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2020-03-17李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功能心肌颗粒

李征

心律失常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的原因类型很多,且受到患者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多种情况的影响,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数量也出现了增多[1]。一些心律失常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气短、胸闷以及眩晕、心悸等情况,如果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出现持续性进展,患者容易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这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临床针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常会选择西药,虽然可以对其病情进行有效控制,但是可能诱发不良反应,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等可能下降[3]。基于这一背景,本院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加入稳心颗粒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7 月于住院治疗的92 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实验的内容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且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并让其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经心电图检查确诊;③自愿入组且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障碍;②认知功能缺失;③电解质紊乱;④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⑤血液系统疾病;⑥肝肾功能不全;⑦本研究用药禁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及分析组,每组46 例。参照组中男25 例,女21 例;年龄46~71 岁;室性早搏24 例,房性早搏22 例。分析组中男26 例,女20 例;年龄45~73 岁;室性早搏23 例,房性早搏2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患者遵医嘱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60 mg/次,1 次/d;同时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 次/d。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 个月。

分析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稳心颗粒辅助治疗,25 mg/次,3 次/d,患者的治疗周期为1 个月。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期间,医生需要对其各项指标、体征变化等进行观察,以便随时调整用药剂量、方式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指标水平。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程度等,将其疗效分成无效、控制与显效,无效:患者的各项症状在治疗后无任何好转,部分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倾向;控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程度恢复,但心电图检查结果等恢复不明显,患者病情偶有发作;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患者体征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上腹部不适以及胃肠道反应。心功能指标包括LVEDD、LVESD、LV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参照组患者治疗无效10 例,控制17 例,显效19 例,总有效率为78.3%;分析组患者治疗无效1 例,控制21 例,显效24 例,总有效率为97.8%。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参照组患者治疗后5 例出现头晕,3 例出现上腹部不适,2 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分析组患者治疗后2 例出现轻微头晕,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13<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分析组患者LVEDD 为(47.1±1.3)mm、LVESD 为(31.5±1.8)mm、LVEF为(57.6±2.2)%,均优于参照组的(56.2±2.3)mm、(42.4±2.7)mm、(43.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61、22.782、24.622,P=0.000、0.000、0.000<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等,从而造成其冠状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改变,造成心肌部位严重缺血[4]。一旦患者心肌部位缺血,心肌的细胞就会出现营养障碍、细胞萎缩等,细胞的纤维组织增生十分严重,这会导致患者心脏的泵功能不断下降,且会影响患者心电功能,诱发心肌电兴奋异常、起搏障碍等,进而引发心律失常。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症状发作的时候,会出现突然心悸,且症状存在阵发性,患者的心率会明显加快,很多患者心率可达到160~230 次/min[5]。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可以持续几秒至几日不等,如果患者心率>200 次/min,就会造成心输出量严重下降,从而诱发恶心、呕吐、头晕、昏厥、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反应,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休克、猝死等。因此,针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需要尽快控制症状进展,并且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其中,单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药物都是常用种类。患者接受西药治疗后,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且患者的房室传导时间会出现延长,从而抑制患者心脏的收缩力,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率[6]。但是,很多患者单纯接受单纯西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这就导致患者对于治疗用药存在不耐受等情况。所以,医生会选择其他方式进行联合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效果。

在我国中医研究当中,心律失常患者可被归入“心痛”、“胸痹”等范畴,患者的病机主要是身体出现阳虚血瘀、气虚血瘀等,主要的治疗原则应当为利湿除水、活血益气、温阳通脉等。稳心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药物成分包括三七、党参、琥珀、黄精与甘松等,有化瘀活血、养阴益气的功效,可以对抗心律失常,并且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供血情况,在临床中主要被用于胸痛、胸闷、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等患者的治疗。稳心颗粒当中的党参性平味甘,有很好的养血益气、生津和胃功效,且可以实现气血双补;黄精性平味甘,有养阴补气、润肺健脾的功效,也有较好的益肾效果;三七性温味甘,有微苦性,可以化瘀活血;而琥珀性平味甘,可以起到散瘀活血、安神镇惊、通淋利尿的功效;此外,药物当中所含的甘松性温甘辛,可以起到消胀开郁、止痛理气的效果。上述药物共用之后,可以起到养阴益气、化瘀活血的功效,也有复脉定悸的效果。而在现代药理学的相关研究当中,显示稳心颗粒当中所含的党参可以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调节,并且有抑制血小板大量聚集、抵抗心肌缺血的效果,也能预防患者血栓的生成,并对患者冠脉部位的供血进行有效改善,降低患者心肌部位的耗氧量。而黄精可以对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调节,并且避免患者出现冠脉粥样硬化等情况,有效增加患者冠脉的血液流量。甘松的主要成分为缬草酮,这种成分可以延长患者的心肌动作电位,并且对心肌进行稳定性保护,从而确保患者接受治疗后,主要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7,8]。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64,P=0.004<0.05)。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13<0.05)。治疗后,分析组患 者LVEDD 为(47.1±1.3)mm、LVESD 为(31.5±1.8)mm、LVEF 为(57.6±2.2)%,均优于参照组的(56.2±2.3)mm、(42.4±2.7)mm、(43.8±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61、22.782、24.622,P=0.000、0.000、0.000<0.05)。印证了这一方案的具体优势。此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于,所选样本的数量在临床中可能较少,未来可以选择更多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以得出更为扎实的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心律失常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心功能可以得到改善,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心功能心肌颗粒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anyi granules (免疫Ⅱ颗粒) for reversal of immune nonresponse follow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a 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placebo-controlled trial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国颗粒学会简介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肾舒颗粒中9种成分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