦科学观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的初期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2.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

波普尔之证伪主义理论的形成源于其對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作为正统科学哲学的第一个流派,逻辑实证主义在西方科学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该学派主张以经验事实和逻辑方法为依据对科学理论进行判定,而判定的标准,即“可证实性原则”。他们指出:“只有当一个命题是一个表示观察或知觉的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时,或可以还原为一个表示观察和知觉的基本命题时,该命题才有意义。一个命题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证实方法。”波普尔对这一理论主张进行反驳,提出科学理论的判定不在于其可证实性,而在于其可证伪性。并指出“可证实性”原则最为突出的理论缺陷就是在一个全称命题如何可能被经验证实的问题上存在困难。他认为,经验的结果再多也是个别,而科学理论的阐述则囊括全部,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除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分界”的问题进行批判之外,波普尔也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法”提出了“反归纳主义”。波普尔指出,“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形成源于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这相当于认同无数个单称命题的简单相加就能得出全称命题,这无疑是错误的。就像我们无论看见多少只白天鹅,都无法得出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最后,波普尔再一次强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不是归纳法而是证伪法。由此可见,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理论是在对逻辑实证主义“分界问题”与“归纳法”的批判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

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理论内涵

1.关于科学分界问题

在分析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划界”思想的种种缺陷之后,波普尔以可证伪性原则替代了可证实性原则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波普尔强调“可证伪性”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和可证伪性”,而非具体实践方法上的。可证伪原则的出发点在于科学本身所具有的批判性,这种性质直接决定了科学理论的判定并非去证实,而是去证伪。构成科学理论的全称命题,虽不能一一用经验事实加以推导,但只要有一单称命题与其相悖,则可将其否定。

2.关于归纳问题

17世纪20年代,培根创立了以实验与观察为依据的科学归纳法。培根主张通过观察与实验,从大量的个别事实资料中找出内在共同之处,继而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普遍规律。科学归纳法的问世,为近代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更由于其与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而得到广泛应用。

归纳法强调全称命题即是大量单称命题的简单相加,即个别现象达到一定累计数量后就能得到普遍适用的科学理论。休谟对此表示了严重怀疑。休谟指出,归纳法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个别”无论怎样推导也必然不能得到“一般”,使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未经验之事就更是荒谬。在这一基础上,波普尔指出,归纳法的本质缺陷在于逻辑上的推导错误。使用有限推导无限,使用过去经验预知未来,在逻辑上不成立,必须予以铲除。据此,波普尔大胆地提出证伪主义,并指出证伪主义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同时也是解决归纳问题的依据所在。对此,波普尔解释道,使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路去解决归纳问题,始终是无法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客观事实的无限性与人类观察经验的有限性矛盾。“可证伪性”与之不同,它不需要以任何经验事实为基础,只需要一例违反以前经验规律的现象出现,就可以将其理论的普遍性加以推翻。

3.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方法——试错法

在解决了划界问题与归纳问题后,波普尔将目光转向了探求科学知识增长的途径与方法。首先,波普尔指出科学的发端在于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问题的存在,才使人不断试图对其进行解答,而这一类解答通常被称为猜想或假说。所谓猜想与假说,并非是无凭空想,而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知识上的猜测;一旦经过实验检测,便可成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理论。而这一实验检测的方法就是“试错法”。所谓试错,就是不断地通过批判与检验来消除猜想中错误的部分,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最后,波普尔强调,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试错法是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且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根本源动力。

三、结语

证伪主义理论作为波普尔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理论,对当代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波普尔反对科学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学说,主张科学发展源于内部的矛盾运动,这一思想首次将人类寻找科学发展动力之源的目光引向了科学内部,为科学发展本质论的研究开拓了正确道路。同时,波普尔反对科学发展模式是静止不动的。他创新性地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动态变化的。科学源于问题的出现,只有通过不断的猜想与反驳,科学才得以进步。反观当代社会,大量科学研究者在分析证伪主义的理论优势并将之运用于科学技术实践之时,往往忽略了对证伪主义的社会性分析。究其根源,证伪主义之所以能在科学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由于其对全称命题与单称命题关系的创新性理念实际上正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映射。证伪主义的方法论来源本质上是波普尔将“人与社会”这一问题意识加之于科学研究,进行跨谱系思考的理论成果。科学方面,波普尔教导人们向权威性的科学理论提出挑战,发起质疑,大胆猜想,寻求真理,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批判和创造的科学精神;在人与社会方面,当代社会科学研究学者也应从证伪主义的理论源头出发,从社会现象透析问题本质,为证伪主义的社会学研究开疆拓土。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2]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M]. 查汝强,邱仁宗,译.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林定夷.波普尔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化解的理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何乔立,吴伟强,鲍健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及其科学方法论意义[J].理论纵横,201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归纳
注重学法指导 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自学能力
反思数学解题,回归知识本质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复习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的归纳与探究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的归纳
谈文本细读中教学设计的目标意识
浅议语文篇章的迁移归纳学习法
“精诚所至,真理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