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理科类通识课程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2020-03-15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理理科通识

胡 科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9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我国借鉴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形成了以经济行业或领域来划分学科和进行专业设置的专业教育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人才知识面窄、缺乏创新力等问题凸显,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教育模式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相互隔离、各自专业形成“学术孤岛”、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等问题,也导致了学科发展遇到瓶颈,大学教育质量受到质疑。人们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工业生产程序革新,社会生产力关系再次调整,不仅理工科可以提供经济发展动力,人文社科同样也可以成为资本和生产要素,且知识创新、生产力提高等都需要多学科支撑,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系列社会发展需求下,我国各高校进行了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改革,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即是开展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革新。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出台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对策,并陆续有学者提出通选课、核心课程和实验班等通识教育课程模式。但目前通识教育改革仍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将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或将其与人文教育等同,忽略了理工类通识课程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重文轻理:理科类通识课程的发展现状

总体上,理科类通识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发展不足:(1)在综合类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理科类通识课程的占比较少。例如,北京大学推动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试点工作,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有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自然与方法三大系列50门课程(2018年),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41门,占比82%,自然科学类课程9门,占比18%,而在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理科类课程更少,可见理科类课程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占比极低;再如,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被学界称之为“复旦模式”,改革较为全面。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和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并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结构,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七大模块课程共计182门课程,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多属于理工类课程共计32门,占比约18%,而具体到理科课程上其占比则更小;(2)在理工类见长的高校中,理科类通识课程设置不足。例如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高校,主要以理学、工学学科为主,其通识培养方案中包含通识选修课和通识必修课。通识必修课包括理工基础类、思想政治品德类、军训体育类、外语类、中文写作与交流类共计五大类课程,其中理科基础类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化学原理等7门课程,在通识必修课程中的占比也不高。

理科课程在通识核心课程中占比较低在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原因在于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无论是将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还是认为理科类课程不属于通识教育范畴都是较为片面的。通识教育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力求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知识和认识社会发展的教育机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少高校也将通识教育定位于建立“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通识教育改革过程中,“重文轻理”的现象广泛存在,一方面在于理科类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都有一定的挑战度,加之自中学阶段文理分科以来,部分文科类专业学生在大学难以应付理科类课程的难度,使得学生在选课时对理科类通识课程“望而却步”;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改革也发端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弊端,理科类课程被人们划分为相对较为专业的课程,而人文社科类课程则被认为是容易开展且是理科专业课程的良好补充,因而通识教育改革之初就较为重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建设。随着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发展,学科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跨学科交叉融合成为知识生产和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依旧延续传统通识教育“重文轻理”的理念,就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文理兼容:理科类通识课程的发展路径

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多是以人文社科类为主线,我国通识教育也是如此。自各院校开始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改革以来,人文社科课程已成为理科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反观文科类学生培养过程中,理科类通识课程配置不够,离通识教育“通专融合”的改革理念还相距甚远。因此,我国通识教育改革应该加大理科类通识课程建设力度,走“文理兼容”的通识教育发展路径。

一方面要加大理科类通识教育课程研发和建设,重视文科专业学生的理科类基础课程的配置。虽然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中也设置了自然科学、科技生活等偏向理科类知识的课程模块,一些高校还专门设置了文科数学、文科物理等,但这些课程仍然是强调理科类课程知识的科普性,内容过于浅显,难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理科类通识课程不仅需要强调学科的基础性,还需要强调理科科学研究逻辑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影响,虽然通识类课程不必像专业类课程突出精细和深入,但课程建设仍然需要建立学科联系,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

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要重视“文理兼容、相对平衡”,充分发挥理科类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人文社科课程与理科类课程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将两者分裂开来,一些理工类见长高校认为只要补充了人文社科课程就是实现了通识教育,或者一些文科类院校仅重视理科类课程的开设,这些做法都是较为片面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一个文理相互协调发展的知识系统,在理工类见长高校中不仅要重视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更要发挥已有的理科优势,开设高质量的理科类通识课程,进而促进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文科类见长高校也同样如此,不仅要引进优质的理科类课程,还要利用好已有文科课程的优势,建立文理相长的通识教育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学科之间的藩篱逐渐被打破,社会更需要跨学科背景和多学科融合的通才。人才培养不仅侧重于个人专业表现,更着重于跨领域整合、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全面性的培养。通识教育为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之道,而如何发展优质的通识教育课程则成为各国积极寻求的方向。优质的通识教育需要优质的课程资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于理科类通识教育课程的研发仍需要不断加强,只有建立起文理共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形成现代化的通识教育。

猜你喜欢

文理理科通识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文理生的battle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平淡考查朴素启发
不服输的理科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