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阮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探微

2020-03-01刘永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阮籍

摘 要: 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生命体之一,飞鸟意象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魏晋时期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阮籍,更是在其《咏怀》八十二首中把这一意象的运用推向了高峰,体现了其愤世嫉俗、高蹈隐逸的志向。本文通过考察飞鸟意象自先秦至魏晋时期的流变过程,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来进一步探究《咏怀》诗飞鸟意象背后的象征意蕴。

关键词: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 飞鸟意象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方式

一、飞鸟意象的流变

研究阮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要结合和把握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过程。飞鸟意象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诗经·秦风·黄鸟》 篇中有“交交黄鸟,止于棘”a的说法,意在控诉秦代人殉制度的罪恶。而到了《周南·葛覃》 中,黄鸟则成了出嫁女子思念父母的凭借,有了“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b的说法。至于屈原笔下的飞鸟意象,则更多的表达卓尔不凡抑或是怀才不遇的感情,《离骚》中的“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c,体现的是诗人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气节;再如《怀沙》 中的“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d,表达了抱负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愤懑。到了两汉时期,飞鸟开始与游子思妇的主题密切相关。《古诗十九首》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e,“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f传递的都是相思伤别之情。到了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建安时代,“三曹”“七子”也开始在诗作中大量运用鳥意象。曹植的《蝙蝠赋》 《鹞雀赋》 《鹖赋》,以及《鹦鹉赋》更是通篇以鸟类为描写对象。鸟类诗歌到此时不管是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已呈现出多样化、多角度、多层面的新特征。g首先,飞鸟不再是单纯的起兴对象,而是更多地倾注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内涵趋于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无论是激昂慷慨还是苦闷彷徨,都体现了象征意义与浪漫色彩的统一。其次,这类诗歌在充分借鉴吸收《诗经》比兴手法以及汉乐府“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h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更加踵事增华。飞鸟不再作为独立的个体出现,而是与明月、孤木、秋风等意象迭用或构成意象群,塑造出更为壮阔的意境。这种继承基础上的新创对后世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时逢魏晋之交,阮籍也在他的《咏怀》八十二首中体现了对这一意象的继承与发展。据统计,在这八十二首诗中,与鸟类相关的有二十七首。其中,既有鸿鹄、凤凰这类志存高远、翱翔九天的形象,又不乏鹑鷃、乌鸢等卑浅鄙陋、为害致祸的形象。无论是具有象征意义还是诗人自喻,都较前代有了更大的突破。

二、阮籍诗歌中飞鸟意象的象征意蕴

根据这些飞鸟意象所承载的不同情感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奇鸟来比喻人格的高洁傲岸、不同凡响

《咏怀》 其七十九中说: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i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灵异之鸟,代表着华贵、伟岸、进取、太平。诗人以凤凰自喻,借助其一系列的日常活动,如饮用甘甜的泉水,栖息在巍峨的山冈,响亮的鸣声震彻九州,伸长脖颈眺望四海八荒,展现了凤凰不堕尘俗,与众不同的品性。与《庄子·秋水》 中描写鹓鶵“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j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当萧瑟的秋风吹起,凤凰只得收敛了自己的羽翼,往西飞去,不知何时回还。恨就恨凤凰鸟处在不正确的位置上,只能怆然悲愤,黯自神伤。凤凰的遭遇,正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虽有不甘与无奈,却仍不能掩盖和磨灭远大的抱负。

再如《咏怀》 其二十一中: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1

黄侃评价此诗曰:“欲与玄鹤为俦,远举云中,不欲与凡禽同居局趣之地也。” ! 2云间玄鹤尖利的鸣声,也是作者内心的呼号,阮籍渴望一鸣惊人,不屑于与凡夫俗子同处一地,尽显其心有猛志、不苟世俗的情怀。

阮籍与曹植等建安诗人一样,年少时也有过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夙愿。他“常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 3这种抱负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所倾泻,《咏怀》其三十九中说:

壮士何忼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4

在儒学的影响下,阮籍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奉为处世之道,渴望被统治者重用,即便为国身死,也在所不惜,只期盼流芳百世,为后世铭记。所以阮籍这一时期的作品,多高自标置,传达积极入世的思想,体现出慷慨刚劲的风格。

(二)以孤鸟来体现内心的愁苦、悲愤

《咏怀》 其一中说: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5

作者忧愤填胸,深夜难眠,只得起坐抚琴。明月透过窗子映照在床幔上,清风拂动着自己的衣襟。离群的大雁在野外哀鸣,飞翔盘旋的鸟在北方的树林里啼叫。作者徘徊踱步,但却没有任何作用,只能徒增自己的伤心。这孤鸿翔鸟的悲泣是如此凄清,以至于前文的清风明月,飘飘衣襟和飒飒古琴,都在这无法直言的孤独和痛苦中黯然失色。! 6此外,《咏怀》其十七中也写道: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7

诗人无论是独坐,出门还是登高,见到的都是一片凄怆。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倾诉对象,只有孤独的飞鸟和离群的野兽为伴。诗人只好用自言自语代替与亲友的交谈来寄托思念了。

阮籍生活的时代是魏晋之交,当时,汉代所建立的以儒学为核心的大一统文化体系正遭受动摇和破坏,日趋崩塌。司马氏集团篡夺政权,展开一系列残酷的政治屠杀,社会动荡不堪。阮籍入世报国无门,内心颇为苦闷。再加上统治者对文人士子的控制愈发严密,他为保全自身,又不得不隐晦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深深的矛盾中,阮籍便开始在诗作中吐露抑郁寡欢之情,从孤鸟身上寻觅自己的影子了。

(三)以神鳥来抒发穷途之苦,逃避世俗之心

阮籍笔下的鸟类,还往往具有一飞冲天、驾驭长风的神异能力。这其中以鸿鹄最具代表性。“鸿”指大雁,“鹄”指天鹅,二者都是飞行极为高远的鸟类,可以任意翱游,是自由的象征。! 8因此,追随鸿鹄般无拘无束的生活便成了阮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屡遭打击后,阮籍对自己的入世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所以《咏怀》 其八中说: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9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济世之志已经逐渐为失路之悲所代替。《晋书·阮籍传》 记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0一次次的碰壁,终于让诗人厌倦了世俗中的种种纷扰,同为竹林七贤的嵇康因为执意不肯与司马氏合作,进而被诛杀。这让阮籍顿生出世之心,既然不能和那些身处高位的人一起共事,那就收敛锋芒,求全自保吧。

《庄子·天运》 篇中说:“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 1鸿鹄与生俱来洁白无瑕、志向高远的品性也让阮籍的超世之心有了卓绝的色彩。但阮籍的逃避世俗并不是真的出于对老庄自然境界的向往。《咏怀》其四十三: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2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愿化己身为鸿鹄鸟,飞过荒远边地的愿望,紧接着以“凌”“须臾”来突出姿态的大气恢宏。后面两句则写鸿鹄的习性,“琅玕”是仙树,“丹山”是仙山,两种事物都意在突出鸿鹄的卓越不群。后四句是作者的发问与感慨:在青云中翱翔的鸿鹄,又怎么会被世俗的罗网束缚呢?这些乡野中见识粗浅的宵小,不值得我与他们分享誓言。全诗虽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不理尘俗的情感,与陶潜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3颇为相似,但结尾两句却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小人俗夫的鄙视,其中也隐含着对统治集团、对丑恶门阀制度的批判。

由于阮籍感到时局的发展与自己所希望的相反,而自己又无力改变,所以不得已而逃进玄学的清谈里,抒发一些玄远虚妄之思,以求能暂时得到心灵的平静。@ 4入世充满艰险,出世又心有不甘,所以那无拘无束的飞鸟就自然成了诗人艳羡的对象。

在笔者看来,阮籍飞鸟诗中蕴含的情感不仅与他个人的历史观、人生观相契合,而且也诉说着与之同时代、同命运的文人的态度,同时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儒学和玄学两大思想潮流的对峙与交融。一方面,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处世原则更倾向于消极逃避,他们把酒和仙药当作麻痹神经、寻求解脱的良方,在历史观上也逐渐转向虚无,与儒学的流风余韵背道而驰,最终归于幽远深邃的玄学之流。另一方面,他们的诗作中或多或少还能寻得儒家思想的影子,济世安民的抱负始终没有消退。但碍于险恶高压的政治环境,只得改头换面,以道家理论对正统儒学加以重新阐释,其本质上仍是对儒家思想的延续与继承。因此,我们不能过分诟病魏晋文人的立世态度。他们的选择是世态炎凉的产物,而并非懦弱和随遇而安的本性使然。假设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光风霁月、海晏河清的时代,他们又何尝不会入世而有所求呢。

三、阮籍飞鸟诗的艺术表现方式

(一)比兴手法

比兴手法是阮籍飞鸟诗中最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5,“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6。简单来说,比就是把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加以形象的比喻,兴则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来引起诗歌要吟咏的内容。比兴手法与飞鸟意象在《咏怀》八十二首中巧妙的结合,使得所传达的感情更为真实、恳切。

《咏怀》其二十六: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荆棘被原野,群鸟飞翩翩。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7

这首诗以荆棘、群鸟、葛等恶木劣鸟入诗,用布满荆棘的原野比喻险恶的政治环境,用翩翩飞翔的群鸟比喻朝中的小人,以鸾鹥、建木、射干等良禽佳木比喻高洁傲岸之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体现了“比”手法的成功运用。

再如《咏怀》其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 8

诗句开头以“湛湛长江水”起兴,配合枫林、皋兰、青骊等事物构成一幅鲜明的图景,然后触景伤情,联想到楚王好听荒淫故事、贪恋美色,不理朝政,正如同骄奢的司马氏集团。“黄雀哀”则以庄辛进谏楚王的典故,来隐晦地劝诫当时的统治者,暗示其日薄西山,必然没落的命运。

(二)用典

阮籍飞鸟诗中涉及的典故十分广泛。如《咏怀》其十三: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9

全诗借用了李斯、苏秦二人的遭遇。他们的功绩烜赫一时,到最后却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诗人借此暗讽了统治者不辨忠奸,自相残杀的丑态,同时以松柏遮蔽山峦,飞鸟哀鸣飞过的场景来抒发内心的辛酸与痛苦。再如《咏怀》其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磐折似秋霜。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衾裳。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 0

诗歌则化用安陵、龙阳二位男宠的典故,以桃花的凋零隐喻其容貌必然衰老,尽显对他们的不屑与鄙视。但连这种以男色取悦他人的人都有比翼双飞、携手明誓的愿望,司马氏父子怎么又做不到呢?以反面的典故去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统治集团的游离、不满。

笔者认为,作为五言组诗的滥觞,阮籍的飞鸟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较前代更为成熟。俯拾皆是的比兴手法,不仅在素材的选取范围上趋于广泛,而且体现了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与《诗经》 《楚辞》相比,阮诗的比兴手法不再对动植物做刻意的区分,而是从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出发进行比兴。例如用凤凰、芳草来喻君子,用燕雀、恶木来讽小人。阮籍巧妙地将繁复的意象与比兴合而为一,构成了完整的意象系统,使得诗歌的象征意义大大扩展。此外,他还将象征手法和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由此形成了隐约曲折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美学情调,影响了后世左思、郭璞、陶渊明、陈子昂、李白等人的创作。可以说,五言诗从最开始的不甚成熟到后来的蔚然成风,阮籍发挥了创造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四、结语

清人赵翼说过:“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1在那个黑暗动乱的年代里,阮籍的飞鸟诗无论是出于对己志的抒发,对统治者的嘲讽,抑或是对自由的渴求,都为自己的处境和心路历程画了一个清晰的轨迹。从少有猛志,到彷徨苦闷,再到无奈避世,他都把飞鸟作为知己。李善将阮籍《咏怀》八十二首的主题总结为“忧生之嗟”和“志在刺讥”。# 2他诗歌中的飞鸟意象虽传情有所不同,但却相互渗透、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正始文学的杰出代表,我们可以从阮籍的作品中解读其人,解读那个时代,进而知兴替、明得失。

ab王秀梅译注:《诗经》,中华书局2016年1月版,第154页,第5页。

cd林家骊译注:《楚辞》,中华书局2016年1月版,第10页,第142页。

ef刘玉伟、黄硕评注:《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中华书局2016年3月版,第3页,第9页。

g 贺雯婧:《阮籍〈咏怀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h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11月版,第1756页。

iklnoqs@ 2 @ 7 @ 8 @ 9 # 0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10月版,第329—330页,第236页,第237页,第265页,第174页,第227—228页,第194页,第274页,第244—245页,第208页,第215页,第212页。

j@ 1〔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第329页,第283页。

mt〔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第265页,第1361页。

p 范佩瑜:《阮籍〈咏怀〉组诗中翔鸟意象的意蕴分析》,《文学教育(上)》2015年第11期。

! 8 李婕:《论阮籍诗歌中的鸟意象》,《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 3〔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5月版,第14页。

x 陈小婉:《阮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5卷第3期。

yz〔南宋〕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2011年1月版,第6页,第2页。

# 1 〔清〕赵翼:《瓯北诗钞》,世界书局1937年5月版,第229页。

# 2 〔南朝梁〕萧统:《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1067页。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译.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林家骊译.楚辞[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 刘玉伟、黄硕评.古诗十九首·玉台新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 陈伯君.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6] 郭象注、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陶渊明.陶渊明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

[9] 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 赵翼.瓯北诗钞[M].北京:世界书局,1937.

[11] 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 李婕.论阮籍诗歌中的鸟意象[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14] 秦丙坤.阮籍《咏怀诗》中的飞鸟意象与三重世界[J].贵州社会科学,2001(6).

[15] 魏耕原.飞鸟意象穿翔魏晋诗赋的衍变历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

[16] 刘斌.幽怨之符号:楚辞的飞鸟意象浅释[J].大众文艺(理论),2008 (10).

[17] 梁怀超.樊笼中的自由渴望——论阮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J].名作欣赏,2009 (12).

[18] 范佩瑜.阮籍《咏怀》组诗中翔鸟意象的意蕴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5 (11).

[19] 李国进.阮籍《咏怀诗》比兴艺术研究[J].文教资料,2015 (36).

[20] 陈小婉.阮籍詩歌中的飞鸟意象[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3).

[21] 徐启秀.阮籍《咏怀诗》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22] 陈瑞芝.阮籍五言《咏怀诗》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

[23] 贺雯婧.阮籍《咏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3.

作 者: 刘永禛,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阮籍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阮籍,醉乡与官场之间
浅析阮籍咏怀诗中的思想情感
青眼与白眼
放纵面具下的阮籍
古琴名曲酒狂的创作故事
刘伶·贤客
阮籍·泅渡
“青睐”与“垂青”
阮籍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