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2020-03-17李维陈悦朱倩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阿卡常规血糖

李维 陈悦 朱倩雯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胰岛β 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其靶细胞对于胰岛素不敏感所致,也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和疲乏无力等现象,如果不给予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血糖控制,将会导致其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3]。本文将主要通过对2 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分别使用药物阿卡波糖片和二甲双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10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自身治疗意愿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 例。常规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58.5±6.6)岁;病程2.0~8.0 年,平均病程(4.2±1.5)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5.68±30.12)kg/m2。实验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44~78 岁,平均年龄(60.5±5.9)岁;病程2.2~8.0 年,平均病程(4.5±1.5)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6.68±30.02)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类以及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对于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并且既往有严重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③病史资料不齐并且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④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⑤对于本次研究分析拒绝签字的患者;⑥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并具有沟通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即盐酸二甲双胍片(商品名: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口服,最初给药剂量为500 mg/次,3 次/d,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药物进行增减,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2000 mg/d,需要连续治疗7 周。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片治疗,即阿卡波糖片(商品名:拜唐苹,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规格:50 mg)口服,最初给药剂量为50 mg/次,3 次/d,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药物进行增减,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100 mg/次,需要连续治疗7 周。

两组患者均在接收治疗的同时给予一定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4],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糖尿病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重视和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糖尿病并发症有效预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①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已恢复正常水平为显效;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且患者的血糖水平已恢复正常水平的50%以上为有效;患者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血糖水平均未出现明显改善或者更为严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患者主要临床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③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水平,其中血糖水平正常标准为:空腹血糖水平<7.0 mmol/L,餐后2 h 血糖水平<10.0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1 例、恶心呕吐1 例、腹泻0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实验组患者中出现低血糖0 例、恶心呕吐1 例、腹泻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10±1.12)mmol/L 显著优于实验组的(7.23±1.25)mmol/L,且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 h 血糖水平(10.21±0.25)mmol/L 显著优于常规组的(12.55±0.88)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mmol/L)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和提高,致使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该疾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如果不给予患者的血糖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诱发多种糖尿病疾病的并发症产生,持续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5-7]。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糖尿病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慢性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需要给予相当的重视。临床中,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主要以降低血糖水平为主,但是常规的胰岛素注射会使患者出现低血糖以及高胰岛素等并发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8-10]。本次通过针对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中分别采用药物阿卡波糖片和二甲双胍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患者的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种药物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安全性。阿卡波糖片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葡萄糖苷水解酶,并且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后对糖类进行分解,充分降低患者的餐后血糖水平;二甲双胍作为2 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可以有效减少肝糖输出、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其可以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葡萄糖的摄取和再生,产生良好的降糖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是相较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前者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餐后2 h 血糖水平,而后者更倾向于抑制空腹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阿卡常规血糖
动物们怎样洗澡?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常规之外
冬天来了!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