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优化的农村中学线上物理教学策略

2020-03-03杨军

辽宁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师生物理农村

杨军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

从2020年年初起,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模式。面对疫情,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做好线上教学”的号召,做了大量线上教学的实践模式与教学方式探索。作为一线教师,有责任、更有义务承担起这份重任。线上教学模式有一定优势,也有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对物理教学的负面影响较大,尤其对于农村中学来说,更是如此。农村物理线上教学应基于学生发展和物理教学的规律,针对存在的问题,寻找最优化的教学方式。

一、农村中学线上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线上的物理教学中我发现,受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线上教学本身弱点的限制,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找到这些问题并分析其对线上教学的影响,是优化农村线上教学策略的前提。

(一)网络不畅,影响教学效果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物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教师在线上进行知识传授时不能只单纯讲授,必须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演示、生活场景视频等作为依托,进行视频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这些视频不但需要在线上播放,必要时还需要学生下载保留。畅通的网络和足够的数据流量是这些能顺利进行的保证。农村中学的生源大都来自各乡镇驻地及各村,有的学生甚至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宽带很难普及到每个家庭。许多家庭日常主要依靠手机数据流量上网,而手机质量、内存以及接收网络信号的强弱等水平也良莠不齐。当播放的视频容量较大时,学生就很难畅通无阻地进行观看和下载。

如在学习“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时,有些学生对读数方法始终弄不明白,为了使他们更直观、更透彻地掌握这一内容,我利用实物录制了一个有关“读数方法”的讲解视频,在学习群中播放。由于视频时间过长,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顺利观看,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无法实验操作,缺少体验过程

物理是一门动手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学科,动手操作主要是指物理学习中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究、创新的精神,削弱学习兴趣,使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而线上教学恰恰凸显出这种不足,学生无法进行实验操作,缺少亲身体验的过程,使物理学习缺失了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一节课时,学习内容中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以及感应电流的方向,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用实验操作来探究,而线上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动手实验的需求,他们只能靠观看网上视频或“死记硬背”教师的讲解。这种理解是肤浅的、粗糙的,所谓“做一遍胜过看十遍”就是这个道理。

(三)情感交流缺失,学生兴趣不浓

线上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录播课程,一种是直播课程。录播课程,由于没有学生的配合,缺少面对面的师生交流互动,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而且教学节奏相对线下更快。“一言堂”式的视频内容,容易使课内设计的教学活动无法展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时激发出的问题、灵感缺失,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直播课程,虽然师生的交流互动较多,但有时字幕滚动过快,对话只能点对点进行,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需求都做出满意的应答。同时,教师在与某个学生进行互动时,其他学生是否在听,学生是否也在思考,基本无法掌控。有时教师随机提问,却找不到人,心不在焉、挂线人不在都有可能。不仅如此,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略显单调,如发一个笑脸、一个OK手势、一个鼓掌等,形式较为单一,程序化严重,缺少实际教学中师生眼睛对视的那种情感交流。时间长了,学生容易变得麻木,积极参与互动的兴趣也会慢慢减弱。

在学习电磁学中的安培定则知识时,线上和线下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在线下课堂上,教师介绍完安培定则的内容后,进行习题反馈训练,可以让所有的学生举起右手进行磁场方向的判断,或者选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其表示判断的手型。在判断中,学生间互相观察、指正,教师在学生中间演示、指导,课堂氛围极为热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与之相应的是,线上教学,学生反应平淡,教师只能依据屏幕显示的答案判断学生的对错,至于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无从知晓。

(四)缺乏有效监管,学习效率不高

线上教学,学生脱离了学校、教师的监管、督促,除了那些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能自觉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外,在基础薄弱的农村学校,很多学生处于自由放纵的状态,教师在网络上的监管效果较差。再加上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网络知识匮乏,物理知识懂的也少,因此经常晕头转向,线上不知学生学什么,线下不懂学生做什么。还有许多父母在外务工,学生由精力、学识都相对匮乏的祖辈隔代教育,年事已高的祖辈很难起到监管的作用。

线上教学两周后,我根据学生以往在校的学习情况,分类进行了调查反馈,很多家长反馈:有的学生在睡梦中被家长叫醒,起来学习,签到后转眼又睡着了;有的学生半夜不睡觉,家长教育后,狡辩说自己在学习,等把手机拿过来一看,原来是在玩游戏,看动漫。其中,有几位家长的反馈让我较为难过,在我的印象中,这几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上有较强的主动性、自律性,结果由于线上教学缺少教师的监管,学生开始变得散漫,得过且过。

二、农村中学线上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在农村的物理线上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优化线上教学的教学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大程度上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一)分解学习内容,克服网络不畅造成的影响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宽带和基站建设较为落后,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偏低,网络资源匮乏。尤其是PC互联网时代,宽带安装成本偏高,进一步降低了部分农民对互联网的接入速度要求。所以,农村中学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问题,一方面要注意直播的时间或录播内容不易过长,以免因网络传输不畅造成学生无法进入直播平台或视频无法播放。另一方面,要注意精选授课内容,最好能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把学习内容适当分解成几个小的模块,并把每个模块的内容录制成3分钟以内的短小、精练的视频。这样,既可以有效减少教师上传视频到网络的时间,又可以避免学生长时间等待接收视频或网络出现卡顿而导致死机的现象发生,尽可能地克服因网络不畅而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我把学习内容分成四个小部分:①定律形成的过程;②定律内容的内涵;③定律内容的应用;④惯性现象专题。在第一个小部分的讲解中,需要播放一个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视频,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视频时长约7分钟,上传、下载时间都很长。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顺畅地看完视频,我根据视频内容重新剪辑成三部分,每部分时长约为2.5分钟,播放完后,学生反映效果非常好。

教师在分解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寻找恰当的节点,保证知识内容的衔接性、完整性,否则容易导致前后不连贯、内容缺失,影响整体学习效果。

(二)关注日常物理现象,感受物理原理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揭示事物现象及发展的客观规律,贴近现实生活。我们应从生活现象中总结、概括出物理规律,再用于解释生活现象,揭示隐含在其中的物理科学,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物理。如人行走、奔跑与力学有关;耳听六路与声学有关;体温变化与热学有关;电饭锅、电磁炉、电视等家用电器都与电磁学有关……

虽然线上教学中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实验,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验感受物理原理,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如在探究“连通器液面升降,大气压强是否做功”时,很多学生对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认识较为模糊,为了使学生对连通器有更多的了解,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家里的洗脸盆下水管阻塞,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去观察下水管道,然后再提出解决方法。学生立刻开动脑筋,有的说找修理工,有的说用棍子捅,其中有一名学生认为,把弯管处的连接处拧开,把里面的毛发等杂物取出,重新安装好即可,而且拍了操作照片发到学习平台上来。还有一个学生认为不用这么麻烦,在水盆里注满水,然后用抹布在下水口处快速堵住、松开几次,管道就疏通了。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我让学生课后去观察并验证该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并找出这样做的理由。同时,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管子是U字型的,它起什么作用?结果又有很多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U型管是连通器,安装在洗脸盆和下水道之间,可以起到阻隔臭气的作用,这是利用连通器“气压相同时,左右液面相平”的原理。

这次结合实际的教学,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此后,有更多的学生开始关注、思考家中各种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并发在学习群中,供大家研讨。如家用开关里的红、黄、蓝三根线分别代表什么?铝锅放在电磁炉上烧水,水为什么烧不开?由于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学生学习、研讨的兴趣特别浓厚,有时不用教师解答,学生之间就自行解答了。

(三)采取多种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疫情期间,除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律性,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线上学习之外,也有部分学生还是依赖于家长的监管。然而,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因为学识低、农忙或外出务工等原因,很难做到有效监管。因此,教师在线上教学时,不能一味依赖家长,而是要想办法,要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激励的措施有多种,教师可以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的选取功能、计时器限时功能,进行课前预习提问、课上学情反馈;也可以借用网络游戏中的“闯关”环节,激励学生不断挑战知识的难度;还可以把习题依据难易程度分发给各学习小组,由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成员制作习题讲解视频,发到学习群供全体学生学习、讨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分别颁发“合作之星”“学习达人”等网络奖牌。

在带领学生复习物理基础知识的阶段,我利用网络测试平台“赛事星”编制了200道基础选择题,并将试题随机分成10组。这样,在线上复习时,我就可以利用平台的选取功能随机抽取一组试题,让学生扫码,限时答题,进行基础“闯关”测试。测试结束后,平台会自动公布成绩。这种小型测试,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竞争意识,又能训练学生快速思考、快速答题的能力,还能有效避免学生的瞌睡、走神、挂线走人等问题发生。

(四)加强教学互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线上教学,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点的讲授,也要关注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师生间的互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觉性,有效遏制学生散漫、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等问题。另一方面,还能有效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间有了真诚的情感交流,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线上教学,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只能通过语音或屏幕来传输,教师的语气、语调、面部表情就格外重要。一名优秀的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对所有知识都充满了热情,对学生充满了热爱,在线上教学中更应如此。在线上教学中,即使看不到学生,也要带着感情去讲,要让学生隔着屏幕也会感觉到教师教学的激情。当与学生语音互动时,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创设和谐、轻松的氛围,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当与学生视频互动时,面部要带有亲切的笑容,让学生如沐春风。在互动中,除了利用丰富的语言、表情之外,还可以设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小游戏,通过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的方式,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惯性知识时,我通过视频直播与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取出两枚鸡蛋,放在桌子上,让学生猜哪一个是熟的哪一个是生的。学生七嘴八舌地猜起来。有的学生说左边的是熟的,有的说左边的是生的。在征得学生的同意后,我把其中一枚敲碎,展示给学生看,结果很多学生猜错了。无论猜对、猜错的学生都疑惑地问道:“老师,两个鸡蛋一模一样,即使猜对了也是蒙的,究竟该如何辨别呢?”于是,我又取出一生一熟的两枚鸡蛋,神秘地说:“想知道答案吗,就静观‘我’变。”我将桌上的鸡蛋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轻轻转了一下,然后问学生:“两枚鸡蛋旋转的圈数有什么不同?”“一个多,一个少”。我举起转的圈数多的那枚鸡蛋,得意地说道:“它是熟的。”敲开后,学生感到很惊奇。“你们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那就随我一起来研究物体的惯性吧。”这种通过游戏与学生互动引入新课的方式,学生特别喜欢。

总之,农村中学在线教学中,教师应多方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寻最优化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提高在线教学的效率,使农村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

猜你喜欢

师生物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只因是物理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麻辣师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