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03-12邹长茂

成功密码 2020年3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物理学理念

邹长茂

生活化的理念,近些年来提得比较多。各个学科教学运用生活化的理念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以便让学科教学更能够适应复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物理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去教授学物理知识以及培养物理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学生熟知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认知世界中理解物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物理学习的价值及其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更好地服务生活,在学习中感受物理学习的魅力。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论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要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物理学实例引入教学中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中会适当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原理,能够熟悉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用途。我们知道,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更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很多物理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体现出来。所以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热爱程度,让他们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迁移到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中来。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特别注重结合教学实际,适当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物理老师要在生活中善于积累,善于总结,成为一个物理学科知识应用方面的专家,也要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实际的问题,主动地应用物理学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所以,经过自身体验总结出来的案例,更有一些独特的体会。学习内容和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也有了更多新的价值和意义。生活化物理教学,不仅给学生呈现出理性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物理学更多的奇妙都有积极的意义,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生活更热爱,对社会更关注,能够让学生得到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价值观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让学生能够德才兼备,怀天下之心求真知。

二、要善于运用灵活的生活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生活化的理念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给学生们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主动地搭建生活化的物理学习情境。例如,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并解决。这种以情境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更能够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将知识和经验整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其次,教师也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解决物理学中的问题。例如,让他们举出身边的关于某一种物理现象的案例。这种分享的模式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也会拓展学生们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合作的模式比竞争的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品质,特别是合作分享的美好品质。当然,学生们在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彼此之间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增进了友谊,也有效地培养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对于物理学的教学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三、用生活化的理念,组织物理学的实验教学活动

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之下,初中物理的实验活动,不一定局限在实验室当中,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一些物理小实验,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认识,拓展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的范围。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理念也能够有助于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在进行一些演示实验的时候,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于当前所学新知识的认识深度,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因此,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中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于实验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的理解。能够更为扎实地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科学研究水平。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从这一方面努力。学生的兴趣因为实验的开展可以进一步巩固,通过实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形式的创新者,要特别注重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促进他们有效地将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促进知识向实际的能力进行转化。生活化的理念教学,对教师的生活化物理学的意识以及物理学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物理学科的综合素养,能够给学生呈现出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生活化特色的物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物理学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用心处事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超重和失重问题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