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泼尼松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3-17崔文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柴胡红斑狼疮系统性

崔文颖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为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伴随疾病发展,极易引发感染,并损伤器官,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本文分析泼尼松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标准:满足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中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分类标准;SLEDAI 评分5~10 分,轻、中度患者;患者了解此次研究内容。排除标准:伴心、脑、肝、肾等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精神类疾病患者;近半年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例。观察组男5 例,女40 例;年龄18~52 岁,平均年龄(35.3±7.4)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病程(2.1±1.4)年。对照组男4 例,女41 例;年龄20~49 岁,平均年龄(34.5±7.8) 岁;病程3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7±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保护胃黏膜,补充钙、钾元素,对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泼尼松治疗,每隔1 d 服用1 次,初始剂量1 mg/(kg·d),病情稳定1~2 周后依据实际情况降低使用剂量,使用剂量为≥40 mg/d,每5 天减少20%使用剂量,减少剂量到30~40 mg/d时,每周减少2~5 mg 使用剂量,待剂量降低到20~30 mg/d 时,每10 天降低剂量2~5 mg,当剂量降低到10~20 mg/d,每2 周降低剂量2~5 mg,当剂量降低到5~10 mg/d 时,每3 周降低剂量2~5 mg,如果情况良好,可降低剂量到5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党参20 g,法夏15 g,黄芩、生姜、大枣、甘草、柴胡各10 g。对于阴虚内热证患者,增加生地15 g,鳖甲30 g;对于热毒炽盛证患者,增加牡丹皮15 g,知母10 g;对于瘀热痹阻证患者,增加赤芍15 g,三七10 g;对于肝肾阴虚证患者,增加旱莲草30 g,女贞子15 g。用水煎熬,药汤为500 ml,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两组全部持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CRP、ESR、C3、C4水平及SLEDAI。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主要症状消退,血清等指标达到正常值,视为临床治愈;经治疗,主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血清等指标接近正常值,视为显效;经治疗,主要症状有一定转变,血清等指标有一定程度下降,视为有效;病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加重,视为无效[2]。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CRP、ESR、C3、C4为免疫生化指标,运用魏氏法测定ESR,运用日立706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他指标;依照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中的相关标准评定SLEDAI 变化[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 68.89%(3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ESR、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C3、C4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有复杂的症状,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意义重大[4]。目前,临床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病理机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其与遗传、药物、感染、雌激素与情绪等因素有着一定关联性,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因为免疫系统被破坏,T 细胞功能出现异常,B 细胞出现异常增殖所导致[5,6]。

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采用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进行治疗,再综合置换血浆,从而缓解症状,但是停药后会出现强烈反应,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有较多并发症,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不高[7]。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中医主张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因为先天禀赋缺乏,体内精血不够,情志引发内伤,同时劳累过度,导致器官虚弱受损;患者体内缺少足够阴气,过于火热,同时外部邪毒入侵,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气血不循环,血脉出现瘀滞,最终患病[8,9]。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张调和性治疗,对患者脏腑阴阳进行调节,促使气血平和,减少不良反应。

小柴胡汤来自于《伤寒杂病论》,其组方包括柴胡、党参、法夏、黄芩、生姜、大枣与甘草等。组方当中柴胡、党参、黄芩具有驱除邪气的作用;大枣、甘草的作用是补气;法夏、生姜可以起到暖胃作用;各种药物合用,有利于疏通各个血脉,中和阳气,调节身体各机能[10,11]。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可以发挥双向免疫调节的功效,同时会对机体垂体-肾上腺-皮质产生影响,进而促进分泌糖皮质激素,起到类激素的抗炎功效[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 68.89%(3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ESR、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C3、C4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疗效明显,有利于恢复患者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小柴胡红斑狼疮系统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仿生材料用于小柴胡汤复方制剂中重金属镉、铅、汞的同步脱除性能研究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适合小柴胡汤治疗的感冒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