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反思习惯之培养策略

2020-03-12郭大鹏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反思习惯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郭大鹏

[摘 要]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反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提升,还能使学生养成不断批判自我、优化自我的意识。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通过树立问题意识,在新知的学习积累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具深远意义。

[关键词]反思习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5-0068-02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具体细化成人文积淀、国家认同、勤于反思等18个要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反思习惯,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起点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评价自我,修正前进的方向。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具深远意义。

一、现状调查

笔者从本校及几个邻校的高年级中随机抽取8个班级进行了“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习惯现状”问卷调查,抽样调查(100份)的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还不是一种常态化的学习习惯。问卷中除了个别问题外,选“经常会”的学生均不超过30%,甚至更低;而选“一般不会”的学生已超过50%。由此可见,学生的反思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年龄特征或认知水平的限制。在学习中表现为对新知的不求甚解;不善于或是不愿意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检验,对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主动进行反思、分析、评价和判断;在解决问题后,缺少对解题方法和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再思考。

二、思考与尝试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小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已刻不容缓。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应如何立足于“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呢?笔者借课题研究的东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

1.树立问题意识,建立反思基础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是思维创新的前提,更是学会反思的基础。反思源于问题,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不会具有反思意识。

【案例1】“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片段。

课前游戏:抽抽乐。

规则:教师准备两摞扑克牌,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从相同的一摞中抽取两张,将扑克牌上的点数相加,和是奇数则得到相应的奖品,和是偶数则不得奖。

8组学生抽取的扑克牌分别是:①1和7; ② 2和2; ③5和9 ; ④4和10;⑤6和4; ⑥ 5和1; ⑦ 3和3; ⑧ 3和7。

生1:为什么每组学生所抽牌的点数的和都是偶数呢?

生2:我发现每组同学抽的要么都是奇数,要么都是偶数,这两摞牌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教师相机展示两摞扑克牌:一摞都是奇数,一摞都是偶数)

生3:如果从两摞扑克牌中各取一张,和是不是会有所变化呢?

生4:和是奇数或是偶数与其中的两个加数有什么联系呢?

……

一个很平常的游戏情境,却引发了学生不平常的“争鸣”。可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和谐、宽松愉悦的问题情境,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的“土壤”,培养了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能引发他们(如生2、生4)从表象中追寻本质,更激发了他们(如生5)将游戏现象联系到数学知识的思维。

2.在新知的学习积累中反思,培养知识对比整理意识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经历新知的发现、运用过程,更要让学生反思知识的探索、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更为可贵的学习方法与经验,从而逐步树立知识间的对比整理意识。

【案例2】“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1: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生2:我们还学习了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生3: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就得到了梯形的面积。

师:这是一种什么方法?

生4:这是一种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师: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过转化的思想方法?

生5: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将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6: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先运用剪、拼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

在该教学片段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回顾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而且反思了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从中悟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很自然地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对比整理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3.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反思,培养查错纠因意识

“错题集”是培养学生查错纠因意识、养成反思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某学生的“错题集”:

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剖析;对于常犯性错误与众犯性错误,以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交流、讨论、反思。这种以“错”引“思”、以“错”促“思”的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与纠错意识。

弗赖登塔尔指出:“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反思是思维活动的原动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坚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反思中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創新意识,在反思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反思习惯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