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旅游景点联动式发展对旅游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以吉林省为例

2020-02-27那瑾含王梦瑶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吉林省景区旅游

■那瑾含 王梦瑶

(北京理工大学)

1 现状分析

1.1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四川有世界遗产六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四川地区包含的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的数量分别达到12家和185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景区包括:峨眉山、青城山和都江堰旅游景区等。

1.1.2 旅游资源地理分布均衡且各具特色

通过对四川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几部分:即以文化悠久的成都为核心的川西地区;以皮影戏和大木偶为特色文化的川北地区;以蜀南竹海、峨眉山等为代表的川南地区;以阆中古城和邓小平故居为文化特色的川东地区。

1.1.3 旅游配套设施发展情况良好,耦合性高

以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为例,成都景区直通车是一个以景区及目的地城市为主的散客旅游平台,成都散客旅游特色服务体系,整合成都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规范成都旅游市场,设立成都各大景区之间“一站直达无障碍往返”实现景区交通无缝连接的旅游平台;让游客能游客轻松、深入、安全的游遍成都。

1.2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1.2.1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瓶颈与问题

吉林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201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5074.62亿元,在全国34省中排第24位,处于落后地位。而在本省生产总值中,旅游业占比较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吉林省旅游收益可观。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量达到22156.39万人次。具体来讲,接待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量分别达到接待国内游客22012.64和143.75万人次。从入境游客的构成构成来看,其中国外游客和港澳台游客的接待人数分别为123.84万人次和19.91万人次。2018年旅游收入达到4210.87亿元人民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和国外旅游收入分别达到4165.60亿元人民币和 6.86亿美元。

一局终了,风影自然走不过师父,输了棋心里难免有些沮丧,脸上亦黯然神伤。了空将双手伸出来,问他手里有什么,风影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师父笑道,这就对了,输即是赢,赢也是输,事实上无所谓输赢,最终都归于一个空字。风影若有所思,若有所悟,又觉得迷茫,怅然若失,如果一切的一切,结局都是空的,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由景区规模进行分析,吉林省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42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6家,包括长白山景区、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馆、长春净月潭国际森林公园等。这样看来,吉林省旅游看似很有发展优势与前景,但从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2.2 优质旅游产品较少

吉林省的旅游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其并未重视旅游品牌建设。从当前旅游产业现状来看,仍然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侧重点,产业化水平偏低。以长白山景区的旅游模式来看,仍然以短途观光为主,难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温泉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主题单一、缺乏内涵,体验性及新奇性不足。同时受到气候、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旅游活动十分不均衡,旅游淡旺季差距较大,秋冬人数多、春夏人数少,这使得吉林省旅游收益极为不稳定,无法成为地区生产总值中的顶梁柱环节。旅游消费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特色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对旅游产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吉林省虽然景区众多,但各景区推出的旅游商品种类过于雷同,低质高价,很难带动游客的购买热情,这导致了景点衍生产品经济收益低下,不利于旅游经济发展。

1.2.3 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尚不完善

吉林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某些景点存在着可进入性差的问题,交通不畅、通行效率低下等因基础设施不足出现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旅游者的满意度较低。最近一段时间内,自驾出行、自驾旅游成为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但吉林省自驾游市场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对自驾车所需设施考虑不够,停车位与自驾路线较少,不利于自驾旅游的发展。同时各个旅游景点较为分散,缺少公共的大巴车、旅游直通车接送,游客也只能采取自驾游的方式。并不便利交通状况成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道路通行不畅、旅游体验不佳严重影响了景区人流量增长,游客数量下降、黏度减弱加之购买力不强,直接导致了旅游经济停滞不前。

1.2.4 旅游数据统计工作较为欠缺

吉林省旅游业的数据统计存在滞后性,且统计样本规模不足,统计方式相对传统,政府网站旅游统计数据的客观准确性仍然有待提升。在这种统计数据不具有指导性的条件下,很容易影响各大旅游企业对现行旅游市场的理性判断,不利于总结旅游投资趋势,作为理性经济人,旅游相关企业无法看到可预见的经济效益,自然也不会选择本地景点进行投资,也就无法建设必要的旅游环节以进行旅游经济发展。

2 吉林省文化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创建智慧景区旅游服务体系以弥补先天发展不足

2014年,吉林省旅游局正式在区域范围内组织实施智慧旅游试点工作。以长影世纪城、长白山、伪满皇宫作为试点景区,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智慧旅游体系,进而推动资源的统一整合与配置,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旅游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1]。吉林省可以从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两个层面提高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进而在全国旅游市场范围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带动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是重视对旅游信息服务子系统的补充与完善。各景点可以同政府达成合作,通过建立公共网站和平台以及利用问卷调查、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一步拓宽游客表达诉求的渠道,进而为旅游对旅游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反馈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密切景区管理人员与游客的互动与联系。

其次是强调对旅游管理子系统的完善。IT企业开发智慧旅游系统,与旅游投资公司联动,在智慧旅游系统的支持下,对游客信息进行采集、统计与分析,对游客量进行准确识别与判断,同时及时了解游客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精准有效的投资,以保证游客的旅游服务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内的满足,从而获得一定收益。

2.2 打造景区间联合集群旅游品牌以弥补时空失衡的不足

一是密切市内景区的合作关系。在旅游高峰的节假日期间,实现门票联合优惠销售,如将净月潭地质森林公园、北湖湿地公园等景区自然景观联合起来,或把长白山旅游风景区自然景观与万达假日度假休闲风景区人文景观联合起来。或者在旅游淡季购买某景区门票附赠其他景区消费券,促进旅游时间的提高,以增加潜在消费可能性,进而促进旅游消费,实现品牌集群效应。

二是密切同市外景区的合作关系。现阶段吉林省内景区主要沿用的是一卡通门票管理模式,但与省外景区的沟通与互动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能够利用已形成的长白山自然旅游线路,将长白山麓风景区、天池风景区相联系,并采取一卡通门票管理模式,给减少游客的游览成本。同时,还能密切区域范围内红色旅游景点的互动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以保证达到集群品牌效应,使得预期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2.3 构建城市内外旅游交通体系以提高景区的流量

一方面,以长白山通用机场建设为重点,促进旅游交通运营能力的提升。2015年8月,评审组专家批准建设长白山通用机场工程,该机场建设对于强化内外一体化的旅游交通运营能力,能够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以保证游客安全为宗旨,促进景区交通网络体系的补充与完善。现阶段,吉林省旅游各景区的分布集中度不高,且交通设施尚未完善,因此应遵循安全、便利的原则,讲区域范围内的车站与景点相联系,同时积极推进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为游客的游览活动提供一定的便利。

2.4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完备程度、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均与当地旅游服务质量有着直接联系。根据吉林省的旅游服务现状,目前政府应完善的内容涵盖:重视景区内基本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健全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服务需求;解决市区与热门景区、次要景区之间的交通畅通问题;在火车站、机场、景区等地设置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和服务窗口,进而保证吉林省智慧旅游能够真正实现。

同时应进行导游素质培训。吉林省导游队伍层次结构失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联系、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组织外地专业导游专家进行授课,同时为导游提供培训机会和平台。同时,应强调培训的针对性,结合导游人员的性质与特征,选择恰当合理的培训内容,组织专业的导员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进而促进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

3 结 论

吉林省作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拥有着巨大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虽然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吉林省政府对当地旅游业的大力推广与不懈完善下,已经初具成效。通过创建智慧景区旅游服务体系以弥补先天发展不足、构建景区间联合集群旅游品牌以突破时空局限性、构建城市内外旅游交通体系以提高景区的流量、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业管理水平等方式,从景区串联、商品品牌、服务质量上共同提高,刺激游客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吉林省旅游经济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吉林省景区旅游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摘牌』
“摘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某景区留念
旅游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