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11宁鑫鑫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母沛出血量剖宫产

宁鑫鑫

(东港市中医院妇产科,辽宁 东港 118300)

产后出血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与阴道分娩的产妇相比,剖宫产产后的出血风险相对更高,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主要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该类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将会导致出血的控制难度增大,在短时间内由于出血量过多,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容量休克的情况,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而言,将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以往传统的药物方法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极易导致患者切除子宫,完全丧失生育能力,因此临床上亟需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进而利于减少子宫切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产后恢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积极配合,对研究知情,并于同意书上签字。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8例。其中,单一组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2.14±2.95)岁;最大孕周42周,最小孕周37周,平均孕周(38.74±1.25)周。联合组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1.85±3.24)岁;最大孕周41周,最小孕周37周,平均孕周(38.58±1.46)周。纳入标准:①患者均行剖宫产,产后伴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症状;②经过药物进行止血治疗无效者;③患者凝血功能均正常;④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可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①伴有认知功能以及精神障碍的患者;②胎盘粘连或者植入的患者;③存在胃溃疡、传染病以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④不配合本研究的患者;⑤对于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单一组采取常规的止血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宫缩素进行常规止血,同时按摩患者的子宫,对于患者出血部位进行“8”字缝合。与此同时,进行静脉加压输液和输血治疗,最后给予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联合组采取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①B-Lynch缝合术:全面探查患者的宫腔情况,清除患者残留的积血,并准确定位患者的出血部位,手术操作者需将双手放置于患者膀胱以及子宫后方部位,随后于患者子宫下距离右切口边缘30 mm位置作一横向切口,使用微乔线进入患者宫腔,于切口上缘30 mm以及侧缘40 mm位置出针,进行褥式缝合,包括子宫肌底、子宫浆肌层、子宫宫角、子宫后壁以及子宫宫颈等。随后取患者子宫韧带部位进针,沿患者宫腔后壁向后进针,取左侧后壁出针,缝合方法与上述相同,取患者子宫切口下缘左侧作为出针部位,待止血完毕后,关闭子宫切口。在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后,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无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变硬;有效:患者出血减少,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子宫收缩较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24 h的出血量。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肠粘连、肠梗阻及产褥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术中、术后24 h的出血量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 联合组术中出血量为(510.2±26.5)mL,单一组为(706.2±31.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06,P=0.000);联合组术后24 h出血量为(121.5±14.6)mL,单一组为(227.5±21.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04,P=0.000)。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组发生肠粘连1例(2.63%),产褥感染2例(5.2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发生肠粘连3例(7.89%),肠梗阻2例(5.26%),产褥感染5例(13.1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2%。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3,P=4.547)。

3 讨 论

近年来,伴随我国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也随之不断提高,导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宫缩乏力作为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而言,药物以及按摩子宫等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效果并不显著[3]。欣母沛作为一种15-甲基前列腺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药效见效快以及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能够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群,更利于患者子宫的收缩,对于子宫下段以及宫体开放血管以及血窦的闭合效果显著,进而可达到显著的止血效果[4]。子宫动脉结扎术作为传统药物治疗不良时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该手术操作十分复杂,加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组织显露时间过长,导致手术时间较长,易损伤患者输尿管,进而增加术后感染的概率,临床应用局限性相对较大[5-6]。B-Lynch缝合术作为一种压迫式的缝合手术,通过加压患者子宫前后壁,利用对于肌层血管的压迫,能够缩小患者的子宫容积以及剥离面,进而充分发挥出纵向挤压的作用,对于挤压患者子宫壁弓状血管的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能够刺激患者子宫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血流的速度,具有操作简单以及易于实施的优势,能够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对患者输尿管的损伤,更利于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7-9]。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10]的结论吻合。临床认为,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如下:①全身原因。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将会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导致宫缩乏力或者宫缩不协调的情况。②子宫原因。由于产妇的子宫肌纤维发育不佳,子宫肌瘤的存在也将会导致宫缩乏力的情况。③产科原因。伴随产程时间的延长,将会大大消耗患者的身体机能,甚至出现全身衰竭的情况,此时增加了宫缩乏力的发生率。此外,巨大儿、羊水量多等原因导致患者肌纤维缩复能力大大降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因此,采取欣母沛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B-Lynch缝合术进行联合治疗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

总的来说,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量,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猜你喜欢

母沛出血量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时机选择分析
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相关思考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