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2020-03-18房广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阳性

房广杰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心肌缺血现象,另外还会伴随心律失常,而这些症状将会使患者病情加重,这也是引发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及早检出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以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1]。临床中,冠心病的诊断方式主要为心电图,涉及到两种模式,一是常规心电图,二是动态心电图[2]。本文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择取4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44例冠心病患者,病例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择取,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对于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知晓且同意参与,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5~78(56.89±2.25)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1~5(2.13±0.85)年;研究组(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病例择取年龄范围为46~79(56.91±2.30)岁,病例择取病程范围为1.5~5(2.22±0.92)年;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22例)患者行以常规心电图检查,嘱患者放松心情,选择平卧位,将导电膏均匀涂抹在导电极片上,之后通过常规12导联进行连续描记,走纸速度控制在每秒25mm,使基线保持平稳状态,避免受到影响,使心电图保持清晰状态。研究组(22例)患者行以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进行检查,设置24小时连续监测,连接好电极、电极线,在皮肤上固定好专用电极,并使患者佩戴记录盒。24小时之后,将记录盒拆下,并传输数据至电脑中,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形成报告。在监测期间,嘱患者避免洗澡,禁止剧烈运动,应使皮肤保持干燥状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常规检查阳性诊断标准: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下移在0.05mV以上和(或)呈T波<同导联R波1/10;动态检查阳性诊断标准:ST段下斜持续超过1分钟,ST段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在0.1mV及以上(J点后80ms),连续发作间隔时间在1分钟以内。②心律失常检出结果,对心率、心律、临床症状、起止状况、持续时间等进行记录,并与心电图检查结果相结合,对心律失常类型进行确定,涉及到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计数两种资料,分别以(±s)、(%)两种不同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χ2两种不同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对比

在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上来看,研究组17例阳性,4例阴性,阳性率为77.27%,对照组12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为54.55%,研究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结果对比

从心律失常检出结果来看,研究组在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结果对比[n(%)]

3 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疾病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应用愈加广泛。心电图属于无创检查方式,而且诊断效果确切。临床中,针对冠心病的诊断主要通常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常规心电图,而动态心电图[3]。尽管这两种检查方式均可以诊断心电图情况,但在诊断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此,本次研究分别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不管是在心律失常检出率,还是在心肌缺血检出率上,动态心电图检查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由此可见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效果。常规心电图检查方式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重复性,检查费用低,因此得到医患人员的广泛应用,临床应用广泛[4]。但常规心电图检查不能保证监测过程的持续性,仅能够记录较短时间段内的心电信号,可能需要多次反复检查才能确诊,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问题[5]。与之相比,动态心电图检查作为持续性、动态性监测方式,可以监测患者24小时内心脏状况,对心律失常次数进行记录,同时观察到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对患者症状进行了解,同时掌握患者活动量,进而有效评估心律失常程度,将心肌缺血基本情况全面反映出来,以全面诊断病情,有效避免误诊以及漏诊问题,可以使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提高,同时也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6]。动态心电图可以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状态,确保在整个信息收集期中,数据的全面性以及精确性,由此可见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佳。近些年,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诊断方面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利用24小时不间断的数据监测,可以收集心电信号10万余次,可以对患者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发生情况进行有效记录,不仅包括心肌缺血发生频率以及缺血程度,还涉及到持续时间以及与猝死关系等,另外还可以详细对比分析生活日志,对心肌供血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可以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指导,另外还可以使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到有效弥补,使诊断效果提升。因受到样本、时间以及环境等因素限制,本次研究并未针对患者年龄以及性别等个体化差异因素分析诊断结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相比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更好地反映心肌缺血情况,同时可以更好地诊断心律失常情况,临床价值更为显著。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4》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