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0-03-11周欣怡张文鹏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有效路径三全育人

周欣怡 张文鹏

摘 要:“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将成为未来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格局,诚信作为“立德树人”中“德”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这要求高校不仅应该担负传道授业的责任,还应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教育培养的全过程,目的是将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兼具责任感、正义感、高尚道德情操,分辨是非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本研究基于我國诚信教育及“三全育人”相关研究情况,针对大学生群体诚信价值观念现状展开分析,就目前我国高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三全育人;诚信教育;有效路径

引  言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高校大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新问题,非常有必要积极宣传“三全育人”理念,非常有必要强化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非常有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新时代各个行业领域的不良诱惑,端正学习态度,培育政治素养,学习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不断使自己成长为国家政府所需要的、社会企业所要求的、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提供更多支持。

一、研究综述

(一)关于“三全育人”的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全教育”战略,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王森浩等人在《基于“三全育人”的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一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1]覃蓉,陈志波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初探》一文中提出“红色文化作为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是构建‘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格局,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打开‘三全育人教育工作格局的有益途径。”[2]向勇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三全育人”主体性导向发挥研究》一文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顺应时代发展、实践发展和历史潮流的新趋势、新特点,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优化育人育才的内容、机制”。王洁(2017)在《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探索》一文提出“‘全过程育人理念的核心在于不放弃任何育人的时间段,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要着眼于紧密衔接,环环相扣,自始至终,不留死角”。[3]

二、当前高校诚信育人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诚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高校忽视全员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随着高校教育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专业课教师只教授知识,将育人与教书割裂开来。大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都认为学生品德教育是辅导员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自己只需完成既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因此,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会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解说,对违反学校纪律的旷课、迟到现象视而不见,还有部分校外导师缺乏为人师表的意识,自己提前下课、打破教学计划随意安排课程、上课迟到等,还有少数教师存在严重的作风问题,这也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高校内部分服务人员与管理者也忽视大学生诚信教育,不诚信言行也渗透到了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缺乏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也导致部分大学生在诚信道德评价标准上存在模糊化认知;(2)高校诚信教育内容滞后、形式单一,诚信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校缺乏诚信教育的具体教学规划,很多高校的诚信教育是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且思政教师大多只是稍微提一提,甚至都没有将诚信教育作为一个主题内容进行具体教学,这就无法明确诚信教育的地位,也更加难以引起大学生对诚信教育的重视。虽然已经有一些专业课教师会在“课堂思政”这一专题提及个人品德修养的价值,但是并没有通过鲜活的实例、事迹等来引导大学生自觉了解诚信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也没有通过专业课程这一载体来指导大学生感受诚信道德的价值。高校诚信教育形式单一,诚信实践活动缺乏新意,与“00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不紧密,以上因素都影响了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的实际效果。诚然,造成高校诚信教育教学效果不佳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可能是社会引导层面的,可能是学校教育层面的,可能是家庭教育层面的,可能是政府指导层面的,非常有必要结合大学生诚信现状及高校诚信教育现存问题,根据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要求,改革创新高校诚信教育路径。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立德树人为目标,将诚信教育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家庭诚信教育、教育体系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大学生诚信缺失。从高校育人视角来看,“三全育人”与“立德树人”成为未来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格局,诚信作为“立德树人”中“德”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这要求高校不仅应该担负传道授业的责任,还有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将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兼具责任感、正义感及高尚道德情操,分辨是非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三全教育”更是突出德育为先的地位,高校诚信育人的全过程应落实到全员,关注学生的全方位,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高校诚信教育就将其融入到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教育各个环节,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衔接的诚信教育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学校管理体系都应融入诚信教育这一目标来设计。诚信源于人际交往场景而产生,诚信与大学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诚信价值观要自然的融入大学生的生活。

(二)以师德建设为契机,提升全员参与高校诚信意识

当前大学生成长在多元思潮之中,其价值观蕴含着个性化、理性化、务实化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尚未树立明确的诚信价值观,一些大学生对诚信价值判断认知出现偏差,高校诚信教育过程中应以夯实诚信的价值基础,通过师生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关系、服务者与被服务关系建设校园信用文化,培养学生遵守契约的精神。当前高职教职员工一般包括了管理者、授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这几类,这些人都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高校管理者在从事学生事务管理还是学校事务管理工作,对待师生都应该以诚信行为为基本准则,公平落实高校管理细则,做到以管理育人;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开展教学工作,用良好的道德品行感染学生,用正面积极的思想来引导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坚持公平原则,严格对待每位学生,奖罚分明,将诚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用自身言行来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后勤服务人员也要以真诚的态度服务学生,关注服务工作的细节部分,通过诚信服务为高校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为了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到高校诚信教育的队伍中来,高校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利用制度建设约束教职工的言行,确定具有可操作性考评机制,督促高校所有教职员工为大学生群体做好诚信榜样,以学识学风、品德修养、道德素养、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诚信规范。

参考文献:

[1]王森浩,李月红.基于“三全育人”的应用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01):22-24.

[2]覃蓉,陈志波.“三全育人”视角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初探[J].高教学刊.2019(22):13-15.

[3]王洁.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三全育人”体系的应用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6):1-2.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5]陈玲,吴俊杰.新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状况调查[J].新疆社科论坛.2019(06):85-90.

[6]熊达.培养公民意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提升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77-184.

[7]张朔,石起振.探析大学生失信行为对诚信教育的影响因素[J].智库时代.2019(35):290-291.

英文对应:

Zhou Xinyi

(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201620)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周欣怡,女,汉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在校大学生。

第二作者:张文鹏,男,汉族,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項目名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受到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2011047055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01620)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有效路径三全育人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教育中的困境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