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

2020-03-04胡旭祎

林区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园本领域幼儿园

胡旭祎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 350108)

一、引言

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从教育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凸显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核心素养,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1]。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强调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可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园本课程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幼儿现实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幼儿园根据自己的办园理念和具体特点及现有条件,由园长、幼儿园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出来的课程[2]。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开端和起点,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学习和卫生习惯,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必备品格和能力的萌芽与开端阶段。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发建设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以培养幼儿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标

园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最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要培养幼儿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既要符合幼儿园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把握住核心素养的精髓。由于我国幼儿园阶段的学校教育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和课程,一般只依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管理条例》等开展教育教学。其中《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参照与期望。因此,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要结合《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合理期望,以培养幼儿终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目标来开展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3]。

1.健康领域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以保障和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为首要任务。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在健康领域要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为目标[4]。幼儿园可以根据本园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来开发合适的体育活动,例如幼儿每年进行体检,如果体检的结果显示幼儿普遍有超重现象,那么幼儿园就可以开发健康饮食、有助于减轻幼儿体重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来帮助幼儿减轻体重,获得健康的身体;在幼儿的视力检查中如果发现有近视倾向的幼儿,那么幼儿园可以开发“保护眼睛”“我的眼睛最明亮”等有利于帮助幼儿保护视力的绘本阅读课程或者健康领域教学活动。幼儿园除了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之外,更应该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教师如果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发现有情绪不够稳定的,那么可以根据该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情绪和我是好朋友”的课程。健康领域的园本课程建设要结合本园幼儿的具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解决本园幼儿存在的健康方面问题和提升幼儿的健康水平。

2.语言领域

幼儿园在建设园本课程时,应多开展让幼儿主动表达的语言课。教师在日常中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发现幼儿想出游,那么可以开展“我的出游经历”的语言课,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领域的园本课程要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多表达,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5]。

3.社会领域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6]。在幼儿园中,可以开设与家乡相关的社会领域课程,例如福州的幼儿园可以开展“三坊七巷”的主题课程,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文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

4.科学领域

科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在对身边的事物和大自然的好奇中探索发现,不断增长自己的科学认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和好奇点,以此作为孩子科学知识的增长点[7]。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的草坪上十分开心地观察蚂蚁,那探索蚂蚁的生活就可以作为园本课程的建设点。

5.艺术领域

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8]。例如幼儿会画出黑色的太阳、倒着的房子等等。在艺术领域的园本课程建设中,要充分保护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二)以幼儿实际生活为园本课程的内容选择

在教育阶段的幼儿多为3—6岁,此时幼儿的思维处在前运算阶段,思维不可逆,多以自我为中心。幼儿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多来源于在实际生活中的感知、体验和操作[9]。因此,园本课程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来选择,使得幼儿能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并且能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例如,有些幼儿的家长是消防员,那么在开展安全方面的园本课程时,可以邀请消防员家长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中来,让幼儿直面消防安全知识;如果幼儿园在农村地区,则在社会领域的园本课程中可以让幼儿直接到农村的菜地、果园或者养殖场去观察和学习。

(三)以游戏为园本课程组织实施的基本手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10]。园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和独特价值也可以通过游戏这一基本活动得以实现。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有适当和丰富的游戏材料、充足时间和空间,因此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首先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其次在幼儿自发与自主的游戏中捕捉和挖掘有价值的内容,加以梳理转化为园本课程建设的内容。例如,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发地开火车去观光,那么幼儿园可以此观光的游戏来建设一个“我要去旅行”的园本课程,通过“开火车”这样的游戏,在语言领域让幼儿讲讲自己的旅行经历,在社会领域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主要景点和主要城市,以及了解外出旅行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等。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途径

(一)多种途径提升幼儿园的教师素养

教师的素养是园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素养的高低程度直接关系园本课程能否实现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幼儿园应当采用多种途径来提升教师的素养,例如,组织全员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布的重要文件,让教师领会文件精神,同时发表自己对文件的理解,然后邀请专家到幼儿园中开展座谈,让幼儿园教师进一步深入学习文件的意旨与内涵。在开发园本课程时可以带领教师去有优质园本课程的幼儿园观摩学习,让幼儿园教师直观地学习如何开发园本课程。

(二)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资源

幼儿园的现有资源是开发园本课程的重要条件,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现有环境,例如户外的体育设施、室内的区域活动资源、幼儿园的走廊空间等,以及与幼儿园相关的社区、家庭资源。例如开展卫生方面的课程,可以带领幼儿去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卫生所参观,开展消防安全方面的课程,可以邀请消防员家长来为孩子们做消防安全的知识讲授等。

(三)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的入园、晨检、如厕、吃饭、盥洗、睡眠等一日生活皆是课程。人在一生中学习到的最初的社会规则就是在幼儿园学习的,例如:学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午休;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幼儿在园里的一日生活其实是一个大课程,教师的园本课程教学可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有幼儿不爱惜粮食,吃饭时将饭撒得到处都是,教师可以在此时告诉幼儿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让幼儿明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园本课程建设意义

(一)为幼儿的后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作准备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育为幼儿后续的学校生活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也为幼儿迈向社会生活做了重要的准备,因此,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有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健康向上的个性以及生活学习的品质,为幼儿具备后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核心素养打下基础。

(二)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底蕴

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幼儿园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的文化底蕴显得十分重要。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则是幼儿园文化底蕴的一部分,园本课程的建设一方面表现为一种课程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以特色课程作为幼儿园文化,例如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莲花课程”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种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园本课程建设中,幼儿园面积较大的可以形成具有户外游戏特色的园本课程;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可以开发贴近大自然的园本课程;有的幼儿园内种有大量的银杏树,则可以开发以美丽的秋天为主题的园本课程,形成一种美丽秋天的幼儿园文化[11]。

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本身就是幼儿园的特色,这种特色经过园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建设,可以形成幼儿园文化,进而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底蕴。

猜你喜欢

园本领域幼儿园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爱“上”幼儿园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