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3-18周文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颈动脉缺血性

周文亭

(山东省沂源县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6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也称脑缺血性疾病,由于血液成分或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以及血管病发生病变所导致,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使得临床上更加重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通过准确的诊断能保证患者及时取得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文主要通过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试验组),同时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期间无脑血管疾病的60例患者(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的男患者38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在52~79之间,平均年龄为(64.5±5.6)岁;对照组的男患者36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在5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5.3)岁。患者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使用心血管彩超仪(GE VIVID E9)进行检查,患者平卧检查台并显露出颈部,设置探头频率(7~9MHz),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下颚与颈根处,进行扫描检查,并使用超声思维重建,将病变情况清晰准确的呈现出来,并记录颈动脉情况,以及产生斑块的数量和形状。

1.3 疗效标准

以中膜层厚度来判定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即是颈动脉两线距离,颈动脉中膜层厚度<1.0mm,表示颈动脉正常,1.0mm<颈动脉中膜层厚度<1.5mm,表示中膜层厚度有所增加,颈动脉中膜层厚度>1.5mm,表示管壁内膜呈现粗糙状态,自腔内突出增厚,也即是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2]。同时观察颈动脉斑块分布情况,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2.0软件分析数据,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用卡方和%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斑块诊断情况对比

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检出颈动脉斑块50例,占83.3%,对照组检出颈动脉斑块11例,占18.3%,组间对比可知试验组的检出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表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斑块诊断情况对比[n(%)]

2.2 患者斑块分布情况对比

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6例分布于颈动脉主干处,占12%,有14例分布于起始位置,占28%,有30例分布于颈动脉窦处,占60%;对照组中有1例分布于颈动脉主干处,占9.1%,有2例分布于起始位置,占18.2%,有8例分布于颈动脉窦处,占72.7%,组间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斑块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75,P=0.784;χ2=0.449,P=0.503;χ2=0.622,P=0.430)。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减少致残和死亡几率,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早诊断才能实现早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由于心血管疾病与颈动脉中膜层厚度有着密切联系,当致病因素威胁到心血管时,中膜层厚度会表现为厚度增加,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可通过辨别中膜层的厚度来确定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4]。GE VIVID E9作为国际上高端的彩超设备之一,拥有多种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细微分辨率,以及较好彩色血流充盈度,且对低速血流较为敏感等特点,可通过四维成像技术进行重建,能够将病变位置及病变情况清晰准确的反映出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丰富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信息[5]。

本研究显示在颈动脉斑块检出方面,试验组的检出率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斑块分布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能够准确判断出病变部位,确定斑块数量及类型,而且这项操作较为简便,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诊断结果,从而提高了诊断效率。综上,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颈动脉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