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评价标准研究

2020-02-28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应用型转型

■ 李 倩

(河北传媒学院)

2014年6月,国务院提出了“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国家战略。2015年各省出台相应的转型文件,地方高校相继开始了转型工作,并按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力度,转型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和发展机遇,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1 应用型课程研究背景

与研究教学型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建立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目标。从2015年至今,各地方高校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转型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优化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应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中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着转型工作落到实处。

2 应用型课程评价标准的建立

为了培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能力强、较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均构建了符合校情、学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评价标准是检验课程建设是否合格的重要部分。

应用型课程评价标准主要从师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课程考核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

2.1 师资结构

2017年11月20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中写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的根本力量,因此课程评价标准中应首先对师资结构做要求。第一,应该建立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评价应从学历结构、职称构成、教学经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第二,教师团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评价应对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职业素养、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宏观评价。例如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教学队伍水平的建设能否支撑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教师个人水平、经验、能力能否胜任其承担的教学任务。第三,教师团队中教研活动、教改和科研成果。评价时,要看团队教学思想是否活跃,是否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如何。第四,教学团队对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方面是否有提升计划,是否取得明显效果。

是否有行业企业背景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并承担教学任务是应用型课程评价中师资结构的一个显著评价指标。评价时,要看行业企业是否真正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例如是否有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是否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本科生授课,是否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及论文。

2.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课程目标是否有效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时,应从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否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的,是否由毕业要求和课程特点共同决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程内容设计的评价。评价观测点有:课程内容是否契合课程目标,是否依据学科前沿动态,是否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是否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等。

第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主要观测点有:教学目标是否有适当的教学环节作支撑,是否体现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是否能综合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评估毕业要求的达成及考核的合理性;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体现课程的创新性;

其中,是否能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体现课程的先进性与互动性,是应用型课程评价的一个观测点。例如,引用校园网及慕课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实行线上线下翻转教学,打造混合式应用型课程。

2.3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的评价可以从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时,应从教学文件是否齐全、教材选用是否符合规定,尤其是实践教学环境是否满足课程要求,能否跟得上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群和行业的要求,实现无缝连接。

其中,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等方面,应用型高校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

2.4 课程考核及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及教学效果是从考核内容及形式、教学效果达成度进行课程评价。评价观测点有: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师生满意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评价结果等。

应用型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等,因而在对课程进行考核评价时,应当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

其中,课程考核结束后应进行详细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提出改进措施,将评价结果用于今后的课程教学中。

3 制定课程评价标准的意义

制定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评价标准,为地方高校顺利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应用型转型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