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伴微炎症状态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

2020-03-17王雅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列汀肾病炎症

王雅心

据不完全统计,高达4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患上肾病[1]。虽然糖尿病肾病传统意义上不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但是经研究证实,炎症是由已知存在于糖尿病肾脏中的代谢、生物化学和血液动力学紊乱激活的关键因素。本次研究选取2017 年4 月~2018 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1 例糖尿病肾病伴微炎症状态患者,糖尿病肾病伴随微炎症状态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4 月~2018 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1 例糖尿病肾病伴微炎症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稳定上升20~200 μg/min,且阳性检查3 次中有≥2 次为阳性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 例)及对照组(4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所有糖尿病肾病伴随微炎症状态患者均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790,规格:0.25 g/片):第1 周实施2 次/d,1 片/次;从第2 周开始加至3 次/d,1 片/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磷酸西格列汀片(Merck Sharp &Dohme Italia SPA,国药准字J20140095,规格:100 mg/片):1 次/d,1 片/次。所有治疗药物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间隔需>30 min。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控制饮食,尤其是糖分和油腻食物的摄取,并且每4 周进行一次相关指标的检测,疗程共计12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24 h Pro、Scr、BUN 检测使用Thermo Scientific Pierce BCA 蛋白定量系列试剂盒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 24 h Pro、Scr、BUN 含量变化。

1.3.2 炎性指标水平检测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和蛋白芯片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hs-CRP、IL-6 及TNF-α 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2016 年版CHISS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重复测量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24 h Pro、Scr、BUN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 Pro、Scr、BUN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4、8、12 周的 24 h Pro、Scr、BUN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对照组治疗8、12 周的 24 h Pro、Scr、BUN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 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 周,两组患者的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24 h Pro、Scr、BUN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24 h Pro、Scr、BUN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 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4 周、治疗8 周、治疗12 周的 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病形成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是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中较为严重的与肾脏相关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糖尿病损害肾脏中的血管和其他相关细胞引起。基线血清hs-CRP 水平与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显著相关,尿白蛋白与肌酐比率是用于检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2]。IL-6 信号传导参与对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关重要的炎症反应,通过白细胞介素6 受体(IL-6R)的IL-6 经典信号传导途径和通过可溶性IL-6R(sIL-6R)的IL-6 反式信号传导途径均显示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展,并且IL-6 也以自分泌方式影响肾细胞。不同的炎症分子,包括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在微血管糖尿病并发症(包括肾病)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二甲双胍片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保护已受损的胰岛细胞功能免受进一步损害,有利于糖尿病的长期控制[3-5]。另外,本品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并抑制减少肝糖输出,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磷酸西格列汀片是一款强效、高选择性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DPP-4 抑制剂能够提高肠促胰岛激素的生理机制。当血糖升高时,肠促胰岛激素通过刺激胰腺增加对胰岛素的释放,同时肝脏停止产生葡萄糖的信号这两种途径促进机体调节高血糖水平。DPP-4 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效应。当DPP-4 抑制剂减少尿白蛋白水平,内生肌酐清除率得到改善,同时延缓肾单位及集合管之间的缔结组织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构成的基底膜扩张的增厚,综合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6]。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4 h Pro、Scr、BUN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4、8、12 周的 24 h Pro、Scr、BUN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对照组治疗8、12 周的24 h Pro、Scr、BUN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6、TNF-α、hs-CR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 周,两组患者的IL-6、TNF-α、hs-CRP 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伴微炎症状态患者临床使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用药的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列汀肾病炎症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维格列汀与常见降糖药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