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03-02杨新利

江苏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滴滴服务业监管

杨新利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221006)

一、导言

共享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蔡斯(2015)研究认为,美国有五分之一的家庭生活用品从以前的购买转向租用,平均每年减少近1300万吨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滴滴出行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显示,快车拼车、顺风车两个产品一年能节省5.1亿升汽油燃烧,减少1355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种11.3亿棵树的生态补偿量。Uber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杭州的“拼车”出行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每三天增加一个西湖面积大小的森林。

共享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全时雇佣”关系,在使就业方式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与岗位。纽约大学教授Sundararajan研究称,2013年Uber在芝加哥创造了1049个新增就业岗位。在中国,整个家政行业的共享经济都是以灵活就业群体为主,全国家政行业大约有65万家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0万人。共享经济给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谋生方式,人们不必依托组织即可供应自己的劳动力和知识技能,使得拥有弹性工作时间的个人和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企业、机构均能利益最大化。

从中国的实践看,共享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均有大幅提升,仅出行领域2017年成交额就超过600亿元人民币。近些年来,江苏的共享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已覆盖到出行、房屋、教育、金融等领域,涌现出了苏宁云商、途牛旅游、运满满等代表性的独角兽企业。在共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兼并比例高、盈利模式不太明确等问题,在和全国其他地方共享经济比较过程中,江苏省虽然总体上较为先进,但整体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江苏省需要进一步培育共享经济的明星企业,同时,改变政府的监管方式以适应共享经济发展的要求。

中国发展共享经济既有强大而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从理论上看,共享经济通过刺激消费、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个人创新与创业能力,对国内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产生积极作用。由于共享经济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市场需求规模扩张,共享经济得到了快速成长,仅出行领域2017年成交额就超过6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正处于共享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实地调研共享经济服务业的典型企业 “滴滴出行”,一方面,梳理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困难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理念。

二、共享经济服务业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服务业涵盖范围较广,本文选取交通出行领域的“滴滴出行”作为对象,展开分析调研。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市场上的出租车数量极少,乘客只有在少量的“定点服务亭”才能享受出租车服务,并且在服务亭购票上车,与司机之间不得直接交易、不得中途更改路线或者目的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运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出租车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辅助力量,出租车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规范出租车市场的发展,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成为市场的支配者。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特许经营权稀缺等问题一直难以根治。

实质上,传统的出租车市场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大数据技术水平有限,导致司乘双方的需求无法完全同步匹配,供需双方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下。例如,长期以来出租车司机较高的“空驶率”“空座率”与乘客“打车难”等问题并存的怪现象,一直难以解决。共享经济的兴起为交通服务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共享经济服务业尤其是共享经济交通服务业先后经历了“兴起”“迅猛发展”“合法化”三个阶段。“滴滴出行”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先后获得全国网约车运营牌照、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三、共享经济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者在某市市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发送电子邮件60份,纸质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对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共享经济服务业,特别是交通出行领域的社会环境较好。一是共享经济社会环境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意识。二是共享经济社会环境改变了出行方式。据统计,与开车出行相比较,1万辆自行车的骑行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约4000吨。三是共享经济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人们能够很方便地寻找到附近的共享单车,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种共享经济的出现其实有很多推进因素。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共享经济。二是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共享经济的发展1央行公布:在2016年支付业务数据中,移动支付交易同比暴涨85.82%。。三是技术创新驱动共享经济发展。如GPS定位技术为共享经济线上服务提供精准定位。

共享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监管制度不健全。信任机制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二是从市场交易量看,滴滴等共享经济企业已俨然成为独占专车领域的企业。2016年8月1日,滴滴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收购Uber在中国的全部资产,并在中国大陆正式运营。这些企业的并购行为预示着市场竞争格局趋向稳定的节奏,难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新的垄断局面,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三是共享平台获取公共数据困难,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不足。由于数据共享理念的不足,尚未建成统一完整、安全高效的大数据基础资源池,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无法实现数据联盟、共享交换,共享经济平台获取公共数据较困难。

四、解决对策

梳理共享经济服务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共享经济企业、行业组织层面等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监管层面

主要加强如下工作:一是引导市民自觉遵守信用制度。使得全社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的共享经济信用环境。二是加强共享经济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政府应支持鼓励计算机网络软件的自主研发,在国际通用标准的基础上,研发适合共享经济运营的信息安全技术、监督管理技术;组建行业协会形成行业自律监管机构。三是进一步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为共享经济发展破除数据壁垒。

(二)企业层面

主要加强以下工作:要加强自我监管。由于共享经济市场上相关法规监管的缺失,共享企业一直处于法律边缘,存在放松自身管理,将自己推向监管对立面的可能性。随着共享经济的日益壮大,相关监管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共享企业只有设定自我监管的行规,加强自我监管,才能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壮大。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要加强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职能,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管理职能,对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注释:

①杨新利.“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发展现状探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制[J].江苏商论,2020,(07).

猜你喜欢

滴滴服务业监管
“滴滴”上的叮咛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监管和扶持并行
滴滴Uber 大战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