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评价

2020-03-17王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舒巴坦头孢哌酮感染性

王一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而导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因素较多,以细菌感染性肺炎为例,其细菌感染源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胁[1]。值得注意的是,使新生儿诱发感染性肺炎的病因还包括病毒感染、原虫或衣原体感染等。当新生儿在出生前(宫内或分娩过程)、出生后出现感染性肺炎,会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质量。从新生儿生命质量的改善角度考虑,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近年来,临床有学者表示,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价值显著[2,3]。鉴于此,本课题将本院于2019 年5~10 月纳入研究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的使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纳入2019 年5~10 月收治的80 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符合临床有关“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标准[4],且家属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治同意书;并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儿逐一排除。以随机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4 例,女16 例;日龄1~28 d,平均日龄(10.5±5.9)d;体重3.6~4.5 kg,平均体重(4.1±0.2)kg。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日龄1~27 d,平均日龄(10.6±5.5)d;体重3.6~4.8 kg,平均体重(4.2±0.3)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方法医治,即必要时给予吸氧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方法治疗,同时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商品名:舒普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403)治疗,40 mg/(kg·次),静脉滴注,2 次/d,持续治疗7 d。

1.2.2 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对症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基础上(同对照组),进一步给予盐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32),0.8 mg/(kg·次)治疗,缓慢静脉推注,2 次/d,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吸痰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用药5~7 d 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体征均恢复正常水平,经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恢复正常水平[5];②好转:用药5~7 d 后,患儿的临床症状部分消除,体征有所恢复,血清学指标水平有所恢复;③无效:均达不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32 例、好转6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20 例、好转12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3.71±1.32)d、咳嗽消失时间(3.21±1.03)d、住院时间(8.92±3.15)d 均短于对照组的(5.64±1.79)、(5.86±1.65)、(12.08±3.14)d,吸痰次数(3.01±0.54)次少于对照组的(4.82±0.36)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轻度腹泻1 例、皮疹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发生轻度腹泻1 例、皮疹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指的是出生前(即:宫内与分娩过程)、出生后感染性肺炎,诱发因素诸多,包括:病毒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因素、原虫感染因素、衣原体感染因素等。作为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未能及时有效医治的情况下,随着新生儿病情的进展,会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相关数据统计称: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在5%~20%之间。因此,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生命安全、病情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分析,需给予有针对性的医治方案[6-8]。

临床以往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会采取常规对症方法治疗,比如必要时给予吸氧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不够理想,难以快速达到消除新生儿肺部湿啰音、咳嗽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有必要采取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9-12]。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抗菌谱很广,灭菌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相结合,能够使头孢哌酮当中抗β-内酰胺酸的降解能力提升,进而增强杀菌效果。此外,在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的基础上,可以使新生儿呼吸道的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由此可见,在常规对症治疗与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基础上,可配合使用盐酸氨溴索,从而提高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新生儿在药物方面仅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新生儿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医治,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从中可知,联合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3.71±1.32)d、咳嗽消失时间(3.21±1.03)d、住院时间(8.92±3.15)d 均短于对照组的(5.64±1.79)、(5.86±1.65)、(12.08±3.14)d,吸痰次数(3.01±0.54)次少于对照组的(4.82±0.36)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中可知,联合用药能够加快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05)。说明两组用药安全性均颇高。还有学者表示,采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90.00%以上,此次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90.00%,说明,联合用药的疗效价值颇高[8,9]。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疗效有待提高,因此可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氨溴索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备推广及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舒巴坦头孢哌酮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思考心电图之17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