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三十年宋代词禅研究述评

2020-03-14李志明

高校社科动态 2020年4期
关键词:词学学界禅宗

李志明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宋代既是禅宗的兴盛期,也是词学创作的繁荣期,两种文化现象的交汇构成了“词禅”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词禅”源自于“诗禅”,其具体内涵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禅入词”,即禅宗思想侵入到词学创作的各个环节,如词人的精神世界、创作思维、作品内容、词学批评等;二是“以词入禅”,即词学创作同样也影响了禅宗自身,如禅门的说禅方式、参悟方式、生活方式等。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禅宗与文学的关系逐渐成为古代文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其中尤以诗、禅关系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词、禅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但近三十年来亦取得长足进展。现将学界的近百篇论文成果梳理如下,并对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出说明。

一、词人论

词人论的研究侧重于揭示禅宗浸染下的时代精神以及某一作家群体精神结构中的佛禅因子,如史双元《论宋代词人与佛道思想的联系》(《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张玉璞《论宋词中的佛因禅缘》(《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丁楹《南宋遗民词人的佛教因缘与词之创作》(《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以及赵星月和赵建华的硕士学位论文《宋南渡佛禅词研究》(吉林大学,2017年)、《论唐宋艳情词兴盛的佛因禅缘》(苏州大学,2008年)等。

对单个词人的禅宗思想及其某一词作中所传达出的禅思禅悟的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如索丹《浅析禅风熏陶下的苏词后期创作》(《北方文学》,2011年第1期)、王树海《论苏轼词的佛禅精神》(《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1期)、霍炳花《朱敦儒词中的哲理意趣》(《名作欣赏》,2019年第29期)、周淑婷《梦窗词文本中表现出的佛、道色彩论略》(《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曾艳红《辛弃疾词中的佛学意趣》(《理论界》,2006年第12期)、刘晓珍《禅宗与芗林居士及其词》(《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丁楹《宋遗民词中“云”意象的解读——兼论佛道思想对宋遗民词的影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此外还有硕士论文:牛思仁《稼轩词学思想研究》(兰州大学,2013年)、刘丽娟《论苏轼的佛教思想及其诗词中的般若空意识》(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尹欣欣《禅宗与苏轼诗词创作研究》(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黎鲜《张孝祥词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05年)、石岩《辛弃疾人生转迁与词风变异》(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谢永丽《陈与义〈无住词〉研究》(河北大学,2017年)等。

此外,禅门僧侣的创作情况亦在当前学界的考察视野之内,如郑群辉《论宋代僧人的艳词创作——以仲殊为主要考察对象》(《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高峰《论仲殊的传奇人生与独特词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马李莉《论惠洪词中的“情语”问题》(《文教资料》,2017年第32期)、赵曼一《论释惠洪〈渔父词〉八首的叙事艺术》(《文教资料》,2017年第33-34期)等。

总体而言,当前学界对于词人论的研究可谓全面,既有宏观层面的专题论述,亦有对某个词人的详细剖析,此外也关注到了僧侣们的创作,显示出当前学界较为全面的研究视野。

二、创作论

创作论研究侧重于分析禅宗理论在创作思维、创作技法等方面对词人的影响,如邓莹辉《试论禅宗对宋词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刘晓珍《禅宗与词的主体化走向》(《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丁楹《南宋遗民词中的佛教文化阐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以及他的另一篇论文《南宋遗民词中的佛教文化意蕴再探》(《肇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等。

以上论文侧重于研究禅宗对整个时代在创作论层面的影响,亦有不少论文侧重于分析单个作家在禅宗影响下的具体创作过程,如吴洪泽《禅悟与苏词的创造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蔡薇《浅析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李恒《苏轼谐趣词中的佛禅》(《文学教育》,2014年第5期)、王建根《王安石词禅趣论》(《抚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彭国忠《黄庭坚艳情词的佛禅观照》(《深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周淑婷《梦窗词文本中表现出的佛、道色彩论略》(《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刘晓珍的《稼轩词艺的禅学促因》(《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4期)。这些研究均擅长通过对禅宗义理的剖析,揭示其对词学创作理论的影响,可以说达到了较为深入的程度。

三、作品论

作品论研究侧重于分析禅宗在题材内容、语言表现、艺术风格等方面给词创作带来的影响,如邓莹辉《试论禅宗对宋词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翦伯象《禅词综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东方乔《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周秀荣《论宋词中的佛理渗透》(《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彭国忠《佛禅与元祐词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以及周瑶的硕士学位论文《北宋禅词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等。此外还有一系列论文通过分析某一题材的创作情况,透视其背后的佛禅意蕴。如周裕锴《宋代禅宗渔父词研究》(《中国俗文化研究》,2003年第1辑)、刘晓珍《试论禅宗与山水词》(《韶关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东方乔的博士论文《论佛教对唐宋词的影响》(河北大学,2003年)、赵建华的硕士论文《论唐宋艳情词兴盛的佛因禅缘》(苏州大学,2008年)等。

而探究禅宗对于单个作家在题材内容、语言表现、艺术风格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则是近三十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如杨罗生《论禅宗对苏词的影响》(《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李月英《东坡词的“旷”与禅宗》(《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吴洪泽《禅悟与苏词的创造性》(《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迟宝东《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之影响》(《海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段永强《佛禅意趣与苏轼词风》(《西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蔡薇《浅析禅宗思想对苏词创作的影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沈剑博《东坡词佛禅风神略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刘渝霞《此心安处是吾乡——浅谈佛禅对苏轼词的创作及审美风格的影响》(《名作欣赏》,2009年第23期)、易水霞《论苏轼词的禅思与禅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以及尹欣欣的硕士学位论文《禅宗与苏轼诗词创作研究》(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等。学界对于除苏轼以外其他的文人亦有不少研究,如吴晟《黄庭坚诗词理趣、禅趣辨味》(《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龙延《山谷词与禅》(《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第1期)、孙海燕《以禅入词——黄庭坚词创作的新尝试》(《佛教文化》,2006年第6期)、庞海东《论秦观词中的佛禅思想》(《名作欣赏》,2016年第32期)、李小荣《论秦观词之禅语禅趣》(《厦大中文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王建根《王安石词禅趣论》(《抚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黎鲜《论儒佛道思想对张孝祥词的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5期)、徐峰《简论禅宗思想与美学观对〈石林词〉的影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等。

除了文人士子的词作,对宋代僧人词作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考察的有曾枣庄《论宋僧词》(《唐宋文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方蔚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僧人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李蓉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僧词的文化意蕴及审美特征》(湖北大学,2004年)及胡巍硕士学位论文《宋代僧侣佛理词研究》(延边大学,2011年)。除此以外,亦有对单个禅门僧人作品的研究,如陈自力《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陶友珍《身本缁徒,好为绮语——论北宋诗僧惠洪其人其词》(《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李蓉《宋代词僧仲殊写景词的艺术特色》(《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吴艳峰《试论禅理浸染的仲殊词》(《语文学刊》,2008年第2期)、方星移《论北宋词僧仲殊词的双重意蕴与风格》(《黄冈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杨发宁《北宋僧人仲殊词作初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高峰《论仲殊的传奇人生与独特词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以及钦佩彦和王赛的硕士学位论文《北宋僧人词比较研究——以仲殊与惠洪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僧仲殊及其诗词研究》(河北大学,2017年)等。

作品论研究是宋代词禅研究的重点,无论是文人的创作还是僧侣的创作,学界都有关注,但同时也显露出对于某一两个词人研究较为充分而对其他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的问题。

四、词学批评

目前学界从词学批评的角度研究词、禅关系的论文并不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张小红《论词境与禅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彭国忠《宋代词学批评中的佛禅话语》(《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刘晓珍《苏词与姜、张词禅意清境比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邵静《苏东坡“以诗为词”的佛禅背景》(《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董洋和吕丽红的硕士学位论文《张炎词学思想研究》(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张炎词学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等。这些论文重点分析一些词学批评术语的佛禅背景。

五、总结

随着宋代以文为禅风气的盛行、世俗化的走向,禅宗也逐渐从宗教信仰变成一种机智的语言游戏和生活情趣而逐渐走向文学化[1]434。近三十年来,学界针对宋代“词禅”问题,围绕着词人论、创作论、作品论、词学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通过对近百篇相关研究论文的梳理,既可以看到目前学界所取得成果最多的领域,也可以看到当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词文本论文的数量最多,无论是从宋词整体的宏观层面,还是从单个作家词作的微观层面,从题材内容的分类,到语言技巧的表现,再到艺术风格的揭示,学界都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从单个作家的研究论文数量来看,苏轼的相关研究论文最多,共有19篇。另有仲殊8篇、黄庭坚4篇、惠洪4篇、辛弃疾4篇、王安石3篇、张炎3篇、秦观2篇、吴文英2篇、叶梦得2篇、张孝祥2篇、陈与义1篇、姜夔1篇、朱敦儒1篇。经过统计可以发现,在词禅问题上,学界对于苏词的研究远远多于其他人,可见除苏轼以外的其他词人目前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此外,学界不仅关注到了士人的创作,同样也关注到了像仲殊和惠洪等僧侣的创作,还有几篇以僧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这说明对于词禅问题的研究,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是比较全面的,但是总的来说,还缺少更进一步的对这两大群体的比较研究。由于宋代禅门僧侣与士大夫存在着广泛的交游,且又都进行词学活动,据《全宋词》[2]统计,僧人词有140多首,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禅师的创作;再如黄庭坚年轻时好做艳词,法秀禅师曾评论到:

“汝以艳语动天下人淫心,不止生马腹中,正恐生泥犁耳!”[3]1138

应当说,尽管宋代禅林与士林互相渗透,但禅林与士林毕竟还有方内方外之别、自我身份认同之别,因此在审美取向、创作心理、题材内容、语言风格上必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这两大群体的比较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化对这两大群体创作的认识。

(二)以往学者较多关注“以禅论诗”的情况,对“以禅论词”的情况则相对忽视。“以禅论词”作为宋代“词禅交融”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样值得探讨。使用禅宗话语来进行词学批评,说明词与禅有内在相通性,以往学者对于“诗禅相通”的研究较多,而对“词禅相通”的关注度则明显不够。另一方面,当词学评论家使用禅宗语言开展批评活动时,这些禅宗语言的含义会与原本的含义发生一定的偏移,禅宗语言在被置换进词学批评的语境中时,往往会伴随着有意误读和含义的再生成,例如“向上一路”是诗歌批评中常常使用的一个术语,同时它也是禅宗中最常出现的一个话头。在王灼的《碧鸡漫志》[4]中,“向上一路”用来说明苏轼在词史上的地位,而禅宗中的这一话头则指不可言说,只能以心传心的彻悟境界。由禅宗语境到词学语境,“向上一路”的含义明显发生了异变,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样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以往学界对于词禅问题的研究,往往侧重于禅对词的影响,但实际上填词创作的社会风气也会反过来影响禅宗。词学创作对于禅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以下略举几例:首先,词作为整个社会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为禅门僧侣弘扬禅宗、演说禅理提供了一种理想手段,如则禅师的《满庭芳》(咄这牛儿),用通俗易懂的、形象化的语言,宣扬了禅宗“调心”“见性”的思想。其次,词还影响了禅师说禅和弟子禅悟的方式,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就曾记载,法明和尚入寂前,曾将柳永的词作为涅槃偈语,以供后人参究[3]1053。再次,词也影响了禅林子弟的生活方式,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僧侣通过词的创作来与士大夫酬唱赠答。如惠洪《冷斋夜话》载“东坡镇钱塘,无日不在西湖。尝携妓谒大通禅师,愠形于色。东坡作长短句,令妓歌之”[6]77,苏轼所作的“长短句”即《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当时仲殊在苏州,听闻此词后作《南歌子》(解舞清平乐)以和之。

以上从禅门的说禅方式、参悟方式、生活方式三个方面来说明词对于禅宗的影响,然而目前鲜有学者论及,这些问题都还有赖于学界做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词学学界禅宗
江顺诒《词学集成》的特点和意义
禅宗软件
学界亮点
论旧禅宗与王维的诗歌创作
2016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愚公移山》和医学“禅宗”
南宋中期词学理论的拓展与新变
怎样打造禅宗文化大品牌——对湖北黄冈禅宗文化开发的思考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