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河县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分析

2020-03-16莫从古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建议

莫从古

摘要    综述了五河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概况、主要任务、工作开展现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建议,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传统育种提供优异基因基础。

关键词    种质资源普查;现状分析;建议;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    S-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2-0032-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五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气候属北暖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境内有淮河、浍河、漴河、潼河、沱河、怀洪新河6条河流和沱湖、天井湖、香涧湖三大湖泊,呈现“一丘一水七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形外貌。2014年有可耕地面积9.47万hm2,辖14个乡镇199个村,农业人口58.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7.74%,是安徽省粮食主产大县。土壤由古代河流沉积及近代淮河及其支流泛滥沉积物组成,境内有湿地、滩涂地9 640 hm2,省级原生态森林1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蕴育了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品种与野生植物资源,包括禾谷类、豆类、根茎类、饲料类等。目前,已纳入国家种质目录库的品种有63个,仅野生大豆一项就达23个,五河县众多种质资源是育种学优异基因、定位及导入优良栽培中的有益种质库。

五河县分别于1956年、1981年进行了第一、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2019年5月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农物物种质资源普查。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县域内乡镇普查全覆盖。现对此次普查情况进行概述,以供借鉴。

1    主要任务

一是查清五河县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等栽培作物古老地方品种的分布范围、主要特性以及农民认知等基本情况。二是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重要信息。三是各类作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多样性、生长状况及基本信息[1]。四是分析五河县气候、环境、人口、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演变规律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填写《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表与征集表》。

2    工作开展现状

2.1    全域普查,重点落实

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安排与布署下,在全县广大干群的支持与配合下,普查工作小组经过近6个月的不懈努力,现共普查出品种资源164个。其中,粮食类资源41个、油料类资源7个、烟草类资源2个、水果类资源20个、蔬菜类资源60个、野生资源与近缘种34个。普查中发现多种古老地方资源,如荞麦、芽豆、南园小黄姜、安淮白蒜、牛腿红萝卜、五指椒、烤烟、70年代五河大豆、二窝子花生、小白沙花生、“甜到梢”高粱、糯高粱、“剑坪炒青”茶树、老享梨、灰麦头绿豆、花肉瓜、野瓜蒌、古柿树、白桑树等。

2.2    稀有资源及时对比入库

截至9月底,已寄交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珍稀资源种子(果实)、枝条、块茎等材料122份,其中征集49份,普查73份。

2.3    季节性资源,翌年待查

由于2019年5月才启动普查工作,作物有四季播种、收获特性,此次普查不能代表全面普查,有许多遗漏的作物资源品种,必须进行翌年四季复查,进行系统全面总结,查漏补缺。

3    普查结果分析

五河县分为3个农业区,即淮南丘陵农林区、沿淮湾地麦豆棉区、沱浍河间平原麦稻油区,地理生态特点构建了各乡镇区域性种植模式明显。

3.1    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野生大豆种类不一,主要分布在沿淮沿浍湿地;野绿豆,野爬豆、野豇豆等主要集中沿淮湾地区;红薯类、高粱、豆类等主要分布在县东北边远乡镇;果树资源主要分布在淮浍间砂壤土与冲积淤泥土分布区;古老地方种资源如百年牛心柿、老烤烟等主要分布在淮南丘陵地区;蔬菜资源主要分布在五水交汇附近区[2-3]。

3.2    资源消失两大因素

3.2.1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加上保护意识不强,各种污染、人为破坏、灭生性农药的使用、开发区的扩建等在带来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区域内稻、麦、豆等地方品种资源大量流失。

3.2.2    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新农村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种植与养殖,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摇了地方老品种资源优质、高抗、广适的优势,放大了产量低的缺陷,使地方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巨变。五河县的“桂花球”水稻消失殆尽,糯高粱、小黄姜、狗牙蒜、甜高粱、五河大白壳也在此次普查中發现极其微少,接近灭绝。

4    资源保护建议

一是抢救性收集各类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二是加强宣传,认知保护,让广大老百姓充分认识到古老资源是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吃的健康”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共享利用,确保资源安全保存。三是探索体系保护,建立“基层科研所+迁徙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农户”模式,搞好栽培保护与技术推广,让老的品种资源发挥优势,得以延续。四是以省级主管部门牵头,在区域内建立种圃、点、块、区基地,辐射周边市、县将地方品种资源统一集中、分类种植,同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该项工作人管理与上报。五是结合《种子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文件,制定《农作物资源管理办法》,鼓励农户对当地品种资源的自繁自用,并制定政策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加速当地优质资源推广[4]。

5    参考文献

[1] 陈国久.五河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 周衍标,五河年鉴编纂委员会.五河年鉴[Z].2015.

[3] 黄丽梅,吴金水.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工作方法[J].中国种业,2015(2):27-28.

[4] 李峰,付金元.关于农作物地方特色品种保护与开发创新利用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8(6):264.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