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文化能力大赛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2020-03-08唐佳敏陈嘉奇李蒙李玥杨漾

大学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竞赛培养

唐佳敏 陈嘉奇 李蒙 李玥 杨漾

[摘要]基于“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网上调查、教师访谈等形式展开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实证调研,考察了不同专业及地区大学生当前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状况、模式及成果,检验大赛促学成效研究表明:(1)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不够理想——不同专业的跨文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普遍水平低下;不同地区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差异大,但跨文化能力差异小;师资力量仍有待提高。(2)培养模式以传统授课为主,缺乏实践环节。(3)大赛提高了大学生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促学成效仍不显著课题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可行之策。

[关键词]竞赛;跨文化能力;培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 02-0161-04

在21世纪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对于大学生而言,高等教育和工作环境中日益增长的文化多样性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去进行跨文化的调整和管理潜在的文化适应压力[1]。学科竞赛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2],“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以下简称“跨文化能力大赛”或大赛)应运而生,本研究则基于该大赛而展开。

跨文化交际能力(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iTi-petence,ICC)这一概念最早由Hymes在1972年提出,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了大量研究调查和讨论。他們普遍认为,跨文化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者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3]。国外影响较大的跨文化能力维度都大致将跨文化能力分为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四个维度[4-8]。

国内外跨文化研究的历史相当新,第一批出版物距今不到50年[9]。国内主要集中在近30年,纵观国内跨文化能力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主要针对英语教学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10-12];21世纪最初10年间开始涉足不同领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13-15];近10年间,研究者们对跨文化的内涵、维度、组织架构等进行了深层探究,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技能学习具体过程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模式、测评体系的理论构建等也进行了研究[16-18]。研究愈加深入。

国内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体现于:(l)缺乏契合国情、多角度的针对目前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的系统调查;(2)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实证研究较少,一些相关研究普遍缺乏数据支撑[16];(3)跨文化能力培养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成果有限,适用性欠缺。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定量与定性结合,参考跨文化能力大赛评价指标,在全国范围内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展开多维度跨文化调研,以全方位探究目前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状况、模式及成果,检验大赛的促学成果并对当前高校培养模式和大赛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跨文化能力大赛简介

“跨文化能力大赛”从2016年开始创办,旨在推动相关教学实践环节的发展,培养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角度来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赛制

大赛在举办过程中赛制不断升级,举办第二届大赛时赛制发生较大变革,如表1所示。选手理解跨文化冲突、编写预案的能力以及选手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也被纳入了大赛的考察范畴[19]。大赛趋于成熟,开展情况较好。

(二)大赛规模

图1所示,“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跨文化能力大赛从2016年起成功举办了3届,参赛院校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26所,参赛的重点大学(包括“211工程”“985工程”及其他重点大学)数量呈增长趋势,反映出大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正不断提高,大赛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2018年组织者首次发起了全国邀请赛,规模不再局限于上海的高校,参与者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湖南等17所高校.

(三)大赛与研究的联系

大赛的出现引发了学者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注和研究。大赛作为检验与推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媒介,展现出的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欠缺是进行本研究的一个诱因。此外,该大赛依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一情感一行为”框架构建[19]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完整的科学参考体系,成为本研究问卷设计的主要参考标准。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双向研究,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将大学生按专业分为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按省市的发达程度划分为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将教师按照工科、文科的专业背景进行分类。

问卷发放范围是全国各高校的不同专业学生,共发放及回收问卷255份,均为有效问卷。访谈对象为不同专业的大学教师,参与访谈教师人数为10人,其中工科教师5人,文科教师5人,文科教师中英语专业教师3人。

(二)研究方法 多维度的问卷调查涉及10大板块:跨文化基础知识、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学校跨文化教学现状、跨文化能力大赛认知、跨文化能力学习的态度、跨文化能力的白我评价、跨文化能力运用、教学环节建议、跨文化能力培养建议。问卷的问题设计为4个层次:基础型问题、评估型问题、考察型问题、开放讨论型问题。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师访谈从4个方面设计问题:跨文化能力的理解、开设跨文化能力课程必要性、学校跨文化能力课程设置情况、教学短板。访谈旨在从教师的立场了解其对跨文化培养的态度及其对学校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的看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专业的跨文化能力普遍水平低下

255名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英语专业人数为38人,非英语类专业人数为217人。

表2显示,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跨文化能力大赛了解程度、跨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程度、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跨文化能力白评上呈显著差异,学校对两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数学现状与课程设置呈显著差异;跨文化理解、跨文化能力学习态度、跨文化能力应用上差异不显著。大学内关于跨文化能力课程的设置上,偏向于英语专业,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考量较少,55.26%的英语专业学生表示上过跨文化能力课程且有效果,而47.46%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此类课程或不清楚。

图2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总体得分均较低,即不同专业的学生显然在跨文化能力上有差异,跨文化能力水平都在较低的层次。

(二)不同地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差异小

255名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东部地区调查人数为170人,中部地区调查人数为65人,西部地区调查人数为20人。

表3显示,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在跨文化能力大赛了解程度、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跨文化能力学习态度上呈显著差异,其在跨文化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跨文化能力应用、跨文化能力白评上差异不显著;在学校跨文化能力教学现状与课程设置上差异不显著,三个地区的学校都缺乏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培养效果不明显。

图3显示,按发达程度对城市进行分类后,地区发达程度与大学生对跨文化能力大赛了解程度、跨文化理解、跨文化学习能力态度未成正比;地区发达程度与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成正比,其余能力差异不大。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发达程度仅对大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敏感性产生显著影响。

(三)培养现状不够理想,师资力量有待提高

表4显示,相比文科教师,工科教师对跨文化理解较薄弱;不同专业教师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同;80%受访的教师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跨文化能力课程,且仅有2/3的英语专业教师清楚跨文化能力课程开设情况并表示课程开设效果不错。结果反映出教师们自身较低的跨文化素养以及缺乏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

四、讨论与分析

(一)专业不同对跨文化的影响

英语专业相较非英语专业,尽管设置了跨文化能力课程,但两者在跨文化意识上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l)课程数量设置存在缺陷。(2)课程目的设置存在偏离。(3)课堂教学尚有不足,实践方面拓展乏力。现分析如下: 大多数高校在整个大学阶段只设置了一到两门跨文化课程,教师仅能基于文化理论的基本规律进行讲陵,导致出现学生知识短板问题,也难以深入改变学生的观念意识。从设置目的而言,跨文化课程应列为通识立用课程而非专业课程。大部分高校只为英语专业设置了跨文化课程,而忽视了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群,存在较大弊端;而将一切应用型课程理论化、应试化,义导致偏离原课程设立的初衷。学校的教学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普遍缺乏系统性、纵深性。教学设置表明跨文化陵课内容只是一种宽泛的、机械性的认识,除了填鸭式地传授了经典学者的理论研究结论,比如Hofstede的文化维度模式、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等外,没有更新的内容,且知识点十分零散不成体系。 (二)地区不同对跨文化能力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地区分类差异中跨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程度、跨文化应用能力态度的显著性(significance值)均大于0.05,说明地区差异不显著;跨文化意识与敏感眭地区差异的显著性小于0.05,说明该项在地区间差异明显。

原因如下:东部地区未能充分利用地区优势。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与国外交流程度高,大学生在该氛围下,较容易培养起跨文化的意识,但由于东部教学模式和中、西部地区相似,均缺乏系统性理论教学,缺少实践环节,故结果相似。调查还发现,各个地区的学生都对该大赛怀有较高的热情,但目前大赛推一范围窄,影响度有限。 (三)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对跨文化重視度不一 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师的采访中,教师对跨文化的熟知情况并不理想,表明教师对跨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可以推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也较难从跨文化的视角分析和传授知识。跨文化的意识培养除了跨文化课程的课堂外,还需要其他任课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这一环节细小而关键。

(四)教学培养改进建议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教学而言:授课对象逐步覆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从学术类转型到通识类,并增大实践的占比;授课方式兼顾静态(如翻转课堂、留学生共同课堂)和动态(如学校与跨国企业等涉外的组织对接、开展跨国志愿者等活动);建立具有完整的跨文化体系的文化检索网站。

对教师而言:开展教师研讨会,让不同专业的教师了解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将跨文化课程列入每个专业教师的培训课程,培养专门的跨文化教师团队。

对大赛而言:重视大学生普遍跨文化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这一研究结果,完善赛制,加大赛制中关于跨文化能力基础知识考量的比重;进一步拓宽大赛规模,邀请更多省市的高校参与,以大赛方式提升中、西部的跨文化水平。

五、结语

本研究对全国不同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水平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不够理想,培养模式以传统授课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大赛提高了大学生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视,但促学成效不显著。据上述结论,提出了跨文化能力教学培养和改进“跨文化能力大赛”的建议。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大学生需要在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一种跨文化的自我意识。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也是如此,需要长期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Sit. A..& Mak. A.S_&Neill. J.T. Does cross-cultural train-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enhance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A svstematic review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17(7):1-18.

[2]马军.试论大学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学习的促进作用[J].劳动保障世界,2016(6):30.

[3]Spitzherg,B.H.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petence. In L Samovar&R.Porter(eds.)[M].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Belmont. CA.: Wadsworth.1994.

[4]Chen.G.M.Relationships of the dimensions of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89(37):118-133.

[5]Chen.G.M.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mpetence[M].Hong Kong: China Review Academic Puh-lishers.2010.

[6]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7.

[7]Deardorff. D.K.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States [Ml. Raleigh, NC: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v.2004.

[8]Deardorff. D.K.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2006(3):241-266

[9]Baranova.L.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trends in cross-cul-tural training[J].Comparative Professional Pedagogy,2018(2):148-152.

[10]郭凤岐,郭献庭.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河北大学学报,1997(4):126-129.

[11]王勇.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1998(4):7-12.

[12]樊葳葳.外語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56-58.

[13]钟华,樊葳葳,秦傲松.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J].外语界,2001(4):19-34.

[14]庄恩平.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思考[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06(1):57-61.

[15]戴万稳,赵曙明,蒋建武.跨国公司跨文化伦理能力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7(1):148-152.

[16]吴卫平,樊葳葳,彭仁忠.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J].外国教学与研究,2013(4):581-593.

[17]张卫东,杨莉.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外语教育视角和实证研究方法[J].外语界,2012(2):8-16.

[18] 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80-88.

[19]张红玲,虞怡达,沈兴涛.基于竞赛的跨文化能力评价研究[J].外语界,2018(1):52-61.

[责任编辑:钟岚]

[收稿时间] 2019-03-15

[基金项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市级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1808002。

[作者简介]唐佳敏(1998-),女,上海人,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能力培养陈嘉奇(1998-),女,浙江人,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李蒙(1998-),女,湖南人,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李明(1998-),女,吉林人,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杨濛(1998-),女,山西人,本科大三在读,研究方向:跨文化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竞赛培养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