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运用分析

2020-03-18赵承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颈动脉缺血性

赵承向

(晋城合聚心脑血管病医院超声医学科 山西 晋城 048000)

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对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亦可称为脑缺血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局部供血不足等[1]。目前,普遍认为该症的发病原因与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程度有相关性,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可通过长期演变最终导致完全闭塞,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究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为此选取我院1年多以来收治的患者进行探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参与对象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范围:56~78岁,平均年龄(63.89±6.57)岁。病理类型:35例短暂性脑出血,32例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33例脑梗死。其中20例合并冠心病,30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高血脂。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经临床诊断与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排除合并脑血管畸形、颅内占位病变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1.2 方法

分别采用CT血管造影与颈部血管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仪器选用飞利浦IE33和日立HITACHI Preirus彩色多勒普超声诊断检测仪,采用线阵探头与凸阵探头相结合的方法,探头频率先设置为7~9MHz。使患者取仰卧位,颈部放松略后仰,颈部充分暴露,于胸锁突肌前缘出放置探头。首先横断面扫查,右侧自无名动脉起始,左侧从颈总动脉自主动脉弓分叉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全程,颈总动脉分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观察三层血管结构及管腔内回声,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再纵切面自下往上扫查,探查位置较深时选用低频4.0MHZ的凸阵探头,调至适合条件,缓慢向上移动探头检查,尽可能探查至颈部最高点。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位置、形态与回声表现,观察是否有管腔狭窄,测量二维及血流参数值,评估狭窄的程度。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东芝128排螺旋CT,扫描患者颈部,扫描范围设定在主动脉弓至大脑动脉环之间,平扫结束,取非离子造影剂行静脉注射,增强扫描[2]。

1.3 观察标准

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测方式对颈动脉狭窄程度检测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测准确度

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88.00%),较CT血管造影(73.00%)的准确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准确率对比[n(%)]

2.2 超声表现

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患者的颈动脉血管超声表现可发现,在全部超声表现中以混合回声斑块表现最显著,占比(42.00%),在脑梗死患者中,混合回声斑块的表现力可达(51.52%),相较其他超声表现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超声表现对比[n(%)]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类型主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边缘区梗死、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腔隙梗死等[3]。该病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颈动脉内膜表面可随着病情推移发生斑块隆起,减小颈动脉内径,动脉轻度狭窄者一般无典型临床诊断,随病情加重,斑块隆起不断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愈发严重,此时可出现复视、眩晕等症状,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斑块可进一步发展至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卒中。近年来,在脑梗死发展进程的研究中,颈动脉病变已经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和重视。传统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为脑血管造影,但由于其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且有创,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颈部血管超声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能够对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斑块大小与性质进行有效反映,从而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较于传统检测手段,颈部血管超声有着操作简单和无创的优势,现在临床中以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研究提示血管超声检查对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的准确度为(88.00%),较CT血管造影(73.00%)的准确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另外,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可发现,在全部超声表现中以混合回声斑块表现最显著,占比(42.00%),在脑梗死患者中,混合回声斑块的表现力可达(51.52%),相较其他超声表现显著更高(P<0.05),证实了颈部超声血管检查诊断准确了较高,能够为缺信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颈动脉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