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融入”工作做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探究

2020-03-04彭芳梅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融入基础价值观

彭芳梅 刘 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培育,党的十八大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党既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更高度重视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思政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肩负着教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神圣职责,在2018版教材专门设置第四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将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基础”课教育教学,是高校“基础”课教师的崇高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中央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做过论述和强调。就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而言,习近平在与北京大学师生进行座谈时提出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中共十九大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2]。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和强调中,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特别重视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因此,“融入”工作,可以说是对中央指示精神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二)课程性质的内在要求

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是“基础”课的鲜明特点。新时代的“基础”课程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精神、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等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作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广大教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解答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素养,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建设人才,这才是“基础”课程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现实需要

“主阵地”“主渠道”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定位,因为我们主要通过这个阵地、渠道开展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课程的功能定位,“基础”课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之中,除了专门章节设置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也分散融入在其他各个章节之中,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就在中国精神》一章中得以体现,诚信教育就在社会公德中教育中有所体现。“基础”课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使我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青年学生中得以传承,也能使青年大学生充分理解并贯彻执行我国当前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建设。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为高校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思想引领和价值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育教学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有机结合。具有高度概括性、高度抽象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学生的认知、理解、掌握、认同造成某种程度的困难。如何有效地发挥它的思想引领作用与实践行为的引导功能?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为此,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果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或者如果只重视实践教育而忽视理论教育,两种做法都是不科学的,都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既要在理论教育上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要注重实践教育、重视实践锻炼,可以利用党团活动、红色教育基地等载体,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真正收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效果。

(二)正面引导与反面纠错相结合

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纠错相结合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需要坚持的又一原则。正面引导,就是坚持正面鼓励,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注重知识、情感、意志、行动多个方面鼓励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础”课程改革中,充分关注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教师授课的基本前提。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不可能千篇一律、完全一样,难免会出现行为结果的不同。一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他们会将正确理论贯彻落实于实践行动之中,这就要坚持正面引导;对于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改变之前错误的旧观点、旧思想需要一段时间,就需要教师有充分的耐心,既要注重给他们正面的引导、又要注重给他们纠错改正,让他们在正面引导、反面纠错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基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坚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学需要坚持的又一原则。如果只单独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面对面地交流,尽管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与肢体语言的配合,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再辅之以线上教学相配合。因为新时代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中,可以说他们是新媒体技术的庞大受众群体,他们经常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尽管是一种辅助手段,但线上教学有着极大的优势,它能克服传统课堂教学单一讲授的弊端,用新媒体技术精彩地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要求,再配合QQ群、微信群等有效沟通手段,加上具有立体感画面的微视频,能够收到传统课堂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础”课教育教学的路径选择

(一)“融入”教学设计环节

“融入”工作首先要落实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主要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1.设计“翻转课堂”,采取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自讲。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自学自讲活动,引导他们求学探知、主动思考、深化认识,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现象。2.设计“情景表演”,让学生自排自演。通过学生表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景剧,使学生既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艺术感受力与创造力,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3.设计“诗歌创作”,让学生朗诵分享。鼓励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的诗歌创作,在诗歌的用词美、韵律美、节奏美中分享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美好。4.设计“视频赏析”,让学生深入思考。教师收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频材料在课堂上让学生赏析,引导学生从视频观看中进行个人思考,提炼个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观点。5.设计“音乐创作”,让学生感悟表达。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素材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在音乐传唱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魅力。

(二)“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因,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国民和民族身份。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而另起炉灶,恰恰相反,必须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来进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根基和土壤就是我国悠久、精深的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出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和浸染下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价值多元化、西方文化的肆虐给新时代的大学生造成了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加之社会阅历不深、感性至上与理性分析能力欠缺,一部分青年学生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情绪,容易出现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错误思想。对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立在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广大教师才能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文化选择及文化创造等素养,使他们懂得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对待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真正做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传统文化教育中,这可以说是“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三)“融入”学生参与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了人类价值观念发展的制高点,其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只有充分关注并高度重视主体的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逐步满足个体的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使个体认同国家的各项主张和要求”。[3]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是建立在信仰者的利益认同基础之上的,通过维护信仰者的根本利益,使得信仰者从心理上产生价值认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此,“融入”工作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注重以学生为本,引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不同,他们的价值观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是呈现出复合的特点。教师需要从青年学生自身的利益诉求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价值愿望、个体情绪以及实际需求,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将学生的“三观”实践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充分有效引导他们自觉认同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青年学子在积极参与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推动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充分彰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融入基础价值观
“不等式”基础巩固
我的价值观
“整式”基础巩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