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3-17赵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糊剂根尖周炎氢氧化钙

赵姝

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多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牙根尖及周围组织急性或慢性炎症[1]。慢性根尖周炎病情反复且周围组织破坏严重,临床治疗困难,目前国际上认为根管治疗是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最佳方式。根管治疗主要是通过机械清创、根管冲洗、消毒做根管准备,为后续的生物糊剂等填充做准备。充分的根管消毒是阻断根管内部感染的关键,消毒不彻底很容易造成填充后感染加重使根管填充失败。传统多采用氢氧化钙制剂行根管内封药是临床常用的根管消毒方式,但有报道单纯的氢氧化钙制剂封药易出现消毒不彻底,影响根管治疗效果[2],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种抑制口腔细菌的常用药物,对厌氧菌、需氧菌等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探讨应用米诺环素糊剂与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用于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4 月本科收治的106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对照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18~42 岁,平均年龄(29.0±8.1)岁;上颌33 例,下颌20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24 例;年龄19~44 岁,平均年龄(29.0±7.9)岁;上颌34 例,下颌19 例。纳入标准:每位患者仅涉及1 颗患牙且临床症状及检查诊断明确;初诊时无明显疼痛症状且根管畅通、根尖孔发育良好。排除标准:近2 周内服用过抗生素治疗患者;排除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患者;伴有严重心肺功能或凝血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批准号:20170411)。

1.2 方法 实验材料:氢氧化钙糊剂(武汉沃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42022320),盐酸米诺环素软膏(Sunstar INC,注册证号H20150106),根充材料:AHplus/标准牙胶尖[山八齿材工业(常熟)有限公司];治疗方法:根管预备及填充操作均由同一口腔科医师完成,治疗前消毒药物一致。首先两组患者拍X 线片,观察根管解剖形态,了解根尖周组织及牙周膜间隙损伤情况,常规去龋、开髓及拔除坏死牙髓,疏通根管后做根管预备,常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3 次,Propex 测量后ProTaper 镍钛根管器械及配套马达做常规根管预备,前牙及后牙分别扩至ProtaperF3、ProtaperF2,操作时更换器械要消毒,随后干燥根管[3]。观察组患者以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封药;对照组患者单纯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2 周后再次行根管充填至糊剂溢出为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后疗效及约诊间疼痛(endodonticinterappointment pain,EIP);EIP 由患者治疗2 周后复查时自诉[4],用EIP 判断疼痛情况并记录:0 级为完全无痛;Ⅰ级为轻微疼痛不适;Ⅱ级为疼痛,服药后或降低咬合可缓解;Ⅲ级为疼痛剧烈且伴有局部肿胀。疗效指标半年后回访评价分为:有效;患者自觉无疼痛、患牙及周围无咬合痛及叩痛,咀嚼功能正常,周围牙龈无红肿,无损伤,注射器重复输送糊剂1~2 次后,X 线显示填充均匀,密闭性好。好转;自觉无明显疼痛,有轻微病灶处叩痛或咬合痛,瘘管型根尖周炎病灶处透射影缩小,趋于愈合,周围炎症反应减轻,有少量根管内渗液。无效;自觉咬合痛及叩痛明显,影响正常咀嚼,患牙周围牙龈红肿严重,根管内大量渗出液。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2 周复查时EIP 指标比较 对照组EIPⅡ级+Ⅲ级患者8 例,观察组EIP Ⅱ级+Ⅲ级患者4 例。观察组患者EIP Ⅱ级+Ⅲ级占比为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30 例,好转20 例,无效3 例;对照组有效25 例,好转18 例,无效10 例。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 周复查时EIP 指标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根尖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好发于龋齿患者。多是由于外伤及长期口腔不洁造成根尖处牙周组织炎症,临床多表现为局限性自发性剧痛,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牙龈漏甚至牙髓深部感染等危机生命。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及口腔清洁往往只能改善临床症状且容易复发。根管治疗是国内外公认的根尖周炎的治疗方式,具有治疗彻底、患者疼痛感弱等优势。根管治疗主要是通过根管准备及根管填充来治疗该疾病,根管准备过程中根管内封药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根管内封药的目的是彻底消毒避免细菌等感染,传统的氢氧化钙糊剂是临床常用的封管药物,但抑菌效果差,临床效果不稳定。米诺环素是临床口腔疾病常用药物,抑菌广泛且临床效果确切,有研究表明氢氧化钙联合抗生素糊剂抑菌效果强,可提高根管治疗效果[5]。

临床根管治疗是通过根管准备及根管填充来治疗根尖周炎,其中最为关键就是操作过程中消毒彻底,临床选用消毒剂时需选择杀菌作用强、迅速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对周围组织刺激性要小且持续时间长。传统的甲醛、甲酚等消毒剂由于周围组织毒性大,患者疼痛剧烈等临床已较少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是目前常用的封管药物,研究表明氢氧化钙抗菌谱广泛,且常温下该糊剂难以溶解利于封管期塑形[6]。氢氧化钙可分解根管中残留有机组织,并在潮湿环境中不断释放OH-来达到持续抑菌作用。作为常用的封管药物,已证明氢氧化钙糊剂对根管治疗中消毒效果确切。但部分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使用中会出现耐药及消毒不彻底影响治疗效果[7]。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氨基烷基异丁烯酸共聚物、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浓甘油、羟已基纤维素等组成的膏状缓释剂型,对梭杆菌、消化链球菌等病原菌抗菌作用明显,是牙龈炎等多种口腔疾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是一种油质软膏,脂溶性高、渗透性好,可直接进入根管腔发挥杀菌作用,并且不易随唾液流失,可长时间在根管中持续释放,提高杀菌、抑菌作用,减轻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及疼痛因子释放,使患者约诊间疼痛减轻[8]。另外还促进氢氧化钙中离子的解离速度和提高渗入牙本质小管渗透性,使药物到达根尖周区达到抗菌促进组织愈合作用,减轻患者疼痛,保障治疗效果。另外有研究表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破坏细胞膜蛋白结构,抑制根管内细菌生长及杀灭细菌,且对周围组织毒性低,患者根尖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9]。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EIP Ⅱ级+Ⅲ级为占比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诺环素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可减轻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时约诊间疼痛程度,促进根管准备时周围组织愈合及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糊剂根尖周炎氢氧化钙
根管内氢氧化钙残留对根管治疗的影响
不同糊剂在老年扁形根管根尖封闭中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效果观察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