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间隙引流术在高位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炎性因子、疼痛因子的影响

2020-03-13汤勇卢洪黄志勇

河北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肛瘘括约肌脓肿

汤勇 卢洪 黄志勇

高位肛周脓肿(high perianal abscess,HPA)为肛提肌之上与肛缘间距5~7 cm的脓肿,多发于中青年[1]。HPA多侵犯深,范围大,若治疗不及时、彻底,常易引发败血症、脓毒血症,部分患者甚至可危及生命[2]。资料显示,抗生素尽管可缓解HPA症状,但难以从根本上抑制脓肿进展[3]。常规切开引流术可切开排脓,但术后易形成肛瘘[3]。为避免肛瘘形成,临床常于切开引流术中切开瘘管或挂线,但该操作易导致肛门括约肌损伤,影响肛门功能[4]。我院将三间隙引流术(three space drainage,TSD)应用于HPA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HPA患者106例,其中男71例,女35例;年龄25~62岁,平均年龄(47.51±5.61)岁;体重指数(BMI)20.55~24.37 kg/m2,平均(22.39±2.38)kg/m2;病程2~9 d,平均(4.42±0.61)d;HPA类型:直肠后间隙脓肿4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1例,高位肌间脓肿17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SD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BMI、病程和HPA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项目TSD组对照组χ2(t)值P值性别(例,男/女)34/1937/160.38030.5375年龄(岁)47.60±5.5747.42±5.520.16710.8676BMI(kg/m2)22.36±2.3522.42±2.430.12920.8974病程(d)4.39±0.584.44±0.630.42510.6717HPA类型(例,直肠后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23/22/825/19/90.36170.8346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查体诊断为HPA患者;首发HPA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2.2 排除标准:低位肛周脓肿患者;复杂HPA患者;既往HPA史患者;肛瘘明确形成患者;术前接受其他治疗患者;其他类型HPA患者;合并其他重症疾病患者;重症感染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

1.3 方法

1.3.1 TSD组:TSD组行TSD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指针探查HPA,掌握HPA位置及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原发性内口并掌握内口位置。依据HPA大小,以HPA明显波动位切出弧形切口,逐层切开至HPA,探查脓腔,并将脓腔间隔分离。切开脓肿及内外括约肌间括约肌间隙、内括约肌与黏膜间黏膜下间隙以及外括约肌之外括约肌外间隙,彻底引流,充分冲洗脓腔,术毕以无菌纱布包扎,抗生素抗感染。

1.3.2 对照组: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切开HPA前操作同TSD组。切开脓腔,钝性分离,将脓液排出,充分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以甲硝唑液、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碘伏纱布填充。术毕以无菌纱布包扎,抗生素抗感染。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术后首次排便VAS评分、术后7 d VAS评分;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排便失禁、肛瘘形成、切口不愈合、复发情况;术前、术后7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血清P物质(SP)、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疼痛因子。以数字评分法(VAS)评价疼痛评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疼痛因子。

1.5 疗效评价 依据《美国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5]制定本标准。痊愈:切口愈合,病灶及症状消失;有效:切口减小,病灶及症状改善;无效:病灶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痊愈+有效。

2 结果

2.1 2组术后首次排便VAS评分、术后7d VAS评分及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TSD组术后首次排便VAS评分、术后7d VAS评分及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术后首次排便VAS评分(分)术后7 d VAS评分(分)感染控制时间(d)创面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TSD组3.06±0.322.37±0.263.63±0.4617.63±1.889.96±1.14对照组4.94±0.523.27±0.345.89±0.6323.53±2.4815.75±1.71t值22.416015.308021.091913.802120.5102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 2组术后排便失禁、肛瘘形成、切口不愈合、复发情况比较 TSD组术后排便失禁、肛瘘形成、切口不愈合、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排便失禁、肛瘘形成、切口不愈合、复发情况比较 n=53,例(%)

2.3 2组疼痛因子比较 术前,2组5-HT、SP、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5-HT、SP、NE均较降低,TSD组5-HT、SP、NE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项目TSD组对照组t值P值5-HT(μmol/ml) 术前0.53±0.060.55±0.061.71590.0892 术后7 d0.24±0.03∗0.32±0.04∗11.64820.0000SP(ng/L) 术前18.75±1.9618.73±1.920.05310.9578 术后7 d8.69±0.98∗12.35±1.36∗15.89520.0000NE(pg/ml) 术前2.19±0.252.16±0.220.65580.5134 术后7d1.31±0.14∗1.62±0.18∗9.89690.0000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4 2组炎性因子比较 术前,2组TNF-α、IL-1β、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TNF-α、IL-1β、IL-6均降低,TSD组TNF-α、IL-1β、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项目TSD组对照组t值P值TNF-α 术前57.45±6.0356.92±6.000.45360.6511 术后7 d19.28±2.04∗30.17±3.14∗21.17260.0000IL-1β 术前116.17±12.28114.53±12.390.68440.4952 术后7 d48.54±5.22∗67.31±7.13∗15.46380.0000IL-6 术前177.17±18.68173.28±18.611.07400.2853 术后7 d68.21±7.24∗97.19±10.33∗16.72500.0000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5 2组疗效比较 TSD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6.23%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疗效比较 n=53,例(%)

3 讨论

HPA是肛腺感染引发的感染性疾病[6]。资料显示,肛隐窝为肛腺开口,若发生感染常易松弛、扩张,致使污染物进入其中,加重感染,若感染控制不当,炎性反应可经肛腺管、内括约肌感染至肛腺导致肛腺炎[7]。肛腺周围静脉及淋巴组织较为丰富,若肛腺炎经静脉、淋巴扩散至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即可导致上述间隙脓肿,若感染向上蔓延即引发HPA[8]。术中恰当处理内口,彻底引流,控制感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的临床治疗HPA的关键[9]。但因HPA内部多存在纤维,且脓腔较大,若术中内口处理不够妥善,引流不畅,致使脓腔遗留,术后常易形成肛瘘或复发[10]。切开引流是临床治疗HPA的传统方法,尽管该术式引流较为彻底,但创伤较大,患者不但需承受较大的痛苦,术后常易复发,且常易导致肛管直肠环损伤,引发肛瘘[11]。此外,急性感染期内手术,若内口及瘘管探查不准确,常易形成假道[12]。TSD可在切开HPA的同时,将黏膜下间隙、括约肌间隙及括约肌外间隙切开,以实现充分引流,彻底清除感染物[13]。手术中不损伤括约肌,能够完整保留括约肌,可避免肛门功能损伤[14];TSD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有效减少患者痛苦[15]。在本研究中,TSD组术后首次排便VAS评分、术后7 d VAS评分及感染控制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便失禁、肛瘘形成、切口不愈合、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TSD治疗HPA引流彻底,避免括约肌损伤,较切开引流术更具优势。

炎性因子是导致HPA的重要因素。TNF-α可调节机体免疫,若大量分泌则可因机体免疫调节过度导致炎性反应发生[16]。TNF-α为炎性反应的起始因子,可引发炎性级联反应,促进释放IL-1β、IL-6等炎性因子,推动并加重炎性反应[17]。IL-1β可上调β2整合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E-选择素等黏附分子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氧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IL-1β可打破凋亡蛋白与抑凋亡蛋白间平衡,上调凋亡蛋白水平,导致细胞凋亡[18]。IL-1β可协同TNF-α促进表达NO合成酶,促进生成NO,抑制细胞功能。IL-6是成纤维细胞、T细胞活化后生成的炎性因子,可诱导B细胞前体转变为B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可产生抗体的细胞[19]。IL-6可刺激肝细胞分泌急性期蛋白,诱导、参与并推动发生炎性反应[20]。IL-6可活化、趋化单核细胞及中心粒细胞,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其他炎性因子,促进局部炎性反应[21]。本研究中,术后7 d,2组炎性因子及疼痛因子水平均降低,且TSD组炎性因子及疼痛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TSD引流彻底,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疼痛因子生成,缓解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TSD治疗HPA引流彻底,可有效避免括约肌损伤,保护肛门功能,且可有效抑制生成炎性因子、疼痛因子,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转归。

猜你喜欢

肛瘘括约肌脓肿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