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国内周边游发展对策
——以浙江省为例

2020-03-02郑艳星胡卫伟

江苏商论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康养浙江省景区

郑艳星,胡卫伟

(浙江海洋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

近年来,周边游因其出游半径小、单次行程时间短、决策时间快的鲜明特征受到大众短期休闲出游的青睐。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改善,城乡收入的大幅度提升,私家车大众化,交通网建设的迅速推进,法定假期的碎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也更有能力在简短的周末享受一次轻松愉快的周边休闲旅游。因此,当今市场,周边游市场规模呈爆发式提高。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因行业特性的原因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景气指数断崖式下滑至-121处,同比暴跌146个指数点,达历史最低,中小旅游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区域内周边游有望率先得到恢复。但疫情仍然存在,伴随着国外疫情不断蔓延和加重的形势,出境游和国内远途旅游的恢复预期仍然不容乐观,疫情防控将进入常态化,这对我国旅游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气候条件适宜,境内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浙江省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是浙江省重要支柱产业,浙江省为积极推动疫情防控下周边游的率先恢复推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本研究拟以浙江省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积极推动周边游发展为例,探索全国旅游经济复苏发展的道路,并为相关行业生存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浙江省发展周边游的优势条件

(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

经过持续努力,当前国内疫情的防控形势正在不断趋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正在成为全国各地的重要目标。特别是伴随着全湖北等地的正式“解封”,全国复工复产和促进市场消费正在成为各地的重要任务。浙江省从疫情初期较为严重的省份,经过持续努力,全省已经全部属于低风险地区。对于餐饮和旅游等产业来说,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也迎来了加速恢复的全新阶段。当前,对于出国游和跨省游而言,无论从政策角度还是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角度,全面恢复的时机仍然不是很成熟。但是,政府部门正在大力鼓励甚至刺激省内的旅游消费,这对于加快发展周边游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和增长空间。

(二)政府出台多重利好政策

受到疫情影响,旅游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旅游景区的开放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浙江全省景区、酒店、民宿等陆续开放营业,省内旅游消费潜力正在加速释放。为了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来刺激旅游消费,为开展周边游提供了政策支持。此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情况,浙江省推出了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比如全省798家A级景区全年向医务工作者“最美抗疫人”免费开放,全省民宿为其提供5万间客房免费疗、休养。浙江省还在千岛湖畔隆重举行了“春和景明·绿水青山健康行”浙江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等主题活动。这些措施都为浙江省开展周边游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条件,推动周边游消费潜力平稳有序增长。

(三)全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康养的独特优势

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浙江拥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自然风光资源方面,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丘陵山区占陆域面积近70%,拥有26万平方公里、3061个岛屿的海洋面积。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等生态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开展生态康养旅游方面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特别是伴随着“五水共治”“美丽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浙江省正在成为长三角乃至国内有名的旅游首选地。目前,生态康养旅游已经成为新热点。因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慢性病、职业病、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而且受此次疫情影响,大众将更加重视自身身体健康。集休闲放松、健身、身体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游将成为更多人周边出游的选择。生态康养旅游将占据未来旅游市场更多的份额,成为旅游经济未来很长时间内新的热点。同时,因改革开放,居民的消费实力强劲,对于生态康养旅游的需求极大,为浙江省发展生态康养型的周边游奠定了基础。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浙江省发展周边游的风险挑战

(一)疫情不确定因素较多

虽然国内疫情整体形势好转,但是伴随着国外疫情的持续蔓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的疫情防控压力也始终保持着高位态势。特别是伴随无症状感染者和部分持有绿色健康码的人被确诊,当前疫情防控还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也已经明确“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前沿,加上遍布全球的浙商群体,疫情防控也将处于一种较长时间的状态下。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让包括周边游在内的旅游活动恢复受到一定范围的影响。

(二)游客心理安全感缺乏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关于疫情的信息仍然是关注度很高的热点话题。在海外疫情不断蔓延的状态下,很多游客的心理安全感会缺失。特别是伴随着旅游活动的恢复,许多景区在人流量控制上做得不够完善。清明小长假期间安徽黄山景区人山人海的场景经过媒体的报道引发了舆论的关注,而在杭州西湖等景区的游客流量也明显增大,这些都会对游客在开展周边游时的安全感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旅游资源同质化明显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浙江省很多对外开放的景区只能局限在比较开阔的户外景区,旅游项目也主要停留在旅游观光阶段,而更多的旅游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对于一些特别依赖庞大的人流量来运转的室内旅游项目和游乐体验项目,影响较大,无法正常进行。这就导致旅游项目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旅游资源的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影响周边游的深度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当前,为了加快复工复产和拉动社会消费,浙江省的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有针对性地帮扶旅游企业。但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的产业链条很长,如果产业链条不能完全恢复,就会导致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自我造血”能力的缺乏意味着一旦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消失,将会有大量的旅游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甚至生存压力,这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开展周边游的可持续性。疫情带来的冲击让社会的失业率明显上升,人们对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强的心理预期也会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也会间接影响一些旅游出行行为和消费支出,这些都对浙江省开展周边游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浙江省周边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构建旅游安全防控体系

政府部门要对疫情防控期间涉及旅游出行、景区管理和旅游消费各个环节加强防控措施,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做好景区游客流量预警和管控。积极倡导“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的理念,提高游客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应认真落实文旅部的《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中对人员健康监控、上岗前培训、景区卫生、场馆和设备消毒等要求。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浙江省在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构建一整套全域化、全时性,多行业、跨部门协作的旅游安全防控体系,确保全省周边游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也为全国旅游业应对重大安全卫生事故提供经验和理论支持。

(二)支持旅游企业复工复产

浙江省作为旅游大省,在旅游行业的上下游都集聚了一大批旅游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通过减免税收和社保费用、发放补贴和专项贷款等方式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积极出台针对性政策,帮助旅游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确保旅游实现全产业链的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物资方面,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统一帮助旅游企业进行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减少旅游企业的相关支出和后顾之忧。

(三)刺激旅游消费加快恢复

浙江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周边、近程的“错峰游”“健康游”“亲子游”等个性化、特色化的主题旅游产品。如通过向省内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来进一步刺激游客出门旅行和消费,在全省推动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推出全球名品、一线高端品牌购物的旅游专线,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便利跨境消费退税。积极落实好带薪休假和“2.5天小长假”制度,鼓励省内机关事业单位开展丰富多样的疗、休养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旅游目的地的特色旅游商品和农产品销售。

(四)促进智慧旅游纵深发展

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借助阿里巴巴和省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先进技术措施,借助5G直播、VR技术等方式开展线上的“虚拟旅游”。省内旅游景区可利用加载了AI、大数据、人脸识别、智能语音等技术的机器人,加快智慧旅游向纵深发展。不仅能提升景区服务能力,应对疫情等突发情况,而且在日常经营中也能给游客带来新奇、优质的体验,推动景区服务、成本和资源配置的全方位升级。

(五)积极布局生态康养旅游

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广大居民亲近自然、外出旅游的需求呈现 “井喷式”爆发,成为大力发展周边游的一个有利契机。受疫情影响,浙江省的旅游经济遭受了较大的损失。疫情结束后,广大居民对于健康养生旅游的需求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战略机遇期。浙江省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发源地,在生态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的森林覆盖率、优良的空气和山海风光一直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大力宣传浙江省在康养旅游方面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来深入挖掘和开发旅游产品,充分发挥生态康养旅游滞留时间长、旅游节奏慢、消费能力强、重游率高、强身健体等特点,促进全省旅游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康养浙江省景区
《初心》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摘牌”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某景区留念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