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的混合式学术英语教学研究

2020-02-28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术教学模式英语

唐 慧 芳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一、引言

21世纪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多种线上学习资源不断充斥,给学术英语教育革命提供了新的机会。这种共享资源一直在呼喊着高校学术英语教育应该紧随社会的进步,开展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翻转课堂最近变成了中国教学范畴里多个科目的宠儿,微课、MOOC等也已然变成了网络热点,在中国各大学掀起热潮。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确从某个角度来说丰富了知识来源。那么,这种施教模式是否可以变成学术英语施教的主要方式?学术英语教育中的传统施教方法是否应该退出大学校园,替换成以网上课堂为主的施教模式?是否有更好的施教方法适应社会的进步和要求?这些问题全是学术英语教育改革者应该认真思索和探索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容和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把原来比较抽象的教学目标拆分成一个个详细的任务来达成的,每一个任务全是互相独立的又是互相联系的,每达成一个目标,都可以达成阶段性胜利,此外,也可以为接下来的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大多数都是以构建主义理念为基本构建的。在施教的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进行探究,利用对学生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索和探讨,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设置阶段性的计划来达成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把以前的被动式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能够高效地营造教学施教情景,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自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里。从大学英语教育的角度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英语运用水平。

三、混合式学习与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目前的多种新理念和新形式不断产生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是接下来一段时期大学英语教学革命要施展的方向。混合式在英文中为“blended”,即为将两个模式一起展现,相互交叉,互相辅助。也就是说,混合式教学方式就是把两个教学方式,即将以往课堂的施教方式和互联网教学以多种方式混合,提倡学生混合式学习。教育范畴里,混合式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利用多个手段收获知识的一种方法。这些手段包含课堂里师生近距离交流,课上和课后互动,丰富网课。这种以往的学习形式和互联网相融合更加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极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混合式教学方式就是学校为学生提供两种不同的施教方法:近距离课堂和线上课堂,设置相关的线上学习网页和评价体系。

四、当前学术英语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没有积极性

在本科学校的英语施教过程中,大部分还是以教师直接传授的方式为主,教师依照教材的内容展开教学,在课后留适量的习题从而加深印象。这种单调的授课方法导致课上的氛围比较低沉,学生容易分散注意,没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一些基础较扎实的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脚步,完成课后的任务。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碰见难题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致使对上课丢失热情,或者全部根据自学来完成教材学习,就完全丧失了课上施教的深义。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

本科学校的英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英语教师的施教能力。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的施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施教效率。但许多英语教师可能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存和科学研究能力,但在施教的时候没有高效的授课方式,在思想上缺乏创新的理念和想法,仅仅只具备以前传统的施教理念。这就会致使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理念陈旧,课堂氛围较差。

(三)教学内容单一

本科学校的课上施教主要是以传授词汇和语法为主,比较注重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写作技能,而关于英语的运用技能来讲缺乏相对应的重视。而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具备高水平的英语沟通和学习技能的高材生,考试和获得相关的英语能力等级证书不是主要目的。这种首尾颠倒的英语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今后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和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五、如何开展任务驱动下的混合式英语教学

教师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还需要按时间和阶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教学的连贯性,通过教师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为轻松地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试,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会先对英语课程进行全面的解读,然后把英语相关的知识点划分为不同结构,一般会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原则,每个知识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知识后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各个任务之间的联系,并且要尽量展现出英语的趣味性,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通过划分小组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每个小组都要选出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监督任务。通过小组模式进行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到主动提升英语水平。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要表扬并提醒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反馈,鼓励引导学生进步。

以南华大学《学术英语》(理工版)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型分组任务与大型分组任务相结合的方法,切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学习与转化,而且体验了团队合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进入职场,融入团队贡献个人力量奠定了基础。比如在Text 8 How Nanotechnology Works 这篇课文中,有一个练习涉及到找出与课文中12个单词包含同样词缀的单词进行拓展学习,每个词缀至少找出4个单词。在这个练习中,教师把全班同学随机分成了6个小组,每个小组领2个单词课后去找包含相同词缀的单词,找得越多越好。结果在下次课让每一组同学进行同词缀单词分享的时候,每一组都找出了几十个包含相同词缀的单词,大大超出了书本上原本规定的4个单词的数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动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是一个小型分组任务的案例,比较适合课堂上进行。那么大型分组任务就比较适合学生课后进行时间比较长的自主学习。以下还是以南华大学为例。学术英语这门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术选题,文献阅读、学术写作及聆听和口头学术报告这一系列过程的训练。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标,教师在第一节课就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个分组任务的布置,即小组自主选定一个与本专业相关又带有一定科普性的学术选题,经过一个学期约15周的时间自主搜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制作汇报PPT及汇报视频,在学期末最后一次课的时候,每一个小组进行一个学术汇报。这样不管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思政方面还是在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均达到了“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标。

(二)结合移动式学习,认真完善实施任务

现在,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开始进入学术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手机和互联网成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工具,不仅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有利于学生和教师能够及时进行信息的浏览以及书籍的阅读,方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授课,把课堂拓展到了学校的图书馆、操场、宿舍以及其他任何能够上网的地方。便携的交流方式、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都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新的血液,引领着英语课堂的快速发展。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都可以运用“手机+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混合式学习,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通过移动端学习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移动端的教学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仿真性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任务驱动法、对话表演法、项目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式中完成学习。在英语课堂中,要遵循“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英语授课,能够方便学生在课下也利用互联网来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教师还可以引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来变换教学场景,把教室变为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实训室,通过视频的形式来完成这一情景制作。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享、点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网络英语课堂之前,要通知学生及时进行预习,其中包括要查询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PPT、预习单词,在课堂上学生要完成听力阅读、课件展示以及小组练习,课后要完成视频制作以及表演模仿。教师要注意将各个平台的学习资料进行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字学习平台,有利于形成课上课下共同发展的互补式教学模式。除了网络课堂之外,教师还要注重与第二英语课堂的结合,例如定期举办节日活动、话剧表演、英语故事会、社团活动等,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节目表演,例如诗歌朗诵、英语歌曲和话剧表演等,教师也可以把这些视频放在学习平台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综合评价过程和任务,开展发展型评价

教师要监督学生完成每一阶段的学生任务。在每一阶段的任务结束之后,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挖掘出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优势,对其中出现的不足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其改正。另外,教师也要对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要客观评价每一阶段的完成情况,运用科学手段对阶段设计进行分析,完善教学阶段设计的执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要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公开向学生收集相关建议,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做出综合性评价报告,有利于英语教学的良好发展。

在以上一节的大型分组活动教学案例中,南华大学就很好地采取了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方式。在最后一次课的小组学术汇报之后,教师首先对每一个小组的表现都进行了点评,表扬小组的优点与特色,还给出了一定的完善本研究汇报的建议。不仅如此,在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PBL分组任务里,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可以给自己打分,给小组成员打分,给其他组及其成员打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学生本身——小组之间——教师”这样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既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又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同伴学习。而这一切都是基于线上+线下的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才得以实现。

六、结语

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介入并不能改变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还是要以教学效果作为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考核标准。在新技术的指导下,要进一步促进英语教学的效果,探索在任务驱动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到学术英语的教学改革进程。要想实现任务驱动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深入探究相关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理念以及学习理论。因此,距离真正实现任务驱动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还有很漫长的路程要走,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通过相关的实践研究数据显示,学术英语的混合化将会带动大学英语全方面发展,给大学英语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

猜你喜欢

学术教学模式英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读英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酷酷英语林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