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Orthofix外固定架骨搬移术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2020-03-02郭春雨周娜王承祺

健康大视野 2020年4期
关键词:胫骨骨折疗效

郭春雨 周娜 王承祺

【摘 要】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取骨搬移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手术,且术后均存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骨搬移术治疗,n=29)与对照组(采取植骨内固定法治疗,n=29),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用骨搬移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能加快愈合速度,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搬移术;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4--01

脛骨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且其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医疗上治疗方法不当、护理失误、病情延误等原因造成骨折术后感染率也逐渐增加,若治疗不及时发展为慢性骨髓炎,则治疗较为棘手,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消除病灶,促进骨愈合。而在清除大块死骨后可形成较大的骨缺损,对骨修复极为不利。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有多种方法,包括带血供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搬运和骨延长术等,但疗效各不相同[1]。骨搬移术可一次性防治感染和处理死骨,再使胫骨的截面通过外固定方法逐渐延长愈合,达到治疗的目的,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新型方法。为此,本研究中对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8例感染性大段股缺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取骨搬移术治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胫骨骨折手术,且术后均存在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58例患者,本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入选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9)与对照组(n=29)。观察组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2~58岁,平均(42.8±5.3)岁,骨缺损(6.5±1.2)cm,病程(13.2±2.8)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0~59岁,平均(42.9±4.5)岁,骨缺损(6.6±1.3)cm,病程(13.3±2.5)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完成心电图、肾功能、尿常规、心肺功能等的测定,并对患者患肢的胫骨进行X线拍摄,了解病灶范围、骨缺损长度等情况,设计截骨部位和长度。植骨内固定法(对照组):(1)清创治疗: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沿原手术切口入刀,逐渐显露胫骨断端,如有外固定需予以取出,之后对感染区创口内的坏死组织、死骨及新生肉芽组织进行彻底清除。(2)植骨固定:將骨折断端的硬化骨清除,使血供丰富的正常骨显露,取自身髂骨或腓骨进行植骨,采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观察组采取骨搬移外固定术治疗:(1)清创治疗:对患者感染创面进行细菌实验和药敏试验,进行抗感染处理,术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从原手术切口切入,将内固定装置清除,并将坏死组织及全部死骨彻底清除,敞开创口腔隙,用VSD填充创口进行封闭,采用40~60 kPa负压引流,用双氧水冲洗。(2)截骨外固定: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不连者,手术切口从小腿内侧胫骨平台下6 cm切入进行截骨,对于胫骨上段不连者,手术切口从踝穴上6 cm切入进行截骨。采用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进行固定。在踝关节上3 cm处及胫骨平台下2 cm的小腿内侧分别置入3枚半钉,将这6枚半钉连接外固定架滑移杆固定。参照胫骨上端的3根半钉,在其水平面下方2.5 cm处拧入2根半钉,每2个半钉间隔2 cm,在拧入时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准确钉入安全通道,避免成角畸形或旋转。术后处理:两组患者术后2周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2 d鼓励患者进行膝关节、踝关节锻炼。观察组在术后7 d可对固定装置上的螺钉进行调整,进行搬移活动骨块1 mm/d,直至两端的骨断端接触且双下肢长度相等为止。在骨缺损接触后2个月,若未形成骨痂,需行植骨固定或再次行骨端清理。在矿化初期和搬运期,患者可适当进行负重锻炼,完全矿化后弃拐行走。当X线片显示两断端处形成骨痂,骨搬运端愈合良好,可将外固定架去除。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处于恢复期的患者,根据愈合后肢体长度、患肢愈合程度、畸形状况等进行疗效评价,共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具体评价内容见文献[2],其中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③观察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胫骨位于皮下且较少肌肉覆盖,易造成骨折,并发生感染,容易波及其滋养动脉而致胫骨远端1/3缺血,经静脉输注的药物难以到达病灶,易导致骨折端缺血坏死和骨不连,需要将坏死病灶彻底清除,但清除后可形成大段骨缺损,而影响术后骨修复。术前对患者进行清创引流和抗菌感染,在坏死组织和死骨清除后形成的空腔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抗生素能很好发挥抗菌作用,且由于空腔血供缺乏,因此抗生素在血清中的浓度较低,有效避免全身中毒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慢性骨髓炎的疗效[3]。胫骨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关键是将异物取出,并通过外固定维持骨折的稳定,有利于引流和创面开放换药,有利于关节的功能锻炼。本研究中采用的是VSD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肉芽肿组织生长,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清创后死腔的填塞,有利于增加创面血供和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使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董帅[4]研究认为,采用聚维酮碘和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后,创面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这种方法伤口处理的時间短,但对伤口冲击较大。手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创口处定时换药,并保证钉道的护理和固定装置的清洁。

感染性大骨段缺损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却不尽相同。传统的植骨内固定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植骨材料如自体取骨、人工材料等影响愈合,二是固定装置减缓愈合[5,6]。内固定的装置以钢板内固定系统最为常见,但研究指出[7-9],其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胫骨断端的血运,而影响骨折端愈合,因此其内固定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受到限制。骨搬移外固定相比于内固定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有以下几点[10-12]:①外固定可减轻创伤,有效减少血运和软组织的损伤;②无需移植外源骨材料,可避免植骨和取骨引起的并发症,且该方法对局部软组织的要求较低,有利于患者的痊愈。且本研究采用的Orthofix单臂外固定延长架法其结构相对简单,患者佩戴舒适,皮肤牵拉疼痛较少,且其较好地避免延长针移动时对血管、神经及皮瓣的切割,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本研究中,虽然观察组手术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要长,但其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得出虽然骨搬移法的操作较为复杂,但具有出血量少、切口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短的优点;此外,在疗效上,观察优良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可见与传统方法比较,在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骨缺损上,骨搬移法的疗效更佳。此外,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骨搬移法的安全性较好。为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3-15]:①积极消除创面局部炎症,防止其蔓延;②保证骨端缺损部位血供充足;③骨搬移时,尽量减少对神经的牵拉;④外固定安装时,电钻的转速不宜过快,防止局部烫伤的发生。此外,骨搬移过程中常由于对接端血运差、对接面接触不良、软组织嵌插等原因使对接点出现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对接点是否需要植骨,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我们认为若对接面积<50%,对接点接触不良,或对接后3个月后仍无愈合迹象,则应行对接点植骨。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采用骨搬移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能加快愈合速度,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余旭辉,林雪琴,周惠尔,等.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774-2776.

蔺卓华. 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4):40.

张朕,黄雷,徐鹏武,等. 骨搬移术治疗慢性骨髓炎致下肢长骨骨缺损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8):839-842.

董帅,蔡喜雨. 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107-108.

唐冠英. Ilizarov骨搬移技術治疗胫骨缺损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2013,30(9):842-843.

汪丙昂,婁延举,檀臻炜,等. 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缺损和骨不连[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5):523-525.

曹建明,张庆喜,尹志改,等. 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皮瓣、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缺损及骨外露的疗效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6):563-566.

李宗军. 骨搬移技术用于胫骨骨髓炎伴长段骨缺损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2016,56(20):86-88.

刘江涛,万春友,张涛,等. 骨搬移术结合贯通冲洗引流治疗创伤性骨髓炎[J]. 中医正骨,2017,29(2):47-50.

徐永清,朱跃良,范新宇,等. 二处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14(10):831-834.

李维,王子明,杜全印,等. 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3):267-270.

张彦龙,彭阿钦,吴希瑞,等. 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7):638-644.

蒋守海,董长红,周立国,等. 应用Ilizarov技术修复胫骨长段骨髓炎骨缺损36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 22(18):1699-1702.

邹文杰,韩晓,韩玉萍,等. 骨搬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骨感染伴骨缺损14例[J]. 中国实用医刊,2014, 41(7):18-21.

王宏亮,干阜生,李超,等. 骨-软组织复合搬移技术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骨缺损[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8):748-750.

猜你喜欢

胫骨骨折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交锁髓内钉加扩髓产物植骨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分析
LCP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分析
开放植骨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自锁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