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路径初探

2020-03-15张帆

人物画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化遗产新媒体

张帆

摘 要: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方式、生活工作方式和自我记忆管理方式,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不仅拓展了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也重新形塑了人类文化记忆的存储和建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和社会传统文化记忆,是无数传承者个体生活文化呈现和社会集体记忆共同累积的文化遗产。在新媒体语境下,它的生存状态和传承发展悄然发生变化,如何顺应新媒体时代趋势进行非遗“文化记忆”建构成为重要议题。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记忆

一、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趋势分析

1.非遗“文化记忆”传播公众开放性趋势日益凸显。非遗是个体生存技艺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个体经验的创造需要得到社会身份认同和大众生活需求的支持,因此非遗既是个体经验,也是集体记忆。随着公众知识水准和技术获取便利性不断提升,非遗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建构过程和传播方式已发生转变,公众理解和参与传统非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非遗“文化记忆”的全民共享和开放性趋势逐渐凸显。有关非遗的历史演变、技艺流程、知识内涵、发展状况和文化价值等信息逐渐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非遗传播不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传承人体系,而是借助各种产品、技术手段和创新形式逐渐融入和扩散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非遗行业也重视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2.移动互联网催生了非遗“文化记忆”体系的外溢格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参与话题讨论和知识传播、共享的话语权增强,智能移动终端带来了“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局面。非遗“文化记忆”正在借助各类非遗网站、非遗传承人公众号、非遗App开展非遗内容传播和文化传承服务,非遗“文化记忆”的新媒体传播模式使得公众汲取非遗知识的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公众参与非遗内容和文化创造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普遍。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背景下,原本口耳相传、师徒传授的内向型非遗传承系统变成了本质意义上的开放外溢系统。可以说,非遗“文化记忆”的多元传承机制正在逐渐形成,一种路径便是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艺术家、高校及媒体之间的联系,扩大非遗传授者和习得者的范围,建立起传授者、习得者、传播者、设计者等多方合作的传承机制,使得承载非遗“文化记忆”的产品体系、文化空间和公共消费服务不断被创造出来。

3.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了非遗“文化记忆”建构新方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演化,借助前沿信息科技手段能够有效使非遗基础知识和传统文化传承成果快速且普遍地被宣传给最广泛的社会民众。新媒体技术带来了非遗"文化记忆"构建的表达方式和路径创新。例如,借助3D全景展示、flash全景动画、虚拟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多种数字化和移动可视化应用技术可使非遗知识推广传播和文化教育工作变得生动而有效和趣味。以我省新博物馆非遗展厅为例,该展厅首次将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到非遗技艺展览和文化传播之中,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可以通VR眼镜体验非遗技艺全流程展示的虚拟场景和效果。

二、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路径分析

1.依托非遗“文化记忆”内容资源开展公共性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繁多、种类多样,不同的非遗名录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属性、特征和价值要求,并非所有的非遗传播资源都完全适合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表达和呈现,也就是并非所有的非遗数字化传播手段都有可能完全符合非遗传承和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具有特色性、主题性的非遗资源可以吸引更多受众至关重要。非遗“文化记忆”内容资源是开展公共性文化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文化记忆”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核心本质。非遗“文化记忆”建构在重视自身发展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深度挖掘非遗资源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使非遗“文化记忆”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得以公共性传播和大众化传承。

2.基于非遗“文化记忆”产品和活动创意提供特色非遗服务。非遗“文化记忆”的新媒体建构除了挖掘独有和有特色的精神内涵和民族文化基因外,还需要设计、开发利于“文化记忆”传承和保护的非遗创意产品和特色服务。非遗“文化记忆”的建构需要考虑如何创意性地提高公众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3.借助新媒体时代前沿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非遗“文化记忆”新模式。传统的非遗传承路径和产品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公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非遗“文化记忆”如何满足社会需求,促进非遗资源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显得格外重要。对此,非遗“文化记忆”在资源内容挖掘、产品和活动设计开发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及网络信息技术创新非遗“文化记忆”存储、展示和表达的模式和方式,如利用移动定位、3D展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让公众在汲取非遗内涵和传播非遗知识的同时,通过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方式增强对非遗价值的认同和对非遗传承主体的身份认同。

三、结束语

通过对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趋势进行分析,对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路径提出一些建议,如依托非遗“文化記忆”内容资源开展公共性文化服务,基于非遗“文化记忆”产品和活动创意提供特色非遗服务,借助新媒体时代前沿网络信息技术构建非遗“文化记忆”新模式,以其对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记忆”路径的构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彭兆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体系探索[J].贵州社会科学,2013(4):5-8.

[2]别金花,梁保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6):446-450.

[3]王晨.个体经验与集体记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5(1):347-354.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化遗产新媒体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