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文化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2020-03-08杨玉燕

纺织报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服饰文化旗袍

杨玉燕

(广州市简赛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1442)

1 岭南文化的特点

岭南文化由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孕育而成,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中不断吸取中原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独有的特点。

当前,广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孕育的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发展历程来看,在晚清时期达到了顶峰。随着我国区域文化不断发展融合,以岭南的“山水画”“服饰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作品备受社会各界的青睐,使岭南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岭南服饰文化因注入了东西方的新活力,受到了海内外的推崇。

1.1 岭南山水画的特点

作为五大画派之一的岭南画派,历经了四代传承,山水画创作一枝独秀。岭南山水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重点展现了其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及兼容精神的协调发展,这种精神一直贯穿于岭南画派创作全过程,为山水画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创新元素。

岭南画派第一代以高剑父为代表。他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和东洋画法,突破性地在《天地两怪物》中运用了飞机、坦克等现实素材,并以此为契机,将现实题材不断融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重点突出“实景写生”,带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第二代以关山月为代表。他一直主张“革新思想”,在创作时,将生活气息及时代元素创新融入岭南画的创作中,极大程度地突破了旧模式。他的代表作《新开发的公路》《俏也不争春》等山水画,气势恢宏、雄浑厚重,融合了他的创新思想。

第三代以陈金章为中坚人物。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大自然的启发。结合岭南画派的显著特征来重构心目中的山水,他的作品《江陵晓泊》《峡口》等体现了一种构造美感和现代感。

第四代以林丰俗为代表人物,主要以南方山水为基调,重点展现南方自然山水的质朴浓情、温润亲切。他巧妙地把握某个点或线来表达时代性,精于营造悠闲的视觉效果。他创作的《公社假日》将山水画的重心转回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表现了创新、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1-2]。

谈及岭南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艺术手法及形成的创新,可以看出其根植于社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新鲜、生动的时代风貌,如岭南山水画家梁世雄的作品(图1)。

图1 岭南山水画家梁世雄的作品

1.2 岭南服饰文化的特点

从岭南文化的3个特点看岭南服饰文化。

(1)由于本土的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岭南服饰文化具有喜流动的文化特点。受地理条件因素制约,我国岭南地区具有垂直性地域特征,横跨寒带、温带、亚热带等不同气候带。独特的气候特征造就了岭南服饰抗寒、适合耕作、可降温等独特属性。

(2)因秦汉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转移,中原文明不断融入岭南地区,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成为岭南文化的主体,汉族服饰文化发展为岭南服饰文化的主体。到了近现代,随着海外人士大量涌入,形成了广东对外来人和事物的文化包容性。

(3)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运输、通商集散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住在广州的外国人服饰大胆开放、色彩华丽丰富,见证了岭南文化在服装业的创新融合,进一步将国外文化融入岭南文化中,全面彰显了拓展进取的时代特征。鉴于此,岭南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及输入的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发展,使得岭南服饰成为近现代中国服饰流行趋势的引领者,其中,广式旗袍和婚褂尤为人们推崇[3]。

1.2.1 岭南广式旗袍

民国时期的旗袍元素,让旗袍成为我国最具风情的文化符号,其中,岭南的广式旗袍尤为突出。广式旗袍主要源于清末民初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女装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整体上呈现样式多元化、创新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现阶段的女装愈发得体,更加符合时代气质,尤其是我国的旗袍更是风靡全球。到了20世纪初期,旗袍及样式元素不断融入岭南文化中,具体表现为腰身宽松、袖口较大。至20世纪中期,旗袍样式发生显著变化,腰身、袖口逐渐缩小,垂直长度也变短。到了20世纪中后期,岭南文化在融入旗袍服饰元素后,广式旗袍加长,左右两侧开高衩,腰间更为紧贴,更是凸显了东方女性的亭亭玉立、修长审美气质。

1.2.2 岭南广式婚褂

在民国初期,岭南广式婚褂作为婚礼的主要服饰,主要用于双方女性家长穿着打扮。之后,逐渐演变成岭南新娘的结婚典礼服饰,并在广州一带沿用至今。在清末民初,贵族家庭开始将西方要素融入岭南广式婚褂设计中,例如在下摆和袖口处加上法国进口的蕾丝花边,再次证明了岭南服饰文化的来源。

2 岭南山水画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与创新融合

随着时代的变化,构建岭南文化服装设计体系逐渐受到各参与主体的重视,部分设计人员将岭南山水画元素应用到广式旗袍花样图案的制作中。当时受技术条件制约,并未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但依然深受消费群体的青睐,并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服装设计理念。此外,山水画作为我国中式服装设计的重要素材,被进一步推广应用,丰富了设计方式和图案布局,完成了局部到整体的有效过渡,甚至在服装设计领域掀起了一阵时尚风暴。岭南山水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画面,在服装设计上作为图案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和现代感。

2.1 岭南山水画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因长期将山水画图案应用到女性旗袍的设计中,相关服装设计人员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岭南山水画虽是服装设计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单纯地将其应用于女装服装设计中,难以做到创新融合,会使受众群体产生审美疲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固有思维并不利于设计师创新思维,进而无法设计出更具时代特征的服装。换言之,女性旗袍与岭南山水画融合机制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产生视觉上的冲击效果,可以有效地将山水画图案与东方女性线条美、气质美完美融合,达成传统美和现代感的有机结合。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发展机遇和严峻考验并存,难以将岭南山水画设计理念完美应用到女性服装上。因此,应充分发挥岭南山水画作品的文化优势,重点凸显气势恢弘、力学美感等特点,在男装的设计中加以提炼、归纳与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元素、多角度的男士服装设计风格与理念[4]。

2.2 设计实践案例

在2019年广东省“美丽乡村杯”创意设计大赛中,作者根据广东省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设计出具有广东岭南特色文化的服饰系列作品《依山傍水》(图2)。

图2 作品《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的创意来源于宋词,出自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这充分说明了依山傍水的重要性: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是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明清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的建设别出心裁,融合在岭南山水画卷中,别有一番风情。

盘扣作为岭南服饰的主要亮点,结合了当下流行的中国风潮流,参考了汉代服装连袖的设计特点。女装大体运用“A”型的廓型设计以及旗袍的二次创新立意,使用了古代的连体袖裁剪方式,凸显了中国风韵味。男装运用“T”型廓型设计,使用了斜门襟设计以及连体袖的裁剪方式,展现出中国风韵味。整体系列在复古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款式搭配,既有岭南文化元素,又有现代服饰元素,表现独特的创意。

3 结语

综上所述,岭南文化在服装设计上的创新融合,不仅可以对原有的服装设计进行创新,还能弘扬岭南文化,既满足了现代受众群体的审美标准,又全面提升了服装设计师的专业素质,确保了艺术设计和岭南文化的不断交融,开创了新时代的服装设计风格,让大众群体可以积极参与到岭南文化传承、发扬的全过程,形成了创新的岭南文化服装设计体系。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服饰文化旗袍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非遗视角台湾高山族(原住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
我来说说旗袍美
旗袍找不同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
《粤海风》与我的岭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