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例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析

2020-03-02曲洪伟

健康大视野 2020年4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

曲洪伟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CT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从CT表现来看,有1例患者的CT表现为正常,出现胰腺水肿的患者有23例,出现胰腺出血和坏死的患者有6例;从并发症情况来看,出现蜂窝组织炎的患者有9例,假性囊肿的患者有2例,出现脓肿的患者2例。结论:通过CT可有效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判断胰腺发病的类型、程度和范围,还可以为临床医师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提供参考,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CT;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6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4--01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多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血胰酶增高等。患者发病急、病情发展较快,病变的程度也不同。临床多见的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出现胰腺水肿、肿胀等,预后较良好,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出现胰腺坏死,且易出现继发感染、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甚至死亡[1]。因此,在臨床上及时并准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对正确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CT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3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CT检查,且均符合外科科学急性胰腺炎的确诊标准[2]。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年龄为36-63岁,平均年龄(43.9±6.8)岁。30例患者在就诊时均出现上腹部持续性或间歇性腹痛的临床症状,其中有22例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9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30例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均有升高。13例患者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8例患者明确有饮酒史,发病前有暴饮暴食或食用过量油积食物的患者有3例。

1.2 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GE单排螺旋CT对患者先进行常规平扫,扫描范围为膈顶至髂嵴连线,扫描参数为电流值160mA,电压120KV,间隔与层厚为10mm,扫描时间为3.2s,在此基础上界定出胰腺的上下限。然后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层厚5mm。患者在CT前需空腹并在检查时采取仰卧位。本研究采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主要速度为2-4ml/s,注药量为100ml。

1.3 诊断分级标准

按照BalThazar分级标准[3]分为ABCDE五级,其中A-C级为轻型急性胰腺炎,D-E为重型急性胰腺炎。A级为正常胰腺;B级为胰腺出现局部性或弥漫性肿胀,轮廓不规则,不均匀强化,胰腺周围无病变;C级为胰腺重大且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D级为胰腺肿大,胰腺外有间隙积液或蜂窝织炎;E级为存在多个胰腺外周积液,有气体或脓肿形成。

2 结果

本研究中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从CT表现来看,有1例患者的CT表现为正常,出现胰腺水肿的患者有23例,其胰腺部位均出现局部或弥漫性的肿大和水肿,胰腺体尾部和头部的肿胀较明显,胰腺实质表现为均匀,胰腺的边缘部分较粗糙,周围的脂肪层较模糊,通过增强扫描显示为均匀增强,无明显的坏死,且胰管无明显的扩张。出现胰腺出血和坏死的患者有6例,其胰腺出现明显的水肿,且胰腺出现实质坏死,胰腺的密度降低,可见出血点,通过增强CT扫描其密度区未见强化改变。

从并发症情况来看,出现蜂窝组织炎的患者有9例(30.0%),其CT表现为大片的不规则低密度软组织影像;假性囊肿的患者有2例(6.7%),其CT表现为若干大小不一但是均匀的由积液被纤维组织包裹形成的包囊,边界不清晰,通过增强CT可显示其囊壁有强化改变;出现脓肿的患者2例(6.7%),其CT表现为脓肿形状规则,边界不清晰,病灶区域有分散的多个小气泡影,通过增强扫描可见其脓肿壁有强化。

3 讨论

CT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而成为目前诊断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之一。当胰腺周围发生炎症或有积液时,影像上位于胃和胰腺之间呈液性密度,形成囊状影,而坏死的组织在影像上呈现大片状低度,CT值通常小于32Hu,正常的组织强化值在100至150Hu之间,同时坏死的组织易出血,在影像中呈斑片状或点状的高密度,且无明显强化。CT增强扫描不仅能清楚胰腺的坏死程度,还能了解胰腺周围组织有无合并症,可以为临床医师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准确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根据CT表现、依据Balthazar分级标准将胰腺的病变程度分为五级。CT分级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及病死率等相关,D、E级的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较A-C级患者的更高,危害性更大。本研究的30例患者中A-C级患者有24例,D、E级患者6例,通过采取相应治疗后均康复出院。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CT可有效的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不仅可以判断胰腺发病的类型、程度和范围,还可以为临床医师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供参考,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王兴鹏,李兆申,袁耀宗,杜奕奇,曾悦.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3,18(07):428-433.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1996年第二次方案)[J].中华外科杂志,1997(12):70-72.

金洲祥,刘海斌,王向昱,王兆洪,童洪飞,蒋平,张伟,倪仲琳.四种评分系统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42(05):449-452.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