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泻心汤联合多烯磷酸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2020-03-17吴家辉谭祖心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急诊科广东中山52845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广东中山528400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烯泻心汤胆碱

吴家辉,谭祖心,邓 倩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急诊科,广东中山 52845;2.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广东中山 528400)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除酒精以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发病与遗传-环境-代谢应激因素相关[1-2]。有文章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25%,尤其是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3-4]。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病理可变性疾病,未进行干预下该病可由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等。Vanni等[5]发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炎患者中,约有10%~15%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临床用药较为宽泛,多烯磷酸胆碱、熊去氧胆酸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6],而同时联合降脂药、胰岛素增敏剂等能够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7-8]。我国传统中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上,也有一定的特色与疗效[9-10]。甘草泻心汤为治疗脾胃之方。在中医理念中,胃部疾病与肝胆脾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11]。本研究将甘草泻心汤与多烯磷酸胆碱胶囊联合应用,发现其能进一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9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与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西医非酒精性脂肪肝及中医痰湿内阻辩证分型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其中,实验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38.46±8.32)岁;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29~55岁,平均年龄(39.81±7.8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第一次进行系统治疗。排除标准:(1)入组治疗前1周内有胃肠道出血者;(2)血液系统疾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者;(3)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者;(4)有精神性疾病者;(5)合并有病毒性肝炎者;(6)合并代谢性疾病者;(7)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8)治疗期间出现药物副作用较明显者;(9)遵医嘱性差、失访者。本项目的开展得到了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同意进行。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口服甘草泻心汤联合多烯磷酸胆碱胶囊治疗(北京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甘草泻心汤汤剂配方:甘草12 g(炙)、黄芩9 g、干姜9 g (洗)、大枣12枚(擘)、黄连3 g。上六味,以水2 L,煮取1.2 L,去渣,再煎区600 mL。温服200 mL,3次/d,共治疗8周;多烯磷酸胆碱胶囊,口服556 mg/次,3次/d,治疗8周。对照组单用多烯磷酸胆碱胶囊进行治疗,口服,3片/次,3次/d,治疗8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禁食高脂、油炸、烧烤等食物,禁烟、酒。

1.3 观察指标

1.3.1 生化指标改善水平 于清晨空腹取患者静脉血,静置1 h后以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由我院检验科生化室测定。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8 (IL-8)水平,ELISA试剂盒购置于abcam公司(美国)。生化指标改善水平=治疗前值-治疗后值。

1.3.2 中医症状体征及效果判定 从胁下痞块、面色晦暗、面色萎黄、肝区扣痛4方面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个级别,分别赋值0、1、2、3分。根据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指数的判定,其中疗效指数(%)=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0%。疗效指数为100%为病情消失,70%~99%为显效,30%~69%为好转,<30%为无效[12]。

1.3.3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脂肪肝诊疗指南》进行判定[13]。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血脂、肝脏影像学检查完全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较前显著改善,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甘油三酯TG下降>40%,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20%),肝脏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好转;有效:治疗后症状较前稍有改善,肝功能较前稍有好转(TG下降20%~40%,TC下降<20%),肝脏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肝功能、肝脏影像学均无好转。TG、TC数据来源于生化检验报告。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经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有序分类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改善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γ-GT、ALP、hs-CRP、Hcy、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或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水平的比较 (±s,n=48)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水平的比较 (±s,n=48)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 P<0.05,bP<0.01

images/BZ_61_207_1402_2273_1469.png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169.98±62.71170.79±72.4385.63±24.88122.73±42.186.66±1.356.86±1.47256.13±62.83 b 29.67±9.25 169.73±61.26 45.72±15.16 31.11±9.34 181.69±75.26 44.92±14.40 b a b b b b对照组32.18±12.49 79.92±15.55 37.67±14.10 39.21±14.16 117.31±44.44 50.00±16.39 2.77±1.00 6.28±1.54 3.92±1.08 3.17±1.34 7.15±1.43 5.03±1.22 193.75±78.70 269.73±54.46 239.27±81.11

2.2 两组患者中医评价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胁下痞块、面色晦暗、面色萎黄、肝区扣痛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评价效果的比较 (n=48,例)

2.3 两组患者西医评价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等级更集中于治愈和显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以弥漫性肝细胞肥大,泡性肝脂肪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1,14]。目前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糖脂毒性、胰岛素抵抗相关[2]。我们知道,γ-谷氨酸转肽酶(γ-GT)是肝脏胆汁淤积及梗阻的相关性指标,据报道其与脂肪肝有相关性,能够作为评判和预测脂肪肝患者病情的指标[15]。根据胰岛素抵抗学说,脂肪肝程度与AST、ALT也有正相关关系[16-17]。经熊去氧胆酸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脂肪肝病情改善后,血清γ-GT、AST、ALT均有明显下降[18-19],同时发现,患者脂肪肝病情好转后,其血清ALP、hs-CRP、Hcy、IL-8等水平都有明显降低[8,20]。因此,上述指标常作为评价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在中医的理念中,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储积归属于“胁痛”“肝着”“积聚”“痞满”“肥气”“肝癖”等范畴。并且胃部疾病与肝胆脾情况有着密切联系,脾胃虚可引发肝的不正常[11]。因此,治疗肝病需要与胃脾调养相结合。本研究中的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汤剂在治疗口腔溃疡、肠胃疾病、肿瘤、白塞病,以及免疫调控等多方面均有疗效[21-22]。结合其调节脾胃的功效,我们将甘草泻心汤与多烯磷酸胆碱胶囊联合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发现患者血清ALT、AST、γ-GT、ALP、hs-CRP、Hcy、IL-8下降值均较单独使用多烯磷酸胆碱胶囊治疗更明显,且患者胁下痞块、面色晦暗、面色萎黄、肝区扣痛好转情况优于单独用药,并且患者肝功能、血脂、肝脏影像学好转情况优于单独用药治疗。综上所述,甘草泻心汤联合多烯磷酸胆碱胶囊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生化指标水平,可推荐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多烯泻心汤胆碱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多烯紫杉醇脂质核胶束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