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主题合理布局课程思政“融入点”

2020-03-17吴红卫陈官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9期
关键词:语境思政内容

吴红卫 陈官

[摘           要]  课程思政的课程布局应本着重点突出、建构全面的思想,紧扣主题,合理布局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考虑不完善或是有明显的布局缺陷,是不能有效担负起课程思政教学重任的。课程思政教学在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方面,必须立足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课程思政内容的选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语境迁移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用力”,有效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  融入点;情境迁移;布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74-02

要用好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此次我校开展的第一批课程思政建设活动,在融入思政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重新修订课件、修订教材、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取代旧的教学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点”作为重要抓手

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于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变革。

课程思政借助“情境迁移”等诸多方式,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传达给学生,思政“融入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并不是用思政课取代原有的课程教学,也不是在课程中遍布思政。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等,以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受到思政教育的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从内容的角度规划“融入点”

从内容的角度规划“融入点”,课程思政必须立足创新思维。通过课程思政,要能将课程固有知识隐含的思政内容,升华出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例如,可以从产品的3D打印程序编排中引入质量、规则、规章、制度与文化,继而借助“情境迁移”,引出与这些内容相关联的课程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引入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应该是课程内容新的注解方式,而不是另行加入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课程内容的“融入点”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其内容在选择时,选择的最佳内容应该与课程中的专业内容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与可比性等。课程思政“融入点”选用的思政内容应该易于引起学生针对课程内容进行的比较、思考与想象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算式或是物理定理经过具有创新思维教育工作者的重新设置也会变为价值鲜明的课程思政内容。教师对课程“融入点”中的课程思政进行教学设置时必须提炼出最有科学性、最易于学生接受、最适合于情境迁移、最有利课程教学的教学创新点。

(二)从形式的角度规划“融入点”

从形式的角度规划融入点,课程思政既是隐性的,也是显性的。从隐性的角度看,课程思政不应过多地占用正常教学。课程思政只是原有教学内容的正常延伸,是原有教学内容逻辑性的合

理释放,不需要过于强调这是课程中的思政内容。

从显性的角度看,在课程教学展示其蕴含的课程思政内容时,又必须对课程思政所表现出的态度、立场进行清晰地表述,既不能含糊其词、表述不清,也不能泛泛而谈、没有重点。但无论是从内容角度还是从形式角度规划课程思政的“融入点”,都应注意其内在的一些规律性原则。

二、设置课程思政“融入点”应注意的原则

(一)就大不就小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教学中的关键点。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時,如果采用不遗漏的方式全部规划这些关键点,将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授课时间与精力,采取“就大不就小”的设置原则,可以合理处置这一难题。

就大不就小,就其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来说,是对教学重点的选择。被列入“大”行列的关键点,往往在教学设置中,内容充实、预留的教学时间相对充足。设置课程思政后的教学“融入点”可以呈现出两种教学效果:(1)课程思政变身为针对关键点的课程内容,是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成为关键点的课程内容的自然延伸部分。

(二)广布思政亮点

课程思政除了可以采取教学“关键点”“就大不就小”的设置原则,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简短、迅捷的灵活设置方式广布思政亮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广布思政亮点,因很多“关键点”的内容过于短小,设置这类思政内容应不违背“就大不就小”的原则。广布思政亮点,可以是教学中闪现出的点睛之笔,也可以是一两句经典性的归纳,或是学生教学困倦时的“醒堂木”等。广布思政亮点往往最能体现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应变能力。

能力出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会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反应随机调整教学的深浅与快慢,主动用课程思政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这种灵活而又短小精悍的方式将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入教学中,教师除了必须善于积累,能够搜集大量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思政内容,还必须心细如绵,善于洞察学生对思政内容的需求。

(三)因时而动,因人而异

如果在教学中刻意强调课程思政内容,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思政“灌输”,这样做并不能达到良好的以德育人、协同育人的目的。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时而动、因人而异,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在潜移默化间有计划、有目标、有选择、有设想地引导学生的思政取向,同时做到因时而动、因人而异,才会将思政的育人效果最大化,从而顺利地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四)合理运用语境迁移

什么是语境迁移?当课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完成正常教学的时候,该课程使用的是专业课的教学语境。而当该课采用课程思政方式加入思政“灵魂”时,该课的专业课语境,便向课程思政语境方向发生迁移,这便是语境迁移。

借助这样的语境迁移,学生从常规教学情境进入课程思政情境,双语境教学情境下的课堂教学,既能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身有所感、所得,有所触动,又能让学生在语境的叠加中收到“1+1”大于“2”的效果。

(五)有效利用信息化载体

最近几年,我校已经在尝试利用网络进行线上、线下综合性教学。这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一些诸如零件设计之类的绘图内容也都可以借助相应软件在网上完成,更不必说将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应用于网上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加了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点,也有利于教师合理布局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满足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學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六)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

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的职业素质决定了教师的担当与责任。教师只有将自己铸造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炼,注重个人知识、素养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培养自身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全过程。

三、紧扣主题合理布局课程思政“融入点”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将课程中原本缺乏的思政内容恰如其分地融入教学,并使其具有教学的创新性。课程思政的课程布局需要合理安排,考虑不完善或是有明显的布局缺陷是不能有

效担负起课程思政教学重任的。课程思政的课程布局应本着重点突出、建构全面的思想,紧紧围绕课程主题、服务课程主题,合理布局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课程思政教学在深度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方面,必须立足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课程思政内容的选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语境迁移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用力”,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面对风云变化的国内国外形势以及“中国制造2025”,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的接班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打造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各项综合素质均表现优异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让教师传授过的每一门课程,都能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娜,孙壮志,刘诚.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与探索:以“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为例[J].黑龙江教育,2020(5).

[2]姜爱国,王玉华.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4).

[3]王轩,宁金成.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0(4).

[4]项波,吴仰祺,杨路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四个维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4).

[5]王雪军,张春宇.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思政线上教学模式探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语境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