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望失验视角的实习满意度比较研究
——基于酒店、高校、学生的访谈

2020-03-09杨春方

江苏商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习生经理岗位

杨春方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510303)

一、导言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增长,旅游总收入与总人次每年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成为全球增速最快、规模最大的旅游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各旅游院校招生人数也迅速增长,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主要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合计2641所,比2005年的1336所增加了98%。然而,旅游业高速增长与旅游院校招生同步扩大的同时,中国酒店行业却一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员工严重不足(Yang et al.,2016)①。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留在酒店行业的却不到20%,就业形势日益严峻(Wu et al.,2014)②。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招聘和留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对于保持酒店企业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Kusluvan&Kusluvan,2000)③。而毕业实习则是酒店展示企业形象,低成本吸引和招聘大学生的重要途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正是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导致他们放弃了在酒店工作的意向,甚至最终退出了酒店行业(Park,Kim,&Lee,2017)④。这不仅影响了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意味着每年几十亿元公共教育投入的损失。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高度关注酒店行业毕业生的实习体验和实习满意度问题(Zhao&Liden,2011)⑤。

二、文献综述

学者们对旅游和酒店行业毕业生实习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特别对实习价值、实习满意度、实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的研究日益深入。

(一)实习的价值与意义

实习的价值已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肯定。研究表明,实习能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Chang&Chu,2009)⑥,学习在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技能 (Daniels&Brooker,2014)⑦,可以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经验的融合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Jiang&Tribe,2010)⑧。此外,实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一个现实的预览(Siu et al.,2012)⑨,提升行业和岗位技能(Robinson et al.,2008)⑩。研究表明,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比没有实习经验的毕业生能更快地获得工作机会(Kwok,Adams&Price,2011)⑪。

从实习企业的角度来看,实习生实习可以为企业带来创新性的想法,是企业低成本选拔和招聘人才的重要途径(Govender&Taylor,2015)⑫。实习也给高校带来了好处,它使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更新课程内容(Zopiatis,2007)⑬。在招生方面,提供良好实习机会的学校比其他学校更有优势,因为学生及其父母认为良好实习有利于毕业后找工作(Yiu&Law,2012)⑭。

(二)实习对就业意愿的影响

实习的感知质量和实习满意度被证明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满意的实习经历激励酒店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进入该行业,并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Chathoth et al.,2011)⑮。Wen等人(2018)⑯对中国大陆酒店的研究表明,学生毕业前在酒店行业工作的时间越长,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在韩国,研究发现,当大学生有酒店实习经验时,对行业的看法更加积极(Park et al.,2017)⑰。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毕业前有实习经历的女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倾向于在酒店行业工作(Chuang&Dellmann-Jenkins,2010)⑱。

尽管学者们普遍强调满意的实习经历对学生职业生涯或行业选择的重要性,但更多的研究发现,正是实习的不满意经历降低了毕业生在酒店工作的可能性(Robinson et al.,2015)⑲。 龚敏(2018)对中国实习生的调查发现,认为“实习有利于自身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仅为5.41%。Richardson(2008)发现,近50%的学生在酒店行业实习后对自己在行业的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并打算离开这个行业㉑。新西兰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酒店行业的工作经验越多,他们对酒店业的态度越消极(Chan,2017)㉒。

(三)期望失验理论(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 Theory)

以往研究中,衡量实习效果的关键指标就是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实习满意度的形成可以用经典的“期望失验”理论模型(Oliver,1980)来解释㉓。 根据该模型,满意度是基于感知相对于期望的评估。这里的期望指学生实习体验前的看法,感知指学生实习体验后的看法,两者之间的差距表明一个人的满意度水平(Lam&Ching,2007)。如果感知确认了预期或优于预期(正失验),得到满意;如果感知低于期望(负失验),则不满意㉔。

在实习期望方面,大多数研究表明,实习生的期望普遍表现为职业发展、工作环境、所接受的培训类型、足够的报酬、自我实现的感觉或在实习过程中扮演有意义的角色。(Kim&Park,2013㉕;Edwards,2010)㉖。 Eakins(2000)提出,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可以为这些任务承担责任,并认为这些任务对组织有贡献㉗。

在实习感知方面,Cook等人(2004)发现,良好的实习感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信心㉘。Lee(2008)指出,实习提升了学生对企业的感知,学生认为自己对组织的功能、职业期望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自己的动手能力、适应能力、领导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㉙。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酒店行业实习生的感知普遍低于他们的预期 (Singh&Dutta,2010)㉚。这种期望与感知之间存在的差距,表现在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工作保障和实际工作环境等方面(Richardson,2010)㉛。 Kong 和 Baum(2006)㉜发现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认知与低报酬、低社会地位、工作不安全感以及长时间的工作相关。因此,做好毕业生实习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平衡,缩小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距成为实习成功的关键(Li&Li,2013)㉝。

(四)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实习及实习满意度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意愿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些研究中涉及中国的并不多。有研究表明,在国外主流文献中,1978年至2008年间,只有不到1%的文章涉及中国的酒店和旅游业(Tsang&Hsu,2011)㉞。而中国酒店行业员工的短缺及毕业生的高行业退出率又凸显这一问题的迫切性。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中国酒店实习生满意度低的原因及其与行业退出的关系。

其次,以往研究多从学生的单一视角出发研究实习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然而,任何实习活动都是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的结果。学生的实习感知只是对酒店支持与学校参与的主观反映,根源在于酒店与学校(Solnet et al.,2009)㉟。因此,本文以期望失验理论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从酒店实习的三个主体,即酒店、学校、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比较各方在酒店实习中的期望、感知及满意度差异,以更有效地探究学生实习满意度低及行业退出的原因。

此外,学者们对实习问题的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只有问题,没有答案,开放式地沟通、面对面地交流,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各方对旅游业和酒店业的丰富感受以及实习经历对学生择业意愿的影响(Robinson et al.,2015)㊱。

三、研究方法

为了探究酒店实习参与各方的期望与感知,通过判断抽样的方式选取访谈的样本,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资料。定性研究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取决于样本的典型性与代表性。为此,我们精心挑选了广州市参与实习工作的7位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或人事总监 (6位5星级,1位四星级),7位公立本科高校实习指导教师(211院校1所,普通本科院校3所)、9位酒店实习生(211院校3位,普通本科6位)作为访谈样本。

访谈中,无论对酒店经理、高校教师,还是实习学生,我们访谈的问题都统一为:1.您对实习(实习伙伴)的期望是什么?2.您对实习的总体感知如何?3.您对实习是否满意?4.您认为该如何改进?

访谈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访谈时间为2019年2月至4月。我们先征求每一位受访者的同意,并告知对方我们要访谈的主要问题,约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在访谈中进行认真的笔记并录音,访谈后进行校对补充并整理核实,汇总成详细的文字资料。

四、研究结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反复阅读与修正,提炼与编码,从每一段文字中找出相应的主题与关键词,并进行相同主题与关键词的合并与汇总,我们得出酒店经理、实习指导老师、实习学生三个主体的实习期望、实习感知的高频关键词汇总表。具体见表1。

表1 酒店经理、指导老师、实习生的期望与感知高频关键词

(一)酒店经理的实习期望与实习感知

1.酒店经理的实习期望。从经理酒店的实习期望来看,7位经理中有5位经理都提到了 “新鲜血液”一词,他们普遍认为,高校实习生年轻,有活力,能给企业带来创新性的观点和想法。下面是两位酒店经理的看法:“对企业而言,实习生年轻、活泼、上进,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能促进员工队伍年轻化,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时刻使企业保持活力,在工作服务上做到与时俱进。”“高校实习生综合素质比较高,专业知识丰富,经过公司的岗位培训后,能快速达到基层管理或中层管理者水平,为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断带来新鲜血液。”此外,酒店经理也期望,通过招聘实习生缓解公司岗位空缺及季节性用工不足,并降低酒店用工成本。有经理说:“我们公司属于旅游酒店行业,有淡旺季之分,为保障旺季期间的业务接待正常有序地进行,我们希望通过实习渠道补充人员。”“我们招聘实习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节省企业用工成本。”

在对实习生的期望方面,4位经理都强调了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3位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2位经理提出实习期最好在半年以上,要热爱酒店行业。一位酒店经理强调:“我们一般会优先考虑旅游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此外,我们的工作岗位需要经过一系列培训才能达到岗位要求,因此我们更欢迎实习期较长的学生和院校。”

2.酒店经理的实习感知。对于实习感知,7位酒店经理中有5位表示,实习生综合素质都很高,3位表示实习达到了解决公司用工短缺的目的。一位经理指出:“本科实习生的素质及接受能力普遍较高,对于岗位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要是安排的岗位都能安心且独立地开展工作。”从各用人部门反馈的意见中可以得知,用人部门对本科实习生都非常满意。

3.酒店经理满意度及实习改进建议。对于实习是否满意,6位经理都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有一位经理虽然表示不太满意,但不是对实习本身不满意,而是因为实习生留职的太少。对于具体的改进建议,5位酒店经理强调要加强校企方面的沟通,2位经理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解决学生管理问题,以及降低学生对实习的过高期望。“一切都是沟通问题。学生的表现、企业的做法大多情况下学校并不知情,这需要校企间定期沟通,这样有助于企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需求,也有助于学校了解企业的情况。只要能做好校企之间的沟通工作,所有的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期望与实习感知

1.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期望。谈到实习期望,大多数实习指导老师都期望较低,认为实习更多的是为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教学任务。但7位实习指导老师都强调了期望通过实习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习目标有两个,从学校角度来看,实习是为了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任务,从学生的角度,实习可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对于实习企业,有6位老师希望实习企业能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岗位,有2位老师期望实习企业能有良好的管理和品牌形象。“刚开始挑选实习企业时,我们期望实习企业给学生更高的薪资待遇,但后来交流发现,学生更看重岗位的学习价值,更希望去品牌形象良好的大酒店实习。所以,我们现在以学生的标准为标准,通过双向选择,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实习单位。”

2.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感知。有4位实习指导老师认为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支持程度不高,形式主义较严重,也有2位老师认为实习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机会。“总体来看,当前实习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实习缺乏规范性且深度不够。企业能够把对学生的培养放在第一位的很少,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这也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发展的最大原因。”尽管知道实习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习指导老师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位老师说:“有时候,学生向我诉苦说酒店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使用,要求我跟酒店沟通。酒店方面又诉苦说,学生期望太高,不能吃苦,还抱怨我们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剧矛盾。交涉多了就知道了,其实每个酒店都一样,我们很难控制或改变酒店。”

3.实习指导老师的满意度及实习改进建议。7位实习指导老师中,5位表示对实习不满意,2位表示比较满意。提出的建议主要是要求企业增加对学生实习的培训与投入,也有老师提出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沟通。“企业不能仅从短期经济利益出发来参与校企合作,甚至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要长期合作,企业要切实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学生提供有技术含量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实习生的实习期望与实习感知

1.实习生的实习期望。9位实习生中,有6位实习生提出期望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5位提出期望通过实习了解酒店的经营运作,学习酒店管理技能。有3位提到了岗位技能,2位提到了英语口语。“我希望实习能够帮助我更加了解酒店行业,尤其是五星级酒店的待客之道。此外,我还想通过实习亲身体验一下长时间在社会上工作与在学校学习的差别,为日后就业打下心理基础、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有学生干脆一一列出了自己的实习期望:“(1)提高自己的工作实践能力;(2)适应社会,锻炼胆量,为日后走上社会做好准备;(3)提高自己待人处事方面的能力;(4)锻炼英语口语。”在对实习企业的期望上,8位学生希望实习酒店最好是学校的实习基地,这样比较可靠。有6位强调了实习企业的品牌形象。“第一次出来工作,选择参加集中实习,更有保障。这家酒店也是我们专业的实习基地,而且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过,留下的印象不错。所以便选择了这家五星级酒店。”

2.实习生的实习感知。有7位实习生认为,实习期间薪酬较低。有6位同学强调酒店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有4位同学认为酒店升职机会小,有3位同学提到实习工作枯燥简单、食宿条件差。“实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强度大,难以适应。餐饮部高强度的工作和早晚班时间错乱导致作息不规律,在工作和休息之间难以找到平衡。身体上吃不消,引发心理的不平衡。明明是以管培生名义招进来,实际工作就跟帮工一样。我一度想要放弃这份实习。”“工作氛围不好,上下级之间等级比较明显,得不到尊重。员工订单出错要自己赔偿损失,对于月薪不到两千的实习生来说这样的赔偿让人吃不消。赔偿一张订单基本上一个月就白干了,有可能还得倒贴。工作压力非常大,担心自己工作出现差错,但是这些差错很大部分是培训不到位导致的,感觉上级应该承担连带责任,但实际并没有。”

3.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及实习改进建议。对于实习总体上是否满意,9位同学中有8位回答不满意,一位回答满意。对于是否愿意留下来转为正式员工,9位同学一致予以否定。“对这份实习不满意。通过实习我了解了酒店运作的大概流程,对酒店行业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不考虑转正。酒店的工作简单重复,枯燥无味,缺乏挑战性,也学不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作为职场新人,我希望能有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培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酒店业作为传统行业,个人发展有限。”“总体来说,就实习本身而言,我是比较满意的,酒店的主管、领班以及同事都很好相处,工作很开心。但从日后的就业来说,可能我并不会选择继续留下来工作。首先,酒店行业起点太低,一进入酒店,你只能当服务员。还有就是酒店的上升空间狭窄,员工的职业规划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最后,酒店行业工作太辛苦,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与自己接受的教育水平不成正比,并且工作中承担的风险比较大。”

对于如何改进实习效果,有6位同学提到要加强沟通,包括学校老师与实习酒店的沟通,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5位同学提出酒店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训与投入,5位同学提出学校应重视学生实习及增加对实习生的帮助与支持。“学校对实习酒店了解不够充分就签了实习协议,然后把我们分到酒店基本上就不理了。酒店对实习生的培训不够,只教会学生基础工作,无法深入了解酒店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实习半年,可能有一半时间都是浪费的。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实习,也是导致我们酒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转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访谈,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如下结论:

1.酒店经理的实习期望与实习感知质量最高。任何实习企业都是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不一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一纸协议无法掩盖企业对现实利益的考量和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压缩的需求、员工的严重短缺,都使企业将利润目标往往置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上,将招聘实习生当成了解决员工短缺与节省成本的最佳选择。实习生一般都比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英语交流能力较强,也不会像老员工那么挑剔,实习待遇也低于正式员工,对酒店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高素质、有活力、易管理、低成本的用工群体,对提升酒店形象及服务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几乎所有的酒店对实习合作都相当积极,所有的酒店经理都对实习合作抱有很高的期望,实习感知质量很高,实习满意度也高。

2.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期望与实习感知质量都较低。对于实习指导老师来说,他们期望通过实习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就业素养,这对于酒店管理这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对学校来说,寻找到一家合适的实习单位非常困难。因为在酒店里,有价值的高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很少空缺,即使空缺,让学生去顶岗也需要付出很高的培训成本与较长的培训时间,在3至6个月的实习周期里,学生可能培训还没完成或刚刚熟悉岗位就得结束实习或离岗。而实际上,酒店最缺的正是低技术的普通员工,所以,从客房预订、酒水餐饮到礼宾员都成了最常见的实习岗位,这与学生的实习期望存在巨大的落差,从而导致学生实习的不满意。尽管实习指导老师都知道其中原因,甚至与酒店进行协调交涉,但酒店趋利性的内在动机与外部刚性约束的缺失,使沟通协调往往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实习指导老师对实习的期望与体验都日渐降低。

3.学生的实习期望很高而实习感知质量最低。对于学生来说,实习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真正的工作,特别是对那些本来就喜欢酒店行业的学生来说,大家都对实习充满了新奇与期望。期望通过实习将自己多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期望了解酒店的经营与运作情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然而期望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落差,单调枯燥的工作、低价值的岗位、没有尊严的劳作、高强度的付出、低水平的薪酬、较低的升职机会,这些都使实习生感到极大的失望。同时,实习期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春年龄,总是期望能得到更多的理解、肯定和尊重。然而,学校里简单、平等、无忧无虑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被企业多元的上下级关系、师徒关系所取代,习惯了被宠爱、呵护的大学生,在企业里却成了被呼来唤去的低级工,甚至经常被上级批评、被工友嘲讽。生理上的疲惫加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导致了学生实习上的不满意和对酒店行业的厌弃。我们可以用表2来描述三个实习主体期望与感知的对比。

表2 酒店经理、指导老师、实习生的实习期望与感知比较

(二)研究建议

综上所述,酒店经理、实习指导老师、实习生三个主体实习期望与实习体验的差异,以及三者的实习期望的错位,导致了各自实习满意度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增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的意愿,需要三个主体共同努力。具体的建议如下:

1.酒店要对实习期望重新定位。酒店是提升学生实习满意度最重要的主体,酒店对实习期望的反思与重新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求酒店不能仅仅局限于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应从长远出发,在单一的实习用工期望中纳入更多的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等社会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有尊严、有价值的实习岗位,而不能以从基层做起为借口,将学生统统安排为服务员、礼宾员、接线生。要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安排有挑战性的工作,如对专业知识、计算机、英语、管理能力等要求较高的岗位,激发大学生的工作潜力,让他们劳有所得、学有所获。要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加大实习生培训投入,确实提升实习生的职业技能。要将绩效、技能、学历纳入实习生薪酬方案之中,形成能反映实习生价值的激励性薪酬,避免单一的实习生津贴。要形成轮岗轮训制度,减少实习生的实习倦怠,激发大学生的工作激情。要定期与实习生沟通,形成在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关心实习生、帮助实习生的良好氛围。要坚决反对把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这是对学生的剥削,有违实习的道德底线,长期来看,将导致大量的优秀毕业生离开酒店行业。

2.实习高校要加强对实习的组织管理。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实习的协调、组织、管理等工作。一是要选择好实习单位,提前对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实习岗位性质和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进行认真考察,审慎选择实习单位。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在实习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期望与保护学生利益。如选择实习酒店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各酒店参观见习,然后通过投票打分的形式,确定入围的实习酒店。实习招聘时,可让多家酒店竞争宣讲,让他们提供不同的岗位让学生自主选择,确保学生进入满意的实习企业和实习岗位。实习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严格落实实习生定期看望制度、实习生安全保障制度、实习期间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制度等,加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交流与沟通,保证实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实习结束后,要通过学生与指导老师的评价打分,对实习企业进行评级定星,为下一次的实习合作提供借鉴。

3.实习生要端正自己的实习态度

首先,实习生要理性地评价自己。尽管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与理论素养,但在企业看来,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缺少必要的技能,难以承担重任。并且眼高手低现象比较普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干。有的大学生习惯了家里、学校的安逸生活,到企业后不能吃苦,拈轻怕重,甚至不能遵守正常的上下班时间,迟到早退,自由散漫等。所以,要好好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陷,降低自己的实习期望,踏踏实实地工作,真正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心理转变。

其次,实习生要端正自己的实习态度。实习是大学生学习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阶梯,接触社会的桥梁,是实现大学生全面提升的必由之路。所以,大学生实习要学习专业技能,也要学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能力。学习专业知识是实习,端茶倒水、与人沟通、培养职业精神,也是实习。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很重要,但不计私利、敢于奉献、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等更为企业所看重。所以,要把实习中的大事小事都看成是锻炼自己的难得机会,把实习中的艰苦困难当成是锻炼自己耐心、韧性的好时机,不断反思总结,调整提升。遇到问题首先从自己找原因,多付出,少索取。这样,实习企业就会给你贴上认真、负责、踏实、肯学、任劳任怨的标签,自然也会给你更多工作责任与挑战性岗位,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注释:

①Yang H,Cheung C,Song H.Enhancing the Learning and Employability of Hospitality Graduates in China[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6,19:85-96.

②Wu B,Morrison A M,Yang J K,Zhou J L,Cong L L.Cracks in the Ivory Tower?A Survey-Based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Tourism Education and Educators in China[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4,14:26-38.

③Kusluvan S,Kusluvan Z.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of Undergraduate Tourism Students towards Working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251-269.

④Park S A.Kim H B,Lee K W.Perceptions of Determinants of Job Selection in th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dustry:The Case of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Tourism,2017,16:422-444.

⑤Zhao H,Liden R C.Internship:A Recruitment and Selectio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1,96(1):221-229.

⑥Chang D Y,Chu P Y.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in Action:A Case Study of the Integrated Internship Program in Taiwan[J].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Education,2009,21(1):6-16.

⑦Daniels J,Brooker J.Student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Implications for Graduate Attributes and Work-Readiness[J].Educational Research,2014,56(1):65-76.

⑧JiangB,TribeJ.‘TourismJobs-ShortLivedProfessions’:Student AttitudestowardsTourismCareersinChina[J].Journalof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0,9(1):4-19.

⑨Siu G,Cheung C,Law R.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Future Career Intention of Hotel Intern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12,12(2):188-215.

⑩Robinson R,Barron P,Solnet D.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Event Management Education in Career Development:A Study of Student Experiences[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s and Tourism Education,2008,7(1):4.

⑪Kwok L,Adams C R,Price M A.Factors Influencing Hospitality Recruiters’Hiring Decisions in College Recruiting[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Tourism,2011,10(4):372-399.

⑫Govender C M,Taylor S.A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Partnership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 to Gain Employment.South Af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2015,46(2):43-59.

⑬Zopiatis A.Hospitality Internships in Cyprus:A Genuine A-cademic Experience or a Continuing Frust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19(1):65-77.

⑭Yiu M,Law R.A Review of Hospitality Internship: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Students,Employers,and Educator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12,12(4):377-402.

⑮Chathoth P K,Mak B,Sim J,Jauhari V,Manaktola K.Assessing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ross Culture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U.S.and Indian Full-Service Hotel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1,30(2):233-242.

⑯Wen H,Leung X,Li X,Kwon J.What In?uences Chinese Students'Intentions to Pursue Hospitality Careers?A Comparison of Three-Year versus Four-Year Hospitality Programs[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8,23(8):70-81.

⑰Park S A,Kim H B,Lee K W.Perceptions of Determinants of Job Selection in th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Industry:The Case of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Tourism,2017,16:422-444.

⑱Chuang N K,Dellmann-Jenkis M.Career Decision Making and Intention:A Study of Hospitality Undergraduate Students[J].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2010,34(4):512-530.

⑲Robinson R N,Ruhanen L,Breakey N M.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ternships:In?uences on Student Career Aspirations[J].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5,19(6):513-527.

⑳龚敏.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满意度及其对择业意向的研究——以长沙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8,(7):65-70.

㉑Richardson S.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Students’Attitudes toward a Career in the Industry: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08,8(1):23-46.

㉒Nachmias S,Walmsley A.Making Career Decisions in a Changing Graduate Labour Market:A Hospitalit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5,17:50-58.

㉓Oliver R L.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0,17(4):460-469.

㉔Lam T,Ching L.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n Internship Program:The Case of Hong Ko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7,26(2):336-351.

㉕Kim H B,Park E J.The Role of Social Experience in Undergraduates’Career Perceptions through Internships[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3,12(1):70-78.

㉖Edwards J.Young Professionals Pave Their Own Path to Development[J].American Water Works Association Journal,2010,102(8):36-41.

㉗Eakins P.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Work Placements[J].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2000,35(2/3):61-70.

㉘Cook S J,Parker R S,Pettijohn C E.The Perceptions of Interns:ALongitudinalCaseStudy[J].JournalofEducationforBusiness,2004,79(3):179-185.

㉙Lee S A.Increasing Student Learning:A Comparison of Students’Perceptions of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Their Industry-based Experiential Learning Assignment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08,7(4):37-54.

㉚SinghA,DuttaK.HospitalityInternshipPlacements:Analysisfor UnitedKingdomandIndia[J].JournalofServicesResearch,2010,10(1):85-99.

㉛Richardson S.Generation Y'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a Career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y&Tourism,2010,9(2):179-199.

㉜Kong H,Baum T.Skills and Work in the Hospitality Sector:The Case of Hotel Front O?ce Employees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6,18(6):509-518.

㉝Li L,Li J.Hospitality Education in China:A Student Career-Orient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Tourism Education,2013,12(1):109-117.

㉞Tsang N K,Hsu C H.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o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Journal Publi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1,30(4):886-896.

㉟Solnet D,Kralj A,Kay C,Deveau L.A lodging Internship Competency Model:Enhancing Educational Outcomes through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J].Journal of Hospitality&Tourism E-ducation,2009:21(4):16-24.

㊱Robinson R N,Ruhanen L,Breakey N M.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ternships:In?uences on Student Career Aspirations.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2015,19(6):513-527.

猜你喜欢

实习生经理岗位
经理的难题
挑剔的经理
捎你一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夜半买驴的南航经理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