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3-18王林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应用策略初中语文

王林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已经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点教学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析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实现审美教育。本文以当下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以及情感发展情况,对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应用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背景,審美教育已经潜移默化地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它的重要性。研究表明,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发育健全式地发展。但是现阶段,审美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只是浅显地接触,这就需要现代初中教师不断探究分析出新式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提升语感和审美能力

从文章的审美成层面分析,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教育学者深思所虑之后挑选的,符合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情感分析能力,属于富有审美价值的精选作品,极具审美价值,并且能够使每一次的审美都会领悟出新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教材进行深度剖析,并让学生富有感情地诵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中作者所描绘出的情境。诵读课文,是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的主旨;并且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中的情感将会交互融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审美情趣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依旧存在部分教师采用老旧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的内容生搬硬套,按部就班地将知识讲述给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甚至还会减弱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正式进行课堂教学前,对所讲教材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精髓,对应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通过图画、视频以及音乐的模式呈现给学生观赏,通过视觉和听觉体验加深学生对于教材主旨的理解,立体化、多样化地让学生学习,强化学生对于文章情境中映射的情感的同化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全新的体验。

三、把握学生个性情感,鼓励个性审美观念

审美教育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贯彻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刨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控制课堂的教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知识,培养属于学生自己的审美观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适时地将审美教育渗透至语文教育中,深入探究分析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深化学生对于教材形成正确理解;通过反复诵读的形式,让学生领略教材中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再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参考文献:

[1] 沈艳.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J].教书育人,2018(32):74-75.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应用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