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线上教学应关注的三个维度

2020-03-03刘冰

辽宁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俄国教学内容改革

刘冰

(沈阳市第二中学)

为了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相关工作的部署,保障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与有效性,作为一线授课教师的我们,积极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模式,于线上备课资源的准备与教学过程的推进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期对教学实践有所助益。

一、关注“学什么”:以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科要求

安排线上历史教学内容时,教师既要依托学校常规教学计划,更要考虑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和学习能力差异性大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调节教学内容与教学节奏。教师不能简单地将线上教学等同于直播新课,更不能为了推进教学进度而将线上教学设计成形式单一的“讲座”课,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感受与领悟过程。新授课应是线上教学的部分内容,如我每讲解2至3节新课后,都会进行知识整合课、探究反思课以及必要的习题课。此外,也并非所有的新课内容都适合线上教学,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只有比较容易拆分并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才更适于安排线上教学。

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各章节之间并无紧密的相继或因果关系,易拆分。以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为例,本单元共四课时,分别为俄国农奴制改革、埃及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四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相对独立,分别涉及世界近代史中的四个国家,有跨度,有新鲜感,易引发学生兴趣。这部分内容就比较适合安排线上教学。

教师不仅要确定线上教什么,更要确保家庭与学生在“学什么”问题上形成密切的配合。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需提前将线上学习的计划与任务单制定出来,对预习资料进行个性化推送。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为例,在线上直播之前,我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导学案(部分):

1.克里木战争

(1)战争目的:俄国与英、法瓜分和争夺

帝国“遗产”的斗争。

(2)影响: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当时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3)失败根源:落后的农奴制。

2.变革的呼声

【思维点拨】(1)克里木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各有其如意算盘,但战争结局是俄国战败,说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是无法抗衡的,战争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证明了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2)农奴制是一种腐朽、落后的制度,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关于历史教材与习题配备问题,因情况突发,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寻找电子版教材或使用“扫描全能王”软件,下载、扫描所需教材内容,再将其转化为PDF格式发送给学生,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依托,让家长了解学习的内容并给出必要的配合与督促。

二、关注“怎样学”:以“三个注重”保障教学有效开展

(一)注重精心选取线上教学内容

线上教学内容的精要,在于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线上历史学习任务的设置应遵循“为精不为多”的原则,即一节课只设计一至两个核心学习任务,表述简洁明晰,情境生动活泼,学习路径详细、具体。

仍以“俄国农奴制改革”一课为例,我设计了两个核心任务:1.通过阅读材料(略)与教材内容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从改革背景、内容、作用三方面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这两个核心任务既囊括了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勾勒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知识线索,又点出了易混易错的改革性质问题,突破了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注重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目前,线上教学平台愈加多样和完善,学校可以借助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等各网络平台实现直播教学,学生实时观看、适时互动;亦可使用UMU、PPT的录制旁白功能,或手机系统自带的屏幕录制功能等完成小专题的录播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势正在于可将实时课程与录播观看有机结合起来。如“日本明治维新”一课,内容庞杂,课时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的特点”问题的探究并不充分,我利用手机录屏功能将该课内容推送给学生,实现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展。此外,基于高中历史学科教师板书量大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展示课件和摄像头直播手写的方法。

(三)注重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与激励

心理学中的“赫洛克效应”告诉我们: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则比不予任何评价要好。在历史学科线上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教学评价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其实,线上表扬、激励学生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扬方式可以多样,表扬内容要落到细微之处。

三、关注“学得好”:以“两个保障”为高效教学护航

(一)保障网络集体备课

网络集体备课为线上教学提供教研支持。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备课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这种备课方式更容易发挥集体的力量,体现集体的智慧。如“北宋王安石变法”一课,所需史料众多,这时“云备课”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我校四位教师在微信群中先统一思路,再明确分工,分别负责变法背景、措施、影响以及不同改革之间比较这四个方面材料的搜集整理,最后进行汇总。这样,工作得到了分化,资源保证了共享,教学内容也更加全面和多样化。

在每次的线上备课中,教师都应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仅要讨论课件、教案,还要对教学困惑、课后反思或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研讨,从而真正调动自身积极性,保证线上教学顺畅高效。

(二)保障师生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交流为线上教学提供效果反馈。线上学习中互动交流是个难题,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增加互动机会。

首先,教学语言的设计要有对话感,避免长时间的独白,适当留有供学生思考的时间。其次,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情境设置不同的交流方式。例如,教师可在评论区中提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也可以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测试方式来收集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学生观看完录播视频或在线课堂后,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利用投票工具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最后,在线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给学生布置历史作业,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线上教学的特殊情况催生了教育多方面的变革,历史教师需要调整心态,积极学习网络技术,整合并利用好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有效实施历史线上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俄国教学内容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改革创新(二)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瞧,那些改革推手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1874年俄国兵役制度的改革及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