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基础原理与科学精神贯连培养探讨

2020-03-17韩志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9期
关键词:进阶液压教学方式

韩志引

[摘           要]  高职教学中基础原理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基,而科学精神则是基础原理中知识内在联系、传递的核心与灵魂。针对教学基础原理与科学精神贯连培养进行一系列研究探索,以教学理念内化为主线,从问题导向设计、科学道理解答、技术进阶推导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富有推广意义的教学实践,实现机电类专业学生从知识根源到前沿技术、从专业技能到心智技能的进阶提升,为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关    键   词]  教学理念;基础原理;科学道理;技术进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70-02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展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就是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于是出现了学生对独立课程知识和技能有较高掌握,但对知识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缺乏独立思考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点中基础原理的讲解,而忽视了知识点背后科学道理的解答。

在高等职业院校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中,基础原理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基,而科学道理的解答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如果只注重技术技能下基础原理的讲解而忽视科学道理的解答,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再创造能力,这与以“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要求是相违背的。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课堂教学则是核心环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教学设计是教师为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目标得以实现的蓝图规划,而教育教学理念则是以上要素的核心与灵魂。笔者结合机电类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实践,以所主讲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系列课程为例,针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基础原理与科学精神贯连培养进行探究,以教育教学理念内化为主线,从建构主义视域下案例教学—问题导向设计、专业知识中科学道理解答、科技创新下技术进阶推导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实践。

一、建构主义视域下案例教学—问题导向设计

在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业课程中,知识点主要体现在相关技术的基本结构原理、基本使用方法和主要应用方式中。结合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原理和专业技能。可是伴随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职业院校在培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中出现了“不跟脚”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学理念、育人过程与培养目标不对应,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忽视理念,将其形同“摆设”,没有让理念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因此,内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设计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

大学课堂除了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即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知识再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精神与知识再创造能力的塑造与培养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和养成,在批判性思维的塑造和养成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多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而批判式教学方式的导入需要以案例教学法为引导,实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本文根据高职机电类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概述内容对液压传动技术的理解为例进行案例讲解,课程设计及实施过程全面贯穿落实“启迪思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课中教学按照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演练—评价总结五步进行。为了让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有明确清晰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以手动液压千斤顶为例引入讲解,而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引入液压千斤顶时创设汽车轮胎爆胎,需要利用工具将车体抬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确定可将汽车车体抬起的实用工具,而后引出手动液压千斤顶,并紧扣课堂教学内容确定问题;接着教师在案例情境的创设及问题的引导下,带领学生有目标地开始逐一解决问题,即讲解本节重难点内容;当学生掌握本节理论知识后,教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及本节重点难点设置思考问题及课堂演练任务,让学生继续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实际操作完成对重难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使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在实际操作中,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并进培养;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讲课内容完成评价总结。

以上教学过程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采用的是建构主义理论,用实际工程案例创设情境,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内容的讲解与学习,让学生有目标地开展课堂学习,并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带领学生完成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建构对问题的理解并形成自我认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在获得发散的认知结果以及远迁移的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专业知识中科学道理解答

在机电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知识要点是教学内容的主体,可是科学道理的解答则是课堂教学中的灵魂。而在高职院校專业课的讲解中,授课教师确经常会陷入多讲规范结果,而忽视科学道理解答的误区中。但是如果只讲书本中的规范结论和结果,不利用实际工程案例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深挖背后的科学道理,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对学生就会缺少批判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又该如何培养?专业培养目标中“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又该如何打造?所以,大学课堂绝不仅只是知识传授的地方,教师也绝不是教材内容的搬运工,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解答知识点背后的科学道理,让学生明白技术应用下背后科学原理的由来,做好教学基础原理与科学精神互相贯连培养。

三、科技创新下技术进阶推导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技术进阶的推导。当把课本知识讲授完毕后,教师应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当前书本中的技术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在批判性问题的引导下,启发学生开始思索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有三点好处:(1)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2)在解答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索来了解并掌握了技术革新的历程,使学生有技术进阶中知识探索的参与感,有利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3)为了成功解决这些问题,需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思考学习,有利于复合能力的培养。

在手动液压千斤顶省力省劲科学道理解答完成后,学生明白了手动液压千斤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中省力、省劲的科学道理,学生对手动液压千斤顶会操作,出现故障会维修,但以上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来说只是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在教育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心智和技能的培养。并且以上这些教学内容仅限在书本知识中,这个过程对教师来说就是“照本宣科”的过程,只是这种“照本宣科”是教师经历过教学设计后呈现给学生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心智技能和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掌握中塑造对本门课程和技术的自我认知价值,于是需要教师利用专业素养,结合当前新技术,利用劣构问题,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把技术进阶过程与学生一同进行“梳理”。

例如,手动液压千斤顶不是当今最先进的省力省劲工具,可是纵观所有高职机电类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材,没有一本教材中有体现液压千斤顶先进技术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讲解中,笔者则会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查看手动液压千斤顶在人为打压杠杆完成顶举的工作过程中,顶举头升起速度的快慢,引导学生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即顶举过程中顶举速度是缓慢的。师生一起分析缓慢的原因。在确定完缓慢顶举的问题后,教师继续采用批判性的教学方式,利用“在一些需要快速顶举重物的场合,再用这种手动的液压千斤顶顶举重物,还合适吗?”的批判性劣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现有技术的弊端,使学生首先在脑海中完成问题的思考并自我构建答案。教师借助这个实际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始对现有的手动液压千斤顶进行创新和改良,引出超高压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并解答超高压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为何在顶举过程中速度快的科学道理。当学生完成对超高压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的认知和掌握后,教师继续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提出“超高压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有几个顶举头”的劣构问题,引导学生有重点地审视现有工具,学生通过查看并繼续自我构建该问题的答案,即“一个”。教师利用实际案例,即“在高速公路建设时需完成大面积物体顶举,用一个顶举头进行顶举会出现什么问题?”的劣构问题启发学生,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我思考并自我构建“会出现倾斜现象”的答案。教师利用该劣构问题引导学生对超高压电动分离式液压千斤顶进行创新改良,改变一个顶举头顶举物体会出现倾斜现象的问题,从而引出同步液压千斤顶的新技术,并解答其顶举平衡且及时的科学道理。

以上过程就是教师在不断采用批判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现有技术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技术进阶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完成知识、技术的掌握,更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再创造能力,让学生体会基础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互相推动、互为促进的关系,为后期新型技术涌现形成自我认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理念的贯穿下,批判式教学方式的运用中所完成的技术进阶推导更是一种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价

值塑造过程,无形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使其浑然一体。

四、结语

人类的创新与发明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可是所有的创新和发明都离不开对基础原理的研究。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地”是开展后续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在理念的统领下,一方面要注重基础原理的讲解,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完成基础理论的讲解;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在技术不断革新的历程中,其对基础原理研究的再推动作用,注重科学道理的解答和技术进阶的推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批判性思维下形成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琳,陈刚.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9-93.

[2]刘振天.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与方法论重建[J].大学教育科学,2013(6):14-20.

[3]李兆云.着眼科学精神培养的劣构问题设计[J].中国政治教学参考,2019(5):24-25.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进阶液压教学方式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自制液压储气式氢氧燃料电池
Flying Forward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ZYJ-7液压转辙机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的进阶化学习
时髦进阶版法式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