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自我意识影响分析

2020-03-13钱可

人物画报 2020年36期
关键词:约翰

摘   要:《约翰·克里斯多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经过数十年构思完成的作品,其中主人公对命运不妥协的反抗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约翰·克里斯多夫身上的那种对于自我的绝对肯定和价值认同是正面积极的。但笔者认为,总是站在自我角度看待问题,注重个人的自由与理想,只能凸显其人格的坚韧性和不易动摇性。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群居生活属性的特点势必要求双方互相妥协,这种唯我至上主义观点并不会得到人们的完全认同和理解。所以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看待其自我中心意识,本文将从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爱情、友情、事业三方面展开分析,探求其自我意识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约翰·克里斯多夫;自我中心意识;人生发展影响

对于约翰·克里斯多夫,多数人对于其自我意识呈高度赞扬态度,认为正是因为他一直保持着这种思想,才没被世俗淹没,永远做着自己。本文将换一个方向解读,从爱情、友情、事业三方面展开分析,更加辩证化地看待自我意识对他的影响。

(一)友情

总的来说,约翰克里斯多夫身上有很多人们在交往时所期盼的优秀朋友品质。虽然出生之后,父亲酗酒如命,他被迫承担家庭责任,但依然热爱生活,向上而生;在这虚情假意的世界里,人们都为物质名利游走,而他依然真诚坦率待人热情;在面对强权压迫时,他毫不畏惧,敢于牺牲自我。他的这种极端性格,很容易为他带来纯粹不含杂质的友谊,但同时这种友谊也像易碎的玻璃,随时因为他自己的情绪而被摔碎。

究其原因,是因为克里斯多夫的自我行为评价和客观世界评判是相矛盾的。对于客观世界,他的要求是要绝对平等和绝对尊重,但其本身行为,很多则是顺着性格生理本能随意发挥,并未真正做到人文主义,而是从自身的喜好厌恶出发,这也是他一生如此充满戏剧性的原因。面对人生的纷乱与冲突,他也从不理智分析,只是一贯遵循着自己的行为准则。

本来就处于人生低谷的克里斯多夫,在得知舅舅去世后,希望通过拜访音乐家哈莱斯,获得其帮助,从而作为拯救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又因为哈莱斯态度冷漠,让他心生失望,悲愤不已,最后匆匆离去。彼得.苏兹的出现让他感到非常开心温暖,但当老人无意透露出对勃拉姆斯的倾慕时,他便觉得像背叛一样,脸色骤变,语气冰冷。综上,克里斯多夫更多地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事物的好坏,没有进行多方面理性思考。[1]

未意识到个人性格的多样性和不同性,总是以自我角度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准则,让他在于周围人的交往中,屡屡碰壁。在与青年作家吕西安·雷维交往时,因为克里斯多夫不喜欢他过于文气的外表和待人的客套圆滑,对其非常冷淡。当罗孙太太好心告诉克里斯多夫说吕西安对他的欣赏时,他却并改变原来的态度[2],想,如果克里斯多夫能够稍微收敛一点自己的态度,凭借着他的才华,他的音乐理念会不会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呢?

(二)爱情

克里斯多夫对于爱情的追求是一种极致的美。他的爱是一种不加掩饰的强烈炙热的情感,具有霸道蛮横的占有欲望。同时,他所需要的是双方同时付出,不是那种单方面满足对方的需求的爱。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他的爱情,大部分不是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更多的是跌宕起伏,即相爱和对立。他爱对方的时候,必须要求对方也爱他,最好能够与他的爱憎喜恶频率相同;而当他不再爱对方时,无论对方怎么努力,他也会毫不留情地走开。这种纯粹的自我主义的恋爱,让他的爱情体验感基本都是盛情后的悲凉。每一次爱情开始,他重生希望,爱情破灭,又让他增加了他的痛苦和不被人理解的寂寞。特别是他与阿达的恋爱中,在肉体的欢愉之后,他开始发现两人的精神交流很少,于是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爱情给予了他情感的巅峰,让他能不断地从情感中获取源泉,从而激发他的音乐灵感。

传统观点认为克利斯朵夫从来不会因为某段感情被摧残,就放弃自己的爱情。他总会在过段时间后,又投入到新的一段恋情中:他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发现不同女人的美。他的爱,频繁而又浓烈,他不知道每段爱情能走多远,是否会像以前一样草草收场,但他依旧那样纯粹地爱着。赞同这种做法的人会认为,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对于爱情认真而怀有期待的表現,是对人性之美的一种善意看待。

但笔者认为:容易动情并不是单是感情纯粹的表现,联系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知,人长大的很多行为是原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延续,克里斯多夫的感情观是其从小缺爱的表现,父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嗜酒成性,母球由于阶级差异原因,长期在家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克里斯多夫作为家中长子,从小需要承担养家的责任,但却不能表露太多抱怨,他的心理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于是在成年之后,对于爱情,他既渴望又害怕,由于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的爱情在多数情况下是以自己本身是否快乐的感觉体验进行判断,或是精神共鸣,又或是肉体纵欲。他本身的过度自我性使他不太会从对方角度看待问题,但当他觉得事情超出自身控制范围之后,其鲁莽冲动的个性,让他采取的方法大部分不是补救,而是漠视和放弃,继而寻找下一个,如此循环往复。书中有段话笔者印象尤为深刻:在爱情中的弱者给予得更多;强者的爱情并不下于弱者,但是因为强者更强,所以应该得到更多。

所以,虽然我们不能评价克里斯多夫这种行为是否正确,但对于其爱情纯粹性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进行双重评价,以人的双向互动作为基准,而不是单以主人公其人格特点就给他情感领域贴上相同标签。

(三)事业

克里斯多夫抱着积极的态度,突破前人性格的束缚, 以审视的眼光对待传统, 由全面的否定到冷静的分析研究。他以音乐为切入点,对于西欧文化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推广音乐的同时,致力于唤醒人们的民族觉醒,试图建构一种健康理想的西方文化,对此,我们首先应持肯定态度。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其艺术追求后下的本质,西方评论家习惯把艺术分成两类,即“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克里斯多夫属于后者,克里斯多夫,他的存在有点像西方唯美主义代表,即艺术是高于生活的。他将自己禁锢在艺术的象牙塔里面,不太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总认为艺术是孤独的,而艺术恰好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于是他在这孤独的灵魂中希望寻找一种解释和表达,那是他对生命的独有的热情。他认为他的生活理解是至高无上的,是没有经过世俗污染与腐蚀的,是真正的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阐释。尽管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但他仍竭力从各个方面来向周围人传达自己的理念。可以说,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另一个堂吉诃德,他一直在为自己的信念奋斗,单枪匹马,视死如归,认为自己身负重任,具有很强的骑士使命感--可以拯救人们的精神世界。但他的行为也如同堂吉诃德一般随心所欲,只遵从于自己的内心,不用自己的理性去看待这个世界。他在酒馆里借酒消愁,帮一位姑娘打抱不平,却无意闯下杀人大获。本自于好意,最后却以逃至巴黎结尾,当生命中的本能超过于这个世界的社会法则时,它带来的坏处可能超过好的一面,克里斯多夫的人生,就在不停地重复着这条定律。

让我们进一步追究,如果并有出生于音乐世家,没有对音乐的绝对把握和自信,克里斯多夫是否又会和大众一样人云亦云呢?他还会又觉得自己孤独一人,不被理解吗?每个人都是随风摆荡的芦苇,人们在统治者的巧妙引导下,喜欢着所谓的文娱雅乐。所谓的趣味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各自忍受力和心境不同而已。附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大部分人,他们一生志向平平,不喜大风大浪,只希望安稳过完一生。他们用顺从换来自己的思想“放松”,不用操心因为与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不符,而承担另一份不被理解的痛苦。而克里斯多夫恰好是另外一种人,他这一生,只服从于他自己。他将自己的音乐天赋和敢爱敢恨的性格作为坚实后盾,批判着社会的种种不入流文化。但大众也同时不理解他的文化,双方互相排斥。究其原因,是双方的参照物不同,就如同在两个平行世界,演着各自的闹剧。

所以,真正推动他不断向前的,超脱于世人之外的,是他斗牛般的战士激情、极易受情绪感染性格和不愿落人之下的勇者风度。

综上,对于克里斯多夫的人物形象,我们不能绝对化看待。我们既要承认其敢于反抗,不怕困难;也不能否认,其过高的自我价值判断使他丧失了更好被大众接受的机会和可能性,茨威格说过:“声誉有聪明的,也有愚蠢的;有公正的,也有不公正的;声誉有短促的、轻率的、昙花一现的;也有缓慢的、艰难的、紧跟着创造后面羞怯而来的。有的声誉凶多吉少,总是姗姗来迟,并耗尽了人的心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克里斯多夫积极的一面,也要以他为鉴,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启迪自身。

参考文献:

[1]柴 鲜,席忍学.论约翰·克里斯多夫形象的悖谬性[A]商洛学院学报,(2010)05:57-61

[2]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2册[M].吴开霞,译.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32

[3]万丽莎.《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两个必然[A]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4

[4]冰村.暗夜行路,天又黎明———浅论《约翰·克里斯多夫》与东西方美学融合[A]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7:11-12

作者简介:钱可(1999.8---),女,四川省德阳人,武汉市洪山区中南民族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生

猜你喜欢

约翰
大渔网未必会有大收获
睡着了
你会得到什么?
赢不了的赌徒
认 错
窗 前
习惯了
相遇
约翰要喝水
新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